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的实施研究孙长义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1
/ 2

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的实施研究孙长义

孙长义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青海西宁810021

摘要:伴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持续提升和居民用电需求的逐渐上升这些客观形势,我国的输电线路的建设规模也在逐渐扩大,这些客观变化从某种程度上增加了电力输送系统的运行难度系数。输电线路属于电网供电的一大重要载体,输电线路采取何种运行检修模式事关供电网络能否正常运行,同时还同供电企业的生产、用户的生活质量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本文主要围绕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模式相关内容进行探讨,以期对提升电网的供电效率有所帮助。

关键词: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实施措施

1前言

近年来,我国经济和总体实力快速发展,用电量不断增加,电力行业的发展十分迅速。传统的输电线路的运行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在社会的需求,其弊端也日益显现出来。电力企业的目标是追求经济效益和提高工作效率,为了完成目标,电力企业需要开创更具有科学性、适用性的运行检修新模式。因此,一体化的运行检修模式的出现,是必然的。

2输电线路运行检修面临的问题

2.1分区规划混乱

由于传统线路检修规划不完善,特别是常态多用于分区承包的模式进行区域管理,直接导致了用电线路规划较为混乱,不利于科学、系统的管理与维修的进行。同时,检修人员在区域中互相推卸责任,导致实际检修工作难以开展。进而导致检修工作无法进行目标定位,导致检修工作的问题频繁发生。

2.2检修技术水准低下

供电线路的运维工作是一项对技术要求较高的工作,它需要操作人员有较高的技术水平,也需要技术人员和维修人员之间的密切合作。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检修技术人员普遍跟不上技术的更新,没有较强的技术能力。由于检修技术人员没有较高的技术水平,整体检修技术的质量也存在问题。同时,目前很多检修工作没有实行一体化的管理,很容易导致在工作中出现分工不明确,形成工作混乱的情况。

2.3运行检修智能化水平低

要想提高输电线路运行检修工作的质量,就要提高其整体工作效率。提高输电线路运行检修工作效率最好的途径就是实现一体化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能够有效的结合进行管理。这种管理模式需要依赖于信息化技术和智能化技术,这样才能有效的构建起一体化的管理模式。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一些较为楼后的区域,在看展运行检修工作时,仍然采用的人工检修方式。这不仅降低了工作效率,而且运行检修工作的质量也会存在问题。因此,目前输电线路运行检修工作迫切的需要使用一套先进智能化的系统,这是打造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模式的基础。

3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的必要性

我国从20世纪开始以来,对于输电线路的检修制度使用的是定期检修制度,即以时间为周期,进行每一个周期一次的输电线路检修。检修工作进行时,大都是根据检修人员的经验来进行检修,不能根据线路的实际使用情况来进行维护,因此,可能会造成检修过于频繁,浪费财力和物力。我国输电网络不断发展,电力系统逐渐变为大电网、高电压、自动化、高参数的电力系统,传统的以时间周期为间隔的检修方式已经不能适应输电线路运行检修的需要。我国“两网”改造以后,电力系统的技术不断发展,很多设备得到升级换代,已经不需要常规的检修。常规的检修不能适合技术含量高的电力系统,同时肯定为造成浪费,定期的检修也会影响居民的正常用电,可见,一体化的检修运行对于我国当前的电力系统是十分必要的。

4输电线路运检一体化管理优化策略

4.1做好设备运维检修人员培训

基于输电线路运检一体化管理所存在的专业人才匮乏问题,需要做好运维检修人员培训工作。湖南某供电公司组建运检班,针对输电线路运维检修人员进行技能培训,成立帮扶对子,进行一对一的指导。考虑到工作实际情况,组织运维检修人员在现场实测数据,用作学习数据,对于条件不允许的状态下,利用职工休息室与宿舍,开展运维检修办公与培训。帮扶小组人员与运维管理人员共同完成设备核对工作,帮助输电线路运维人员对现场缺陷进行巡视检查,指导运维人员完成消缺工作。帮扶小组人员充分利用信息手段与现场教学方法,对运维人员进行运检知识教学,使得运检班组资料管理不断规范化与完善,同时提升了运检人员的业务技能水平。

4.2构建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的管理系统

输电线路系统结构十分的复杂,因此开展检修工作时也比较困难。要想打造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的管理模式,首先就要创建一个运行检修一体化的管理系统,这样才能发挥系统一体化管理的功效。供电企业要学会借助现代化技术、通讯技术等等结合打造一个智能化运行检修一体化的管理系统,系统应该主要围绕输电线路的监测管理为核心,这样才能够借助系统来制定检修工作计划。要学会利用和专业化的智能分析系统,来深入的对于输电线路的运行状态进行了解。通过系统的数据继续拧扥系,计算出可行的工作方案。此外,还要做好检修计划的校验工作,这样才能够发现输电线路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及时做出相应的检修工作。

4.3创设完善的设备信息档案库

随着我国输电线路的日益复杂化,对于输电线路的检修和维护面临着更多的问题。线路复杂,使人为检修的工作不能高效且准确的运行,现代化设备的增多,对于检修和维护都有一定的挑战,因此,建立完善的设备信息的档案库就可以帮助管理人员解决工作中的问题,也可以仔细检测设备的工作状态,及时发现设备存在的隐患并作出应对措施。要保障设备档案信息库的良好运行,需要信息库对设备的原始技术档案和检修技术相关的信息进行整理,。对于设备的管理,设备的原始数据包括出厂产数、运行参数、实验数据、检修记录等,这些数据有助于对于设备的检修和维护,可以通过数据进行合理的推测和预算,进行恰当的检修和维护,减轻了工作的程序和工作量。因此,完善的设备信息档案库方便工作人员对于输电线路的管理,实现检修一体化管理。

4.4打造智能化的管理平台

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的目标就是提高故障检修的效率,这样才能够及时的排出故障,保证电网的正常运行。传统的方式运行和检修是检修是分离的,这导致达不到预计的检修成效。另外,人工检查、修理工作效率低下,质量没有保证。为此特别有必要依托智能科技,打造一个自主化的管控平台。这样能够有效地减少检修工作的时间,保证检修工作的高效开展。

4.5强化安全检测环节

输电线路安全检测程序应力求精确,对于检测所得出的具体数据还应进行合理分析和科学评估,从而得出精确的检测数据结果。针对检测数据结果,还应做好系统、详尽的记录,对于一些关键数据应进行精心保管和分类存放,以备不时之需,与此同时,具体的安全检测环节还应根据行业规范并严格遵照程序进行操作。

5结束语

综上所述,有效应用输电线路一体化的管理模式不仅有利于电力企业的基础运营,还有利于提高核心的电力企业经济效益,对企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因此,相关部门必须深入科学技术在一体化管理模式中的认知,提高电力企业的资源配置,进而保证了人们正常的生活与实践。同时,需要有效应对输电线路的运营问题,帮助企业构建系统的体系价值。

参考文献

[1]朱海波,黄江林.试论输电线路运行与检修一体化管理[J].通讯世界,2016(03):110-111.

[2]郑龙.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模式研究[J].通讯世界,2017(22):246-247.

[3]李连铮.一体化管理在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中的应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7(20):42-43.

[4]郭明委.试分析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中的一体化管理模式[J].华东科技:学术版,2017(11):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