螺旋CT对颈椎急性损伤的诊断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1-21
/ 1

螺旋CT对颈椎急性损伤的诊断

谭兴

谭兴(甘肃省山丹县人民医院放射科734100)

【中图分类号】R6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1-0165-02

【摘要】目的探讨螺旋CT对颈椎急性损伤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50例颈椎损伤病例的影像诊断资料,统计骨折分类、诊断正确率、CT扫描参数和图像后处理方法,重点观察椎体高度、颈椎骨折的部位、椎体序列、椎体附件骨折以及脱位失稳等CT表现。结果椎体及附件骨折50例,2例无明显骨折现象。结论颈椎骨折的螺旋CT扫描和三维重建,可很好地显示骨折的情况,可作为首选方法来检查颈椎损伤术前的诊断和治疗。

【关键词】颈椎损伤螺旋CT

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10年8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50例颈椎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现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0年8月至2012年1月医院急诊和门诊收治的颈椎损伤患者50例,其中男38例,女12例,年龄9-65岁,平均年龄为38±5.3岁。患者均有程度不同的颈部疼和活动限制情况。交通意外伤30例,坠落伤5例,坠物砸伤3例,运动伤2例,打架伤5例,睡姿不对损伤5例。本组病例均进行颈椎正侧位片检查(26例行开口位片检查)及螺旋CT检查。

1.2方法

采用GEHispreed双排螺旋CT机。仰卧前后位(有非金属性颈托者可不除去)。扫描平面与椎体垂直,层厚2-5mm,螺距1-1.5mm,连续扫描,用软组织窗和骨窗观察。

2结果

50例中共有108处骨折,脱位30处。经螺旋CT轴扫描及MPR、CPR、VR观察,以上骨折及脱位检出率可以达100%。无骨折性寰枢椎脱位28例:其中20例同时患有椎间盘膨出或/及突出;8例合并有下颈椎功能不稳及严重颈椎病。颈椎骨折22例:寰椎左侧块骨折并寰枢椎脱位2例;齿状突、寰椎双侧侧块、枢椎双侧上关节突骨折并寰枢椎脱位1例;C4椎体及左侧椎弓骨折并寰枢椎脱位2例;C4椎体及右侧上关节突骨折并寰枢椎脱位2例;C5椎体骨折并左旋转1例;单纯C2椎体骨折8例,其中6例合并枢椎旋转脱位;单纯寰枢关节脱位或失稳6例。

3讨论

3.1损伤原因

颈椎急性损伤是指颈部受到突然的暴力冲击,使受力椎体及周围软组织结构发生损伤,严重者可导致截瘫、死亡。常见原因为直接、间接暴力或重物作用于头顶部,高处坠落枕部着地,下颌及颈部受拳击或钝器伤,其次为先天性关节结构异常、颈部感染等。一些患者无明显外伤史,很少为急转头或急仰头、睡姿不当等,及其少数患者为手术损伤或术后后遗症所致。本组病例来源丰富,损伤原因多样,有助于研究上颈椎损伤的发生机制。常见的损伤类型包括寰椎骨折、枢椎骨折、寰枕关节脱位、寰枢关节脱位、旋转脱位、椎管内损伤(包括脊髓断裂、出血、硬膜囊撕裂、神经根断裂和脊髓挫伤水肿等),较近的软组织肿胀、出血等,而韧带的损伤多由骨折或脱位的间接征象所表现。

3.2颈椎损伤的螺旋CT表现

螺旋CT检查能避免患者过多翻动而致病情加重,其图像由于没有解剖结构的重叠,有良好的密度分辨力,从而有利于颈椎损伤的详细和全面的观察,故可作为颈椎急性损伤的首选检查。T扫描轴位图像无重叠,能清晰显示各颈椎及其附件的横断面解剖结构、椎管大小及连续性,所以CT对颈椎骨折的诊断准确性明显优于平片,对于C1、C2的骨折,CT可以确定骨折及各种移位,在重建的矢状面图像上能显示进入椎管的骨片及椎弓关节的病变。CT的多平面及3D重建可获得相当于颈椎各位置的平片图像,同时无需搬动患者,也可检出横断面CT可能漏诊的水平骨折,还可从不同侧面完整的显示骨折块的立体及空间位置[1]。横行骨折其骨折线与扫描平面近似平行,常规CT较易漏诊,而HRCT可行小于2mm的薄层扫描,故其对细微骨折及水平骨折的诊断有重要意义[2]。在颈椎损伤的诊断中,CT扫描可清晰地显示脊柱三柱结构(前柱、中柱和后柱)。明确骨折的部位(椎体、椎弓根、椎板、横突、棘突等)和骨折的类型(稳定型骨折和不稳定型骨折)。CT可判断椎管的狭窄程度,在轴位上可准确地测量椎管的前后径和横径的距离。CT可观察骨折碎片嵌入椎管的情况,在粉碎性复杂骨折中常有不规则形骨片嵌入椎管内,造成脊髓的严重损伤。

综上所述,螺旋CT结合三维重建有助于明确寰枢椎损伤的诊断,为临床医师提供立体、准确、全面的影像信息,对伤情评估,选择是否手术及手术方式,评估手术风险等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黄金龙,周鹏,高雪梅.颈椎损伤的X线与CT诊断[J].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10,4(4):52-53.

[2]陈文清,刘光洪,张武,等.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颈椎急性损伤诊断中的价值[J].海南医学,2010,21(7):95-96.

[3]林益良,卢家灵.多层螺旋CT对上颈椎损伤的诊断价值[J].广西医学,2012,34(30):323-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