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路腰椎管减压椎间Cage植骨融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术106例围术期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后路腰椎管减压椎间Cage植骨融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术106例围术期护理

万伟杨玲林静江玉宇孟凡霞

万伟杨玲林静江玉宇孟凡霞(青岛市骨伤科医院山东青岛266021)

【摘要】目的探讨后路腰椎管减压椎间Cage植骨融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术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106例后路腰椎管减压椎间Cage植骨融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患者,做好术前心理护理,适应性训练,术前检查,术前准备,术后密切观察双下肢感觉运动功能,切口渗血、渗液,引流情况,并进行正确体位护理,功能锻炼及出院指导。结果通过术前训练、准备及术后观察,106例患者均恢复良好,康复出院。结论精心围术期护理可提高后路腰椎管减压椎间Cage植骨融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患者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腰椎管减压椎间Cage植骨融合椎弓根钉内固定围术期护理

2008年8月~2011年12月,我们对106例后路腰椎管减压椎间Cage植骨融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患者,给予精心围术期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本组106例,男56例,女50例;年龄37~75岁,平均年龄45岁。病程6个月~5年,病变节段L3~S1,其中两个节段10例,三节段1例。腰椎管狭窄症46例;退变性腰椎侧凸畸形30例;腰椎间盘突出复发,需再次手术补救者12例;腰椎峡部裂,腰椎失稳10例;腰椎滑脱症8例。本组患者均在全麻下行手术治疗。

2结果

本组患者均获得随访3个月~2年,其中优85例,良20例,可1例。

3围术期护理

3.1术前护理

3.1.1心理护理:患者大多病程长,病情较重,后路腰椎管减压椎间Cage植骨融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属大手术,手术时间较长,费用较高,患者担心手术风险及术后恢复情况,容易出现紧张、恐惧、焦虑情绪,护士应根据患者不同年龄,不同心理特点,有针对性给予关心和安慰,讲解有关疾病的知识,说明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必要性及治疗效果,并以成功病例现身说法,打消患者思想顾虑,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其主动配合治疗护理。

3.1.2适应性训练:①手术时患者体位取俯卧位,手术时间3~4个小时,为适应手术需要,术前三天指导患者进行俯卧位练习。具体方法:患者俯卧,在胸腹部垫一软垫,头部转向一侧,两臂弯曲放于头前。逐渐延长俯卧时间,直至一次俯卧坚持1小时以上,从而保证手术顺利进行。②术前教会患者平卧位在床上使用便器大小便,以防术后因不习惯床上排便而引起尿储留或便秘。尤其是床上小便,具体训练方法如下:指导患者做引体向上运动,进行收缩和放松会阴部肌肉的锻炼,每次运动10~15分钟,每日4~6次,加强尿道括约肌作用,以恢复控制排尿功能,每3~4小时为患者送便器一次,训练有意识排尿,强化排尿反射,床上排尿至少每天两次直至患者床上排尿自然顺畅[1]。

3.1.3术前检查:术前完善各项检查,如心电图、动态心电图、抽血化验、腰椎X线片、CT及MR等。

3.1.4术前准备:①嘱患者禁食、禁饮,给予交叉配血、备血,药物过敏试验,术前消炎药物应用等。②皮肤准备:任何剃毛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皮肤损伤及细菌移生,即使术前1天备皮也可造成细菌移生的增加[2]。本组所有病例患者均采取术前1天洗澡或肥皂水清洗腰背部皮肤。

3.2术后护理

3.2.1体位与翻身:全麻术后病人去枕平卧6小时,以后每2小时轴线翻身1次,翻身时,病人前臂交叉放于胸前,双膝并拢屈曲,偏向翻身侧,这样便于翻身,也可减轻切牵拉,避免疼痛,翻身时注意保持脊柱在同一条轴线上,不可扭曲,侧卧时患者背部垫上硬海绵材质的翻身枕,起到支持承托固定的作用,使患者更为舒服。

