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支模工程施工技术的应用

/ 2

浅谈高支模工程施工技术的应用

刘明琪董安亮阮威

(山东莱钢建设有限公司临沂全球商品交易中心项目部)

【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城市现代化建设中,出现了许多建筑规模较大的混凝土结构。这种钢筋混凝土建筑物具有高度和跨度大,结构荷载大,施工荷载密集的特点,高支模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一旦发生坍塌事故,必将造成重大安全事故,应当引起施工人员的高度重视。本文对高支模施工技术进行了简单的了解,对其施工工艺、技术要点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高支模;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施工技术

高支模是建筑施工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中的一种特例,我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11年制定和实施了新的《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该规范对支撑架等的构配件、荷载、构造要求、施工与安全管理进行了规定,施工的总荷载大于15KN/m2、支撑高度在8m以上或者是支架跨度超过18m的模板支撑架可以统称为高支模。扣件式钢管梁板模板高支撑架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普遍采用,它具有高度和跨度大,结构荷载大,施工荷载密集,容易发生群死群伤的安全事故的特点,因而在工程中应对其安全性进度控制。

一.高支模支撑体系的设计:

针对高支模的特点,经分析,高支模的主要承重部分是支撑,而模板的设计计算出自于脚手架设计计算,但它与脚手架有一定的差别,主要是:一是承受垂直荷载大;二是在施工中砼输送、倾倒、振捣混凝土作业会增加垂直、水平荷载,使它产生较大的振摆;三是它无刚性连墙杆牵拉约束摆动,这对模板支撑稳定,尤其是对高支模的稳定很不利。因此,针对高支模承受荷载和结构特点,增大荷载分项系数,设置水平拉杆、剪刀撑、斜撑加固,以提高高支模整体稳定性。

1.1支撑架立杆、水平杆设计

1.1.1立柱及其他杆件

(1)所有部位立柱接长全部采用对接扣件连接,严禁搭接。

(2)严禁将上段的钢管立柱与下端钢管立柱错开固定在水平拉杆上。

1.1.2水平拉杆

(1)每步纵横向水平杆必须拉通;

(2)水平杆件接长应采用对接扣件连接。

1.2剪刀撑的设计

剪刀撑对于保证架体的整体性和稳定性是十分重要的。剪刀撑其设置原则为:从架体的角部或端部开始设置,每隔4跨设置双向剪刀撑,每道横跨不少于4跨,且须与立杆或横杆连接。高支模架体外围立面宜设置连续剪刀撑。

剪刀撑采用搭接,搭接接头不得小于500mm,并用2个旋转扣件分别在离杆端不小于100mm处固定,剪刀撑杆件的底端应与地面顶紧,夹角宜为45至60度,且须与立杆连接。

1.3其他设计

1.3.1周边拉结

(1)竖向结构(柱)与水平结构分开浇筑,以便利用其与支撑架体连接,形成可靠整体;

(2)当支架立柱高度超过5m时,应在立柱周全外侧和中间有结构柱的部位,按水平间距6~9m、竖向间距2~3m与建筑结构设置一个固结点;

(3)用抱柱的方式(如连墙件),以提高整体稳定性和提高抵抗侧向变形的能力。

1.3.2斜撑及顶撑设计

横向斜撑的搭设应随立杆、横向和纵向水平杆等同步,水平拉杆要与浇筑的混凝土柱、梁顶紧,以增强水平方向的稳定性。

二.高支模施工技术

2.1施工工艺流程

准备工作(材料准备、地基处理、技术交底等)→测量放线→铺设垫板→立两端立杆→安装第一步纵、横向水平杆→根据立杆间距补立杆→加设扫地杆→调整立杆垂直度→安装第二步纵、横向水平杆→搭设水平拉杆至顶托(剪刀撑及各连墙点、斜杆、抱柱、对顶等拉结杆件随搭升的架体一起设置。)→梁、板模板支设→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

2.2钢管支架的搭设要求

1、高支模顶架搭设

(1)、作好木工技术交底工作和培训工作,安全设施齐备后开始搭设。

(2)、在支承面稳固后,开始搭设竖向支架。在安装过程中,各立架之间进行临时拉固。

(3)、由于跨度大于4m,模板起拱统一按2/1000。

(4)、模板与砼的接触面涂隔离剂。

2、在安装高支模支架时,必须设置临时的防倾覆设施,同时还要注意一下几个方面:

