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途径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4-23
/ 2

多途径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纪爱娟

(江苏省高邮市临泽中学,江苏高邮225600)

摘要:根据人口普查统计留在农村的儿童占据人口八千万中的百分之六十多,国家的发展让许多农村劳动者,走上了进城赚钱的道路,将子女留在农村让爷爷奶奶、亲戚和抚养人员照顾,也就是国家需要尤其注意的“留守儿童”情况,在农村教学设备不发达的状况下,留守儿童很难学习到多样化知识,无法提供知识水平同时缺乏父母的关心,在心理上存在有一定的缺乏,因此需要多途径的来分析和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让他们可以健康的成长。

关键词:留守儿童;缺乏关心;多途径;教育问题

引言:

21世纪国家的不断进步,沿海城市的大力发展吸引了大部分的农村劳动者,纷纷出门工作,留下在家的儿童在农村接受知识教育,留守儿童的数量不断增加,在5~10岁阶段是接受教育的最好时机,但是大部分留守儿童在农村并没有完全的吸收到知识的传播,农村教育的不先进,设备的缺失也给教育留守儿童带来一定的难度,因此留守儿童的教育成为了社会需要尽快解决的问题。

一、分析留守儿童存在的教育问题

(一)留守儿童缺乏亲情关心,造成消极状态

大部分的留守儿童都是由隔代的爷爷奶奶,还有亲朋好友来照顾,但是长辈年龄过大,对知识也不够全面,儿童得不到好的辅助教导,只会一味地被溺爱,而亲朋好友对留守儿童的关心也并不会完全到位,大部分的缺乏留守儿童对亲情的渴望,最后在父母一个月一个电话或者一年一个电话,匆匆忙忙的几分钟的通话时间中逐渐磨灭了对亲情的渴求,在心理上留下了深沉的阴影,加上长辈的不重视,就逐渐有了消极不爱学习的想法,颓废的精神状态大大的不利于留守儿童的成长。

(二)价值观的扭曲,对知识的缺乏

因为父母长期在外面工作,对留守儿童物质上的要求就会尽量满足,不少的留守儿童因为缺乏父母的关心和缺乏知识的正确认知,就会被不良风气所引导,会参与一系列不良活动,例如抽烟、喝酒、打架等,在这期间就会树立错误的价值观,留守儿童会在脑中形成“有钱就能走遍天下,不需要学习知识”的错误意识,对身心都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导致对学习成绩的不重视,对大脑发育有所损害,这是特别需要改善的问题。

(三)社会群体的态度,学校管理的松懈

人不分三六九等,在社会上部分群体对留守儿童可能怀有可怜,不屑的心理想法,这在一定的学习环境当中,就会让留守儿童受到歧视的目光,对留守儿童心理造成伤害,加上学校管理制度的松懈,没有注意到留守儿童心理变化,管理制度的不到位和松懈让留守儿童无法在良好的学习范围中进行学习,就无法加强自身的心理动力,无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全面解决留守儿童存在的教育问题

(一)学校建立学生详细档案,针对性督导

为了让留守儿童的身心可以健康的成长,所以在留守儿童进校学习的时候,学校要创新一份档案,进行留守儿童成绩、情感、心理等系列的变化长时间的观察,方便教师对学生的身心健康的掌握,同时将情况告知远在城市工作的父母,方便父母知道孩子在学校中的学习情况,在留守儿童内心存在压力的时候,对教师可以倾诉,缓解内心思念父母的压力,教师要与留守儿童的看护者进行联系,告知学生在校的学习状态,方便疏导和理解留守儿童内心的烦恼,教师在进一步也要掌握学生的性格特点还有学习不充足的方面,制定计划,进行辅导,让学生身心都得到全面的发展,提高自身的自信心和加强对学习的动力[1]。同时学校也要大量的引进优秀的教师人才,还有心理辅导师,让学生改变对学习的看法和对父母不理解的思维,将内心的压力转换为动力,学会成长,学会自爱,对长辈加以尊重,理解父母的难处。教师在进行辅导的时候,切勿心急,要缓缓徐之,让学生可以真正的理解知识点,而不是囫囵吞枣的学习,那么,在优秀的学习氛围下,留守儿童的观念就会转变,与同学互相探讨与学习相关的资料,会主动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和自主能力,树立让在远方工作的父母回来之际可以看见自身的变化的目标,不断的完善自身的不足。

