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原发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的临床病理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肺原发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的临床病理观察

邓艳琼

湖南省衡阳市祁阳县中医院426100

摘要:目的:探究肺原发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的临床病理。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10月间,在我院确诊为肺原发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的患者2例,并对其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其中,免疫标志物通过免疫组化进行相应的检测,患者的EWS基因易位情况则通过荧光原位杂交系统进行评测。结果:通过显微镜对2例患者的肿瘤细胞进行观测,能够发现细胞形态较为一致,呈梁状、片状或是弥漫分布,细胞形状为短梭形或圆形,并伴有不规则的病灶,且清晰可见核细胞的分裂。结论:对肺原发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患者的免疫标志物进行免疫组化以及EWS基因易位检测,能有效提高病症的临床诊断准确性,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肺原发;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临床病理

作为一种发生在软组织以及青少年骨中的恶性细胞肿瘤,肺原发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在临床上较为罕见,但病症却具有高度侵袭的特点[1]。本次通过对肺原发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的临床病理进行分析,通过免疫组化以及EWS基因易位检测提高对此类疾病的临床认知。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7月~2014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肺原发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患者2例。

第1例患者为男性,年龄21岁,临床病症表现为左侧胸痛,于2013年7月入院,患者在住院期间伴有间断性的发热症状,其体温的顶峰值高达38.5摄氏度。患者先后被多家医院确诊为肋间神经痛、肺结核以及流行性感冒,并进行了一系列的抗结核、抗病毒以及抗感染的治疗。对该患者进行CT扫描诊断,能够发现患者左侧胸腔有液体状密度影,且左上肺伴有16cm×11cm大小的团块状软组织密度影。

第2例患者为女性,年龄31岁,临床病症表现为反复咯血,并于2014年10月入院。通过对患者进行相应的CT扫描,能够发现在患者的左下肺有类圆形肿块阴影,阴影大小为7cm×9cm×10cm。该患者的血肿瘤、血生化以及血常规标志物检测无异常现象,并未发现除肺部之外的其他器官组织有病灶出现。

1.2免疫组化检测

通过浓度为4%的中性甲醛对患者的检测标本进行固定,固定完成后利用石蜡进行包埋处理,再对其进行免疫组化的染色工作[2]。免疫组化检测中选用的一抗有:Desmin(D33)、FLI-1(G146-222)、CgA(LK2H10+PHE5)、CD99(O13)、P63(4A4)、CD34(QBEnd/10)、CKpan(多克隆)、TTF-1(8G7G3/1)、Syn(SP11)以及Vimentin(SP20)。

1.3EWS基因易位检测

对2例患者石蜡包埋后检测标本的易位情况,通过EWS双色易位分离探针试剂盒进行检验。EWS基因易位检测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当出现融合信号,即叠加部分呈黄色,且绿色与红色信号并列时,可判定为检测标本无易位情况;当出现分离信号,即绿色信号与红色信号分离时,则可确定检测标本存在易位现象[3]。当患者细胞核>10%时,可判定易位信号为阳性;当患者的细胞核≤10%时,则可判定易位信号为阴性[4]。

2.结果

第1例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患者肺部有直径0.1cm,长度为0.4~0.6cm的3条灰白条索样组织。通过高倍仪器对患者的肿瘤细胞进行观测,能够发现肿瘤组织细胞的体积较小,均呈卵圆形或短梭形,细胞大小较为统一,肿瘤细胞的排列方式为梁状以及片状,核圆,少量细胞质,各个细胞界限不清,多见核分裂现象,且伴有颗粒状的染色质。通过Syn以及CD99的免疫组化检测可以判定肿瘤细胞为阳性,而CKpan、CgA、Desmin、CD34、P63、EMA以及TTF1检测则为阴性。通过EWS-FLI-1对患者的检测指标进行易位情况的检验,有阳性信号出现。患者由于具有持续发热的症状,未对其进行相应的手术治疗,而是对其进行IAP的化疗治疗,并联合使用SBRT的放疗治疗。化疗结束后,患者的左上肺通过CT扫描仍可发现13cm×8cm的葫芦状肿块,且病灶对患者的左侧前后胸壁均造成侵犯。

第2例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对患者的肺叶组织进行切除,可以在其2cm的支气管切缘处发现大小为10cm×8cm×7cm的肿块。患者的切面灰黄,鱼肉样且伴有光泽性。通过高倍显微镜对患者的肿瘤细胞组织进行观测,可以发现组织细胞围绕患者的血管呈卵巢状分布,肿瘤细胞体积较小,染色深,细胞形状呈圆形或短梭形,可清晰发现肿瘤细胞的核分裂现象,并间质伴有可见粘液,组织细胞有出血以及坏死的情形。通过Syn、CD99以及Vimentin对肿瘤细胞进行免疫组化检测,有阳性信号显示,而CgA、CD34、CKpan、Desmin、TTF1以及EMA检测信号呈阴性。另外,通过EWS-FLI-1对肿瘤细胞进行EWS基因易位的检测,也能发现检测信号呈阳性。患者在手术治疗后的一个月,通过80mg表柔比星、2mg异环磷酰胺以及30mg顺铂对患者进行2个疗程的化疗。

3.讨论

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作为一种临床上较为少见的疾病,是患者体内基因的失调,促使原始干细胞向间叶组织或是神经上皮组织分化的一个过程。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常发于患者的骨以及软组织,有发生于腹股沟区、胰腺、肾、前列腺、女性生殖道以及肝的案例,肺原发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较为少见[5]。

影像学对肺原发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患者进行诊断时,缺少一定的特异性,显像中能够发现患者肺部具有较大的软组织块阴影,但又没有均匀的密度显示,因此在手术治疗前患者的病症容易被误诊为“畸胎瘤”或是“肺结核”[6]。

通过显微镜对患者的肿瘤细胞组织进行观察,能发现患者的细胞组织大小无明显差异,细胞界限不明确,少量细胞质,伴有细颗粒状的核染色质,且轻易可见核细胞分裂现象。通过免疫组化以及EWS基因易位对患者的肿瘤细胞进行检测,更能对患者的临床病症进行确诊。

对研究资料进行相应的总结,能够确定肺原发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疾病在临床上较为罕见,其病理特征表现为大小较为统一的肿瘤细胞,少量的细胞质,呈小圆形、短梭形的细胞形状,且有明显的细胞核分裂现象。另外免疫组化以及EWS基因易位检测能为患者提供更准确的临床诊断。

参考文献:

[1]彭李博,魏雪,时姗姗等.肺原发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的临床病理观察[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5,13(3):277-279.

[2]李亭,郭春梅,伍兵等.骶尾部椎管内尤文氏肉瘤/原始神经外胚叶瘤(EWS/PNET)并双肺及颅内多发转移一例[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1,30(11):1623-1624.

[3]王大翠,余汉凤.外周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临床病理观察[J].当代医学,2010,16(6):88-89.

[4]邹雨珮,杨轶.肺骨外尤文肉瘤/外周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1例[J].疑难病杂志,2012,11(4):306-307.

[5]李瑞健,赵路军,王平等.33例外周原始神经外胚瘤临床分析[J].中国肿瘤临床,2011,38(15):910-914.

[6]张凯,雷呈志,李青等.宫颈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临床分析并文献复习[J].现代妇产科进展,2012,21(6):470-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