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先兆流产孕妇的诊治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探讨先兆流产孕妇的诊治措施

王瑾

楚雄市人民医院675000

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先兆流产孕妇的诊治措施,为以后的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随机选取120例实施保胎治疗并分娩的先兆流产孕妇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同时,随机选取120例正常妊娠并分娩的孕妇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孕妇的分娩方式以及新生儿不良结局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孕妇的分娩方式以及新生儿发生不良结局的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其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分析的意义(P<0.05)。结论:对先兆流产孕妇实施保胎治疗能够继续分娩,而且不会影响母婴健康,由此可见,对先兆流产孕妇实施保胎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大力推广。

关键词:先兆流产孕妇;保胎治疗;诊治措施;临床分析

在妊娠28周之前,孕妇阴道先是出现少量流血现象,之后再出现阵发性腰痛或者是下腹痛现象,没有排出妊娠产物,则被称之为先兆流产,如果不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很有可能发展成难免流产[1]。本次研究对随机选取的120例先兆流产孕妇实施了保胎治疗,同时对比分析了120例正常妊娠并分娩的孕妇,临床结果比较理想,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本院2013年10月到2014年10月期间收治的120例实施保胎治疗并分娩的先兆流产孕妇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同时随机选取本院同一时期正常妊娠并分娩的120例孕妇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观察组孕妇年龄最高40岁,最低22岁,平均年龄(30.4±7.6)岁;初产妇58例,经产妇62例;孕周最长41周,最短37周。对照组孕妇年龄最高39岁,最低21岁,平均年龄(30.8±7.5)岁;初产妇57例,经产妇63例;孕周最长42周,最短38周。两组患者在年龄、孕周等一般资料方面存在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分析的意义(P>0.05),可见其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具体治疗方法是:①孕妇要卧床休息,禁止性生活,根据实际情况可对胎儿实施镇静剂;②每天对黄体功能不足的孕妇肌注20mg黄体酮,也可对孕妇肌注1500U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每两天一次,而对甲状腺功能不足的孕妇实施甲状腺片以及维他命E治疗;③部分孕妇除了接受西医治疗,还要接受中药治疗,根据孕妇的实际病情给药,可服用水煎中成药,也可服用保胎丸;④注意孕妇的情绪变化,一旦出现不良情绪,要及时对孕妇进行心理疏导,增强孕妇的信心;⑤对孕妇实施超声检查,如果显示胚胎存活,则继续进行治疗,之后要定期对孕妇进行检查直到分娩[2]。

1.3统计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各项研究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表示,组间比较由χ2检验。若得到P<0.05,则表明其差异具有统计分析的意义。

2.结果

2.1两组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情况的比较

观察组孕妇在新生儿发生窒息、死亡、畸形、足月低体重儿以及巨大儿情况上与正常妊娠并分娩的对照组孕妇相比,其差异不具有统计分析的意义(P<0.05)。具体情况详见表1。

3.讨论

目前,引起孕妇先兆流产的病因有许多,染色体异常和母体因素是最为常见的,其中,母体因素又分为许多种,包括内分泌异常、全身性疾病、子宫缺陷、酗酒、吸烟等不良习惯以及免疫功能异常等[3]。而且,先兆流产孕妇会出现诸如阴道出血、停经以及腹痛等临床症状,不仅会影响母婴健康,还会给孕妇的家庭带来巨大的伤害和沉重的打击[4]。本次研究通过对本院2013年10月到2014年10月期间收治的120例先兆流产孕妇进行回顾性分析,从临床治疗结果可知,与正常妊娠并分娩的对照组相比,实施保胎治疗并分娩的先兆流产孕妇,即观察组,在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情况以及分娩方式方面不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该结果表明如果不是由于胚胎自身的原因所引起的先兆流产,那么先兆流产孕妇能通过实施保胎治疗的方式继续妊娠,而且,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情况以及分娩方式和正常妊娠的孕妇相近。值得注意的是,要先诊断出先兆流产孕妇的妊娠情况,再根据实际情况实施相对应的保胎治疗,不可一概而论[5]。

综上所述,对先兆流产孕妇实施保胎治疗能够继续分娩,既不会影响新生儿不良结局的发生情况,也不会影响孕妇的分娩方式,由此可见,对先兆流产孕妇实施保胎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不会影响母婴健康,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姜淼,王磊,司远彬.试管婴儿孕妇先兆流产的心理护理方式研究与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6,13(33):83-86.

[2]张华,张红英,袁宁霞,等.探讨黄体酮对孕妇黄体功能不全所致的先兆流产的治疗效果[J].陕西医学杂志,2016,45(4):425-426.

[3]汪九红,付红梅.保胎治疗在早期先兆流产治疗中的临床疗效[J].中国保健营养月刊,2012,22(3):432-432.

[4]于海凤,张淼,于潇.对先兆流产孕妇心理状况的研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0(8):129-130.

[5]罗芳,张燕芳,陈雅莉.先兆流产影响因素与妊娠结局的关系[J].中国当代医药,2016,23(11):75-77.

作者简介:王瑾(1985年2月-)云南省南华县汉族医师本科主要从事妇产科临床诊疗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