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乳腺癌应用卡培他滨维持治疗的临床观察田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0-20
/ 2

晚期乳腺癌应用卡培他滨维持治疗的临床观察田衡

田衡

湖南省邵阳市中医医院422000

【摘要】目的:分析晚期乳腺癌应用卡培他滨维持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我科在2014年的3月~2015年的12月所诊治并应用卡培他滨进行维持治疗的37例晚期乳腺癌患者做为研究组;另外选取同时期我科所诊治但未应用卡培他滨进行维持治疗的33例患者做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接受卡培他滨维c治疗,与仅接受观察随访的对照组相比,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PFS以及OS均更长;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生活质量评分更高,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晚期乳腺癌应用卡培他滨维持治疗能帮助患者有效控制疾病进展,延长其生存期限,显著提升其生活质量。

【关键词】乳腺癌;晚期;卡培他滨;维持治疗

晚期乳腺癌患者的治疗一直临床研究的重点,此类患者接受化疗后如何进行后续治疗是控制病情、延长生存期限的关键[1]。本文分析了晚期乳腺癌应用卡培他滨维持治疗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此次研究抽取我科在2014年的3月~2015年的12月所诊治并应用卡培他滨进行维持治疗的37例晚期乳腺癌患者做为研究组;另外选取同时期我科所诊治但未应用卡培他滨进行维持治疗的33例患者做为对照组。入组标准:①所选患者符合乳腺癌诊断标准。②患者的病历资料完整,便于开展随访工作,以及对相关数据进行整理、分析。③患者无相关药物过敏史。两组资料如下:研究组患者年龄37~67岁,平均年龄是(52.3±5.4)岁;转移部位:骨9例,肺10例,淋巴4例,肝4例,多部位5例。对照组患者年龄35~65岁,平均年龄是(51.6±4.8)岁;转移部位:骨7例,肺9例,淋巴5例,肝3例,多部位4例。两组基本资料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全面检查,证实诊断并排除化疗禁忌后均接受一线化疗4~8个周期,所有入组患者在一线化疗结束后均达到CR、PR或SD。之后对照组予以随访观察,研究组则选用卡培他滨进行维持治疗,方法如下:卡培他滨,口服用药,自第1~14d持续用药,每天用药2次,每次用药剂量是1000mg/m2,于每天早晚餐后用温开水送服,相隔7d,每用药21d视为1周期。本组患者均接受至少2个周期的维持治疗,2个周期后对治疗效果进行判定,若达到CR、PR、SD则继续用药。治疗期间注意观察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时发现并予以及时的对症处理,若要必要,根据实际情况对用药剂量进行调整。

所有患者均接受为期2年的随访,对患者病情、症状、体征进行观察及记录;调查并对比患者的无症状进站时间(PFS)以及总生存时间(OS),PFS指患者在接受化疗到肿瘤第一次发生进展甚至因任何因素死亡时间;OS指患者在接受化疗到因肿瘤导致死亡的日期;采用我科自制调查表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

1.4疗效判定

依据RECIST评价标准对研究组患者的近期疗效进行判定,判定指标包括CR、PR、SD。疾病控制率(DCR)为CR、PR、SD相加。

1.5统计学方法

实验所得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数据资料使用`x±s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研究组接受治疗后近期疗效比较

研究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其中达到CR患者2例(5.41),PR8例(21.62),SD17例(45.95),PD10例(27.03),DCR是72.97%(27/37)。

2.2两组患者的PFS以及OS比较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率达100%。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PFS以及OS均更长,表明卡培他滨对控制病情、延长生存期现有一定帮助,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的PFS以及OS比较

3讨论

乳腺癌发生后,癌细胞在早期变化呈全身性散播,有研究指出,乳腺癌女性患者中有三分之一左右是转移性的乳腺癌,对患者健康乃至生命安全也极为不利[2]。目前来说,关于乳腺癌晚期的治疗,已成为抗肿瘤研究的难点,此类患者治疗效果偏差,又容易发生病情进展,固生存期限并不理想。一般情况下,对于属阴性激素受体的乳腺癌晚期患者多主张联合化疗,而呈阳性者一定明确存在内脏转移并有相应症状伴发也需接受联合化疗[3]。一线化疗虽能达到45%左右的有效率,但缓解期相对较短,加之用药后较多的毒副反应,使得患者耐受困难。因此,需要一种效果后且副作用低的方案,帮助患者控制病情进展,延长生存时间,促进生活质量改善[4]。最早晚期乳腺癌患者接受一线化疗6~8个周期后,若达到CR、PR、SD标准,可以选择停药观察。而2008年维持治疗之一概念最先被美国NCCN组织提出后,很快获得认可,并广泛应用[5]。维持治疗指复发转移性的乳腺癌患者在接受数个周期化疗后处于CR、PR、SD后,为巩固治疗效果,所采取的下一步治疗手段。对于这类患者,疾病以属不可治愈,而化疗停止后很容易发生病情进展,因此,选用维持治疗就非常重要[6]。

卡培他滨属乳腺癌较常选用的治疗药物,是新型的氟尿嘧啶类衍生物,能够通过酶联逐级反应在人体内转化成5-FU,研究发现,肿瘤细胞内存在大量的胸腺嘧啶磷酸化酶,而此种物质恰恰能够促进5-FU在体内转化完成,因此,在卡培他滨进入机体后能比较高效的转化成5-FU,起到有效的抗肿瘤作用,而其卡培他滨所形成的是特异性的肿瘤细胞杀伤,对机体正常组织所造成的损伤较小。此外,卡培他滨维持治疗的给药发生为口服,无需患者住院治疗,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患者所承受的经济压力,而药物进入体内,能由小肠吸收,同时在进入肝脏时发挥良好的药物活性。本文研究显示,研究组患者接受卡培他滨维c治疗,与仅接受观察随访的对照组相比,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PFS以及OS均更长;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生活质量评分更高,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上述结果充分证明了卡培他滨维持治疗的优势与价值。

综上所述,晚期乳腺癌应用卡培他滨维持治疗能帮助患者有效控制疾病进展,延长其生存期限,显著提升其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陈荣斌,叶汝兴.卡培他滨单药维持治疗老年晚期乳腺癌疗效分析[J].吉林医学,2015,36(5):870-871.

[2]李剑英,季从飞,陈佳,等.卡培他滨维持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观察[J].中国癌症杂志,2014,24(5):381-386.

[3]吴凡,刘健.卡培他滨维持治疗在激素受体阴性晚期乳腺癌中的临床观察[J].医药前沿,2014,4(26):41-43.

[4]顾小燕,金建华,陈文斌,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与晚期乳腺癌靶向治疗的意义[J].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32(6):566-567.

[5]张明.卡培他滨用于晚期乳腺癌维持治疗的疗效观察[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6,3(8):49.

[6]莫丹,雷海.单药卡培他滨在30例III期乳腺癌中辅助化疗的临床应用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21):7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