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出手与放手的度,携手收获建构新技能——大班建构游戏《我心目中的小学》指导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1
/ 2

把握出手与放手的度,携手收获建构新技能——大班建构游戏《我心目中的小学》指导策略

胡冬香

(江苏省张家港市兆丰幼儿园,215600)

摘要:建构游戏是指幼儿借助于多种结构材料或建筑材料开展的相关活动,以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方式。在建构活动中教师要用眼观察、用心思考,既给予孩子理性帮助又要给予探索创造的空间,在堆、叠、搭等不断的探索、发现、创造促进幼儿审美素养的提升,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建构技能。

关键词:建构游戏;幼儿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形式,而建构游戏是众多类型中最受幼儿喜爱的活动之一。建构游戏是指幼儿借助于多种结构材料或建筑材料开展的相关活动,以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方式。在建构活动中孩子们堆、叠、搭等不断的探索、发现、创造促进幼儿审美素养的提升,提高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建构技能。在大班主题建构活动《我心目中的小学》教师既给予孩子理性的指导又给予孩子隐形的帮助,把握“放手”与“出手”度,在适当的时机介入建构活动,推进游戏的进程,促进幼儿更好的发展。

放手——给予孩子创造的机会

在主题建构《我心目中的小学》中,孩子们对于活动内容比较熟悉,在活动中每组上的孩子在小队长的带领下进行思考,建构的内容、需要的材料、同伴之间的分工等。经过孩子们的讨论分别搭建小学的操场、小学的食堂、小学的教学楼、小学的大门。在小组搭建小学的食堂中,涵涵一组上的四个小朋友在讨论:“我们参观小学食堂的时候,发现食堂里有好多自来水管、还有水龙头。这些建构的材料都是方方的木块,怎么搭水龙头呢?”瑶瑶也说:“没有水龙头就不像食堂了”……由于幼儿的社会经验和知识有限,在建构的过程中会出现不少问题,看到孩子们在建构中遇到的问题,教师要把握好时机和分寸,以不干扰幼儿的游戏为前提,以幼儿游戏的快乐为根本,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为目的进行指导,教师并没有给予孩子提供支持,只是放手给孩子们“我们教室里有什么材料可以来做水龙头呢?”在老师的点拨下,孩子们寻找了教室里好多材料,水管形状的玩具做水龙头、用纸筒、一次性的水杯、薯片桶做水管、用纸盒做水池、用小石子做食物……孩子们不仅寻找到了合适了材料,而且在寻找材料的过程中拓展了搭建的内容,搭建活动变得更加丰富。建构活动中教师大胆的放手,给予幼儿更多创造想象的机会,让幼儿的游戏愿望得以实现。

出手——帮助孩子经验的积累

马卡连柯说过:如果我只是教导、要求和限制,那我就会成为一种外部力量,而不能成为一种儿童的力量。我必须和儿童们一起游戏。这就是要求教师在指导幼儿游戏时应参与到游戏中去,机智地引导游戏进程和协调幼儿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大班建构活动“我心目中的小学”活动中,孩子们分四组进行建构,在建构小学大门的时候,一组上的四个孩子建构的大门又小又矮,但是孩子们并没有发现他们的建构问题,此时作为教师以询问的方式进行了介入游戏,“你们搭建的小学大门有问题吗?大门是主要的出入口,应该要搭建更大一些、更高一些才会更加适合。”经过老师的点拨,孩子们将搭建好的大门拆了准备重新建构,但是在建构的时候却发现寻找的长条形积木很容易塌倒,建好的大门一不小心就倒了,孩子们想到了加宽底座,由于长条形的积木太轻,加宽底座还是起不到支撑的作用,怎么办?孩子们一时陷入了困境。看到孩子在游戏中遇到困难时,教师必须出手,提供的主材料小型木块积木既然满足不了建构的需要,还有什么辅助材料可以建构小学的大门呢?”果然,在老师的提醒下孩子们眼前一亮,“对了,我们可以用辅助材料来搭建。”“圆柱形的纸筒,又直又高,最适合不过了。”果然,在孩子们的寻找过程中,孩子们找到了合适的纸筒作为搭建小学大门的柱子,高高的、直直的柱子,特别适合搭建大门,搭建活动就这样顺利开展着。幼儿在建构过程中往往意识不到自己搭建中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帮助幼儿发现"问题"。通过发问,引起幼儿对某一重点或难点的思考,幼儿出现困难时教师要快速的出手,提供支持让幼儿获得成功的体验。

携手——提升孩子建构的技能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的时间中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实际,积极引导。教师要用教育的眼光来观察幼儿的游戏行为,抓住教育的契机,在最适宜的时候推进幼儿更好的发展。在搭建《我心目中的小学》活动中,搭建教学楼的孩子们用了架空、垒高的方法搭建四层教学楼,在教学楼的旁边孩子们搭建楼梯,却发现通往教学楼的楼梯很容易倒,而且楼梯倒塌后,教学楼也会倒,怎么办?此时,教师将小学楼梯和教学楼的图片再次让孩子们进行观察,并寻找相关资料进行查阅,在共同观察思考中,孩子们发现楼梯搭建时候要错落垒高的方法搭建,减少楼梯的重量,而且在通往楼梯的台阶中要进行加固搭建。有了思考后,孩子们开始重新搭建,果然搭建成功了,但是搭建的难度比较大,经过一次次实验,孩子们知道了先搭楼梯,再教学楼,这样搭建出来的又稳固又快速。大型建构游戏相较其他建构游戏具有更大的挑战性,因此教师应留给幼儿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尝试,并以适当的方式师生共同讨论与探索,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在师幼共同携手下,提升孩子建构的技能,从而推动幼儿游戏的成功。

在建构游戏的组织过程中教师要用眼观察、用心思考,既给予孩子理性帮助又要给予探索创造的空间,不断推动幼儿的建构游戏向更高水平发展,让孩子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

参考文献

[1]幼儿游戏理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华爱华著,1998.

[2]游戏教学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应用现状与对策研究[J].方艺.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2).

[3]《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艺术领域教育实施现状调查[D].王子元.贵州师范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