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管损伤的临床护理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胆管损伤的临床护理分析

张晓艳

张晓艳

(黑龙江省尚志市苇河林业局医院黑龙江尚志150623)

【摘要】目的:探讨胆管损伤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胆管损伤患者30例临床护理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0例胆管创伤患者经手术治疗治愈28例,治愈率93.3%,死亡1例,死亡率6.7%。结论:对胆管损伤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护理效果满意,有助于患者早日恢复。

【关键词】胆管损伤;手术治疗;临床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5)23-0170-02

由于胆管部位隐蔽,受到肋弓、肝脏、胃、肠及网膜等组织器官的保护,由腹部创伤引起的肝外胆管损伤较少见,大部分肝外胆管损伤继发于肝胆手术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等医源性损伤。胆管创伤以手术治疗为主。应尽量争取在伤后6小时内手术,行一期修复。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胆管损伤患者30例临床护理方法进行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组收治的30例胆管损伤患者其中男12例,女18例,年龄23~62岁,平均43岁。手术后腹痛、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或有皮肤巩膜黄染、寒战、高热。

1.2治疗

胆管创伤以手术治疗为主。应尽量争取在伤后6小时内手术,行一期修复。根据创伤的部位、性质选择手术方式。胆囊或胆囊管损伤,宜行胆囊切除术。胆总管破裂,应在裂口上方或下方切口置入T形管,作为支撑引流,并进行修补。二期修复者T形管应留置3~6个月[1]。胆总管完全断裂,可以用T形管为支架行端端吻合术,或作胆总管空肠Roux-y吻合。若伤情严重或技术力量不足无法完成一期修复,可置人T形管进行引流,3~4个月后再作修复性手术。壶腹部或胰腺段胆管损伤,多合并有胰十二指肠严重损伤,应施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2.护理

2.1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术后24小时内持续心电血压监测或测血压1次/小时。胆总管结石合并细菌感染时可出现发热,体温可在40℃以上,如果高热后体温下降或不升、脉搏细弱、呼吸深快(严重时呼吸减慢)、血压下降(收缩压低于90mmHg,脉压低于20mmHg)应警惕休克。意识反映脑组织灌流情况,休克早期,脑组织灌流无明显减少,缺氧较轻,神经细胞兴奋,病人烦躁、激动[2]。休克加重时,神经细胞受到抑制,病人表情淡漠,意识模糊。皮肤颜色和温度反映人体体表灌流情况,休克时四肢皮肤苍白、湿冷;口唇发绀;轻压甲床时,颜色变苍白,持续1~2秒不消失。观察腹痛变化,监测血、尿淀粉酶和血清脂肪酶变化,及时发现和处理胆源性胰腺炎。保证病人安全躁动病人加强床边守护,妥善固定胃管、输液管、监护设施。

2.2饮食

因胆管创伤常有腹部其他消化器官的合并伤,术后禁食、胃肠减压的时间应适当延长。肠道通气,确定没有肠漏、胆漏、胰漏等并发症后开始进食。

2.3体位

麻醉清醒后取半卧位,勤翻身。有利于减少肺部并发症及腹腔积液。

2.4T形管护理

术后常规放置T形管,目的是引流胆汁,防止胆漏,支撑胆管,防止胆总管切开处或吻合口狭窄。病人翻身或变换体位时注意引流管是否受到牵拉,下床活动时用别针将引流袋固定在衣服上,以防脱出。保持有效引流避免引流管受压、扭曲和折叠,定时挤捏,保证引流通畅。1周后出现引流不畅,可予生理盐水加庆大霉素低压冲洗。观察、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状、量正常胆汁呈黄色或棕褐色、黏稠[3]。每日引流量因人而异,从几十毫升至几百毫升不等,主要取决于肝脏的分泌量及排入肠道中胆汁量的多少。只要病人没有黄疸及胆红素值升高,无胆漏的症状体征,T形管通畅,则不必作特殊处理。定期更换引流袋,2次/周,严格无菌操作。T形管的夹闭与开放护理,恢复顺利者术后1月可开始间断夹管,即饭前l小时开始夹管,饭后2小时开放,以使进食后有胆汁流入肠道帮助消化。若夹管后出现腹胀、腹痛、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开放,并到医院检查有无胆管下端狭窄或梗阻。拔管T形管的留置时间较长,行胆总管端端吻合术后一般需留置支撑管3~6个月,经T形管造影证明胆管通畅无狭窄,开放引流管2~3天使造影剂完全排出后方可拔管。

2.5体液平衡的护理

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随时调整输液速度,保持尿量>1ml/(kg?h)。

2.6疼痛护理

术后常规经静脉或经麻醉中的硬膜外置管应用镇痛泵。

2.7心理护理

因为胆管损伤的发生与医师手术操作有关,且对病人影响大,可能需再次手术,所以病人及家属对现状不能接受,容易引起医患矛盾。护士应耐心解释与疾病相关的知识,同情、关心病人,作好家属的思想工作,争取病人和家属的理解,及时缓解医患矛盾,稳定病人情绪,使其能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2.8并发症的观察护理

2.8.1出血性并发症主要有腹腔内出血及胆管出血。除失血引起的低血容量症状外,腹腔内出血时可见大量鲜红或暗红色腹腔引流液,胆管出血可见T形管引流出血性液体,或表现为呕血、便血。

2.8.2胆漏表现为有黄绿色胆汁样液体从切口处渗出或从腹腔引流管中流出,有腹部疼痛、压痛等腹膜刺激征。胆漏患者只要引流通畅,窦道可自行闭合。若在短期内出现高热不退、剧烈腹痛等胆汁性腹膜炎表现,则有手术探查指征。

2.8.3胆管狭窄表现为皮肤巩膜黄染,化验胆红素值逐渐升高,可有间歇性发热及腹痛。B超及CT检查均可确诊。可通过经内镜球囊扩张、支架置入等微创方式处理。必要时需再次手术[4]。

3.讨论

通过临床护理与指导患者能说出引起焦虑/恐惧的原因、应对方法。情绪是否稳定;能否配合护理。病人自诉疼痛可以耐受或减轻。病人及家属学会应对皮肤瘙痒的方法,皮肤完整。病人体温降至39℃以下或恢复正常。生命体征稳定、各项指标正常。病人无坠床、外伤,各项护理措施实施顺利。

【参考文献】

[1]赵玲,范卫春,谭桂林.胆囊切除致胆管损伤的临床护理措施及体会[J].微创医学,2015,10(2):259-260.

[2]党翠云.开腹胆囊切除致胆管损伤42例护理体会[J].贵州医药,2007.31(8):763-763

[3]邓明珠.肝内外胆管切开取石引流的护理[J].实用护理杂志,1989.5(9):9.

[4]张新.胆囊切除手术导致胆道损伤的观察及推理[J].中华医学丛刊,2003.3(1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