(1)立杆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上横下

(2)在立杆的底部,必须设置垫板和底座,立杆的顶部可以设置可调支托,其螺杆伸出钢管顶部须大于150mm

(3)每隔2m应设置1道纵横的水平方向拉杆,同时所有的水平拉杆均与四周固定牢靠,当无处可顶时,应在水平的端部和中部沿竖向设置连续式剪刀撑

(4)紧固扣件时,可以使用力矩扳手实测,同时注意所有扣件的开口必须向外

(5)上层和下层支柱在同一垂直线上,模板及支撑系统在安装过程中,必须设置临时固定设施;

2.3、检查验收

为了对施工方案的实施情况以及施工技术的采用进行现场的总结反馈,对施工中问题及时的解决和处理,保证高支模施工的整体质量,必须加强对高支模的检查和验收工作。

1、支撑系统搭设前,应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对需要处理或加固的地基、基础进行验收,并留存记录。

2、模板支架验收应根据专项施工方案,检查现场实际搭设与方案的符合性。施工过程中检查项目应符合下列要求:

1)立柱底部基础应回填夯实;

2)底座位置应正确,顶托螺杆伸出长度应符合规定;

3)立柱的规格尺寸和垂直度应符合要求,不得出现偏心荷载;

4)扫地杆、水平拉杆、剪刀撑等设置应符合规定,固定可靠;

5)安装后的扣件螺栓扭紧力矩应达到40~65N•m。抽检数量应符合规范要求;

三.混凝土浇筑措施

1.模板安装完成后,先浇捣柱混凝土,然后进行梁板钢筋绑扎。

2.梁板混凝土浇捣(高支模部分)前,应检查输送管线的布置方式,使其符合规范的要求。浇筑时,由中空对角相交之中点开始浇捣,逐步向外均匀浇捣,砼不得堆放过高及过分集中,而且要及时拨开,振动时不得用振动棒撬住摸板或钢筋振动,尽量避免水平振动荷载。在浇筑过程中,跟班木工及施工员随时观察模板体系变形情况,并用水准仪每30分钟观测一次,包括首层钢支撑的沉降观测,大梁沉降值按千分之二L控制,并且小于30㎜,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

四、架体拆除措施

在高支模施工中,拆除过程中要做到自上而下,依次拆卸。尤其在进行模板拆除时更要注意,大量的支撑架必须从中跨向两端依次拆除,且在建筑整体上做到对称,在进行水平杆的拆除时先拆除上部,一次向下,直到最后一道水平杆,在拆除过程中要有人监视架体的整体稳定性,且在拆除的过程中要进行重点防护,在拆除区域设计警示标志,防止有人进入拆除区域。

五、主要的安全保障措施:

高支模的拆除、安装等方案均由施工员上交技术交底;高支模施工的洞口临边如果无排栅的须设置安全护栏,高度不少于1.2m,护栏内满铺度目安全网。模板在安装时需要保证构件钢管的稳定,确保扣件力矩达到40~65N•m,同时制定相关措施防止倾覆或坍塌;在混凝土浇筑时要做好检查、监测措施,重点对支架沉降、位移和变形的监测;模板拆除时搭设脚手架必须稳定,严禁出现松动、空隙,及时做好防护措施;安全用电,遵循《施工现场安全技术规范》和《建筑机械使用规范》等规定。

六.结束语

高支模是施工进度和安全控制的关键环节。在高支模施工中,需要注意很多问题。对于这一施工技术重点难题,本文通过对高支模的一系列问题的施工方法和保障措施进行了总结,为其他工程提供借鉴参考。

参考文献:

[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20-200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林庆义《浅谈现浇混凝土施工技术》建材与装饰2012年1月

[3]蔡绍国《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J】经济管理者2009年

[4]《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9月

作者简介:

刘明琪,男,学历:本科,专业:土木工程,现从事业务:施工员

董安亮,男,学历:本科,专业:工程管理,现从事业务:项目经理

阮威,男,学历:本科,专业:建筑学,现从事业务:技术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