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检查学生的预习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0-20
/ 1

如何检查学生的预习效果

蔡财卷

浙江省杜桥中学

摘要:预习检查是培养学生预习习惯中很重要的一环,本文将以教学实践为依据,探究检查学生预习的方法。

关键词:英语教学预习检测方法

作为教师应懂得如何指导学生进行预习,同时更应抓好预习任务的检查,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又有利于教师通过信息反馈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和学情,及时调整自己授课的模式和内容,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果光有布置而不检查,不把预习任务落到实处,学生就不可能很好的预习,教师也不能准确地了解学生的情况。

为了不断提高学生的预习能力,督促学生提高预习质量,及时得到反馈信息,我们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法检查:一是教师检查;二是学生相互检查。老师有目的地抽查部分学生,可以了解到学生对新知识的了解到达了什么程度,预习种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或是学生作了哪些有价值的思考,这样的检查有利于老师作出正确的判断,为教师的其他教学行为找到材料和依据。譬如:是否要进行第二次预习,相关内容在教学中是否作为授课重点等等,教师都可以从检查中获得信息。

二、教师检查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法进行:

1.提问法

作业中布置的问题进行提问,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2.批改法

收集部分学生(各个层次)的预习笔记本和预习小试卷进行批改,记下作业中存在的问题。

3.抽查法

抽查部分同学朗读、回答问题、上交预习笔记和预习小试卷等。

4.观察法

看学生书上的勾划情况,是否把重点词语和不懂的地方勾划出来。

教师在检查

教师在检查的同时还应该结合以下几个策略进行:

1.及时——及时检查,反馈情况,及时反馈对学习结果的作用是非常显著的,每天及时反馈比每周的效果更好。

2.适时——斯金纳认为教师把学习目标分成很多很少的任务,并且一个一个地予以强化。这就要求教师在操作过程中把握好检查反馈的时间。根据预习任务的不同安排检查的时间有长、有短。可以安排在讲授新知识之前,也可以安排在讲授新知识之中,还可以安排在讲授新知识之中,还可以安排在讲授新知识之后。

3.适合——学生的学习准备,无论是知识的准备、还是心理发展准备均存在着个别差异。因此安排学生的学习一定要因人而异,使每个人都获得不同的“学习机会”,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的参与进来,使课堂效率进一步提高。只有这样才能使水平不同的学生都达到优异的掌握水平。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每天都有对学生的预习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并及时反馈,对那些预习任务完成好的同学,教师应该树他们为典范,对那些有进步的同学大加赞扬,同时也不忘对那些完成不好的同学加以鼓励并提出希望。

二、学生相互检查

学生相互检查是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利用几分钟时间,让学生通过相互的提问和讨论来达到相互检查的目的。这样检查可以确保检查的广度,教师通过对反馈信息的接受,可以对预习有一个更广泛的感性认识。不仅教师可以获得学生预习的整体效果如何的信息,学生在相互交流中也能实现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特别是有助于学生的质疑、解疑能力的提高。

下面我讲讲我在上《theOlympicgames>>这一课时的检查情况。课前:我收上了部分学生的预习笔记进行批改,通过这个步骤,我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课堂上:

1.指名朗读单词。由一些基础不好的同学朗读。

2.奥运会相关知识的收集情况。学生互相检查、提问、讨论,最后由各小组组长向老师汇报情况。学生对奥运会的知识很感兴趣,收集的知识非常丰富,这为学生学好本单元作了很好的铺垫。

3.问几个课本上可以找到的问题:HowoftenaretheOlympicGamesheld?What’stheOlympicGamesmotto?Whatdoesitmean?这些问题不难,由中等生完成,通过预习,他们也能回答得非常正确。

4.在学生阅读时,观察学生的预习笔记和书本的勾划情况,收集学生的问题和疑点,大部分学生都作了一定的记录。

5.找出每段的主题句,这一部分由学习稍好一点的同学回答,这里的要求稍高一些,有的同学找错了,通过教师的暗示和指导,他们重新找,最后都找对了。

这节课上,题设有简单有难,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他们的积极性很高,较好的完成了教学任务。

教学实践证明,采取提问、批改、抽查、观察和及时、适时、适合相结合的策略来落实预习任务的检查,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优化课堂教学,而且使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提高学生自觉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黄和斌.2001.《外语教育理论与实践》译林出版社

2.胡春洞.2003.《英语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

3.沈建民.2003.《课程教学法》人民教育出版社

4.吴志宏.2003.《多元智能理论方法与实践》上海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