3.2.2病情观察及护理:①生命体征的观察,此手术在全麻下进行,术后给予面罩吸氧4升/分,心电监护、观察患者有无头痛、头晕及恶心、呕吐,严密观察患者的意识、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血氧饱和度,15分钟1次并记录。②妥善固定引流管,保持引流管通畅,防止管道扭曲、受压及堵塞,观察切口有无渗血、渗液。引流液的量和性状,正常为50~200ml,呈暗红色,一般术后24~48小时拔除引流管。一般术后当天引流液为鲜红色,如引流液颜色变淡,呈淡红色且引流量在500ml以上,患者主诉头疼、头晕或有呕吐,提示有脑脊液漏[3]。给予患者去枕平卧,并抬高床尾30°,停止负压引流,改正压或常压引流,并立即报告医生处理。③术后留置导尿管1~2天,每2~3小时开放1次以训练主动排尿功能,拔除尿管前关闭导尿管,待患者有尿意时拔除导尿管,让患者排尿1次,并观察排尿情[4]。④下肢的知觉和运动情况,如发现患者双下肢或一侧不能活动,感觉减退或消失,考虑患者椎管内出血压迫脊髓,立即报告医生。

3.2.3胃肠护理:术后6小时病人完全清醒后给予流质逐渐过渡到半流质、普食,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禁食生冷、油腻食物,术后前三天禁止空腹饮牛奶、豆汁及易产气的食物,以防腹胀。腹胀者给予腹部按摩或热敷,必要时肛管排气。

3.2.4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早期被动肢体活动,术后在全麻完全清醒前即进行肢体被动活动,应用下肢静脉循环泵2次/日,每次20~30分钟。下肢静脉循环泵属间断充气加压装置,利用空气波压力扩张、压缩血管及肌肉,可以对血管、肌肉产生挤压效果。下肢静脉循环泵在足部有一个气囊,小腿腓肠肌部位有2个气囊,在大腿部位有1个气囊,充气时从远侧开始向近侧气囊顺序充气,且近侧气囊压力低于远侧,各气囊顺序充气以3.4~4秒间隔反复施加或释放压力,分别对大、小腿及足部施加连续或间断性压力,增加小腿肌肉固有收缩功能,促使血液回流[5]。

3.2.5功能锻炼:指导鼓励患者早期锻炼,①从术后第1天开始进行直腿抬高练习,患者取仰卧位,身体放松,两手平放于身体两侧,膝关节伸直,初次抬高角度从30°开始,坚持3-5秒放下,再抬起另一侧腿,防止神经根粘连。加强股四头肌收缩及踝关节运动。②腰背肌功能锻炼,术后3~5天进行,常用方法为五点支撑法,患者仰卧,用头部、双肘及两足撑起全身,背部尽力腾空后伸,维持3~5秒后平缓躺下,如此反复,动作不宜过度,次数强度根据患者情况而定,以“尽早锻炼、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为原则[3]。术后2周指导患者佩带腰围下地,活动量以自身承受为准,量力而行,不可太疲劳,同时腰部固定牢固,腰围3个月后解除。

3.2.6出院指导:告知患者6个月内勿做弯腰、提重物动作和转腰动作,避免剧烈运动,继续功能锻炼,增强体质,定期复查,不适随诊。

小结:后路腰椎减压椎间cage植骨融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术能有效去除产生腰腿疼的病因,保持脊柱稳定性,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但该手术护理复杂,难度大。患者存在巨大恐惧和焦虑心理,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给予心理护理,术前充分准备,术后仔细观察,指导患者早期功能锻炼,能巩固手术效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李尔勤.术前排尿训练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齐鲁护理杂志2011,17,5:62.

[2]杜克,王守志.骨科护理学,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90-191.

[3]顾英.腰椎管狭窄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45例围术期护理,齐鲁护理杂志2011,17,29:57.

[4]许玉红腰椎间盘突出症58例围术期护理,齐鲁护理杂志,2009,15,20:35.

[5]刘刚,韩一生,赵建宁.髋膝关节置换术后的深静脉血栓形成,中华骨科杂志,2004,24(4):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