(二)加强父母和长辈的教育意识,树立正确观念

在学校的采取措施的时候,学校要认识到对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也不能忽略,教师应该暗地进行家访,掌握留守儿童在家的情况,并且与看护者进行沟通,普及教育问题的知识,让看护者可以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让看护者可以更全面的理解孩子内心孤独的心理,在学习方面进行督促,在家里也要坚持学习,及时完成布置下来的作业,外出的时候要尽量与大人结伴而行,同时在留守儿童父母回来之际,学校要多开展家长会,让父母知道家庭教育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对父母进行交流,让父母理解孩子内心真实的想法,学会成为孩子的朋友,并且承担对孩子的那份责任感,强烈建议父母如果外出打工的时候,一定要对子女的安全意识进行防范,引导孩子正确的认知,不要随便去陌生人讲话,不要吃陌生人给的事物等知识,要经常与子女进行沟通,让子女明白父母对子女的爱,书信的来往、电话的联系等方式让子女心理有一个依靠,对父母敞开心扉,产生积极的心态,在学习上也有更多的学习动力[2]。父母在家里的时候,可以与子女一同玩耍,拉近父母与子女之间的距离,为子女树立一个正确的学习目标,不被其他不良的人为因素和环境因素所误导,让子女可以真正领悟父母的不容易和不得已而为之的心态,从而在学习上努力拼搏和奋斗,心理上会为了创建一个未来而默默坚持着。

(三)提高社会对留守儿童的重视,创建良好环境

教育部门和各个学校应该广泛的宣传爱护留守儿童的正确做法和正确观念,利用互联网的传播让社会可以正视“留守儿童”问题,加以对留守儿童的关心和教育上的辅助,例如投入资金为农村学校引进新设备,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下学习,让学生开拓全新的视野。另外,政府部门应与城管部门抓紧学校周边的安全问题,加强整顿不良风气的横行的行为,将周边的黑吧和电子游戏场所进行处理,摒弃不良风气对学生精神上的“洗脑”,严厉排斥造成对学生的成长不利的行为,让学生可以在良好的校园氛围内可以安心的学习[3]。教育部门和政府加上家庭教育的结合,可以让留守儿童更全面的学习知识,而且政府部门要加快对农村政策体制的创新,为农民工提供更多的保障,减少留守儿童数量不断的增多,传播正确的部分政策的优惠制度,减少农村家庭的负担,为家庭经济较差的留守儿童减轻入学困难,争取让每位留守儿童都能学习到较多的知识,提供全面的教育资源,并且进行鼓舞,扶助留守儿童可以与父母亲一起到城市生活不再受离别的痛苦,有助于留守儿童的成长[4]。

三、结束语

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教育问题,需要学校、教师还有家长以及社会的重视和引导,教师对留守儿童父母的教育普及,会让父母更加懂得自身的责任,对留守儿童会给予更多的关心,班级上教师认真教导学生学习,会为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走上知识的道路,而社会对留守儿童进一步的关心,让留守儿童可以加强自身的心理动力,不再是消极的状态。国家不断的发展,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需要大家一同解决,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氛围。

参考文献

[1]蒙炳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实质与解决途径[J].好家长,2017(26):45-45.

[2]张燕.农村留守儿童思想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新课程研究旬刊,2016(12):12-13.

[3]胡水清.对忽视型家庭教养方式的留守儿童的教育探讨——由三个案例分析谈起[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7(22):54-59.

[4]蒋合涛,罗充,程敏.家校合作是解决农村隔代教育问题的有效途径[J].中国教育学刊,2017(4):1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