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与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对患者肩关节功能障碍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1

对比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与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对患者肩关节功能障碍的影响

张艳军

(邵阳县人民医院外一科422000)

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与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对患者肩关节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15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本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意愿,同意前哨淋巴结活检替代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的患者为观察组,不同意者归为对照组,每组各75例。比较两组患者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和肩关节活动度。结果观察组和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和肩关节活动度评分明显更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前哨淋巴结活检替代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治疗可以避免患者肩关节功能障碍和损伤,具备一定推广优势。

关键词:前哨淋巴结活检;腋窝淋巴结清扫术;肩关节

乳腺癌是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很容易发生转移,早期手术和选择合理手术方案是治疗乳腺癌的关键[1]。目前的趋势是,研究如何进一步实现保腋窝,以达到更高的生活质量,治疗模式已从“最大耐受”到“最小有效”转变。哨淋巴结活检术的出现改变了治疗和判断乳腺癌的方式,此技术不仅创伤小,且安全性高,从本质上有效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2]。本次研究通过对收治的乳腺癌患者分别实施前哨淋巴结活检与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旨在为乳腺癌的治疗提供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15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本研究对象。将符合标准的患者按自身意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其中观察组患者中的平均年龄为(41.10±2.98)岁,平均病程为(3.55±0.18)年,对照组患者中的平均年龄为(39.66±2.33)岁,平均病程为(3.31±0.16)年,两组患者的配对因素差异不显著(P>0.05)。

1.2方法对照组患者实施乳房全切术+腋窝淋巴结清扫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乳房全切术+前哨淋巴结活检术进行治疗,即消毒和麻醉后,分别在患者的乳腺肿瘤周围实质内注射1ml亚甲蓝(浓度1%),再均匀按压注射部位5min,局部注射稀释后吲哚菁绿1ml(取吲哚菁绿原液0.1-1.15ml,生理盐水稀释至1ml),取低位腋窝小切口,或沿乳腺切口,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游离皮瓣,自乳腺外上缘仔细寻找蓝染和/或荧光显现的淋巴管,沿淋巴管的走行解剖,找到蓝染和/或荧光现象的淋巴结,确认为前哨淋巴结(一般为1-4枚)。快速对前哨淋巴结进行冰冻切片,及时行病理检查。如前哨淋巴结无转移则患者进入观察组,如前哨淋巴结有转移,则进入对照组进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

1.3观察指标比较患者的术前术后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以及肩关节活动度。

1.4统计学方法SPSS21.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两组之间差异的比较使用t检验和卡方检验。P<0.05认为差异显著。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术前和术后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观察组术后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和肩关节功能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及术前(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的术前和术后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

2.2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的肩关节活动度评分比较术后,两组患者的肩关节活动度评分均低于手术前,但对照组的评分较观察组更低(P<0.05),见表2

表2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的肩关节活动度评分比较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3.讨论

本研究的结果发现,观察组肩关节功能评分明显更优于对照组,说明前哨淋巴活检对患者的术后肩关节功能影响较小。因肩关节功能在整个上肢功能中占有重要地位,所以肩关节功能一旦丧失,患者的上肢将会丧失达60%的功能,因而肩关节功能的评分亦是决定患者手术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之一。有文献表明[3],腋窝淋巴结清扫易破坏与肩关节运动相关的肌肉、血管和神经等,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对患者肩关节功能的影响较小,其的安全性更高,以上与本研究的结果相一致

综上所述,前哨淋巴结活检可以有效预测乳腺癌患者有无发生转移,并且对患者肩关节功能的影响小,但本研究的样本量较少,仍需临床人员大样本和长期随访进一步实践和完善。

参考文献

[1].李伟,王冰涛,尚宏清,等.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比较[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4(1):79-81.

[2].何晓玲,徐锦江,邹凌云,等.乳腺癌患者术后自我效能、应对方式及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J].医学与哲学,2014,35(4):71-73.

[3].张宇峰.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对早期乳腺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及预后的影响[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8,11(3):259-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