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屈光回退的临床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8-18
/ 2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屈光回退的临床研究

夏又春1周靖2

夏又春1周靖2(1湖北省黄冈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眼科湖北黄冈43800)

(2黄冈市中心医院眼科湖北黄冈438000)

【摘要】目的探讨影响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治疗近视术后屈光回退的相关因素。方法对92例(180眼)近视患者进行LASIK术。根据术前等效球镜屈光度分为3组:Ⅰ组<-6.00D,78眼;Ⅱ组-6.00~-9.75D,56眼;Ⅲ组≥-10.00D,46眼。分别记录术前和术后1wk、1、3、6、12mo的视力、屈光度、眼压、角膜厚度和角膜激光切小区直径。分析术后裸眼视力与诸多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所有病例手术顺利,无并发症。术后3mo裸眼视力0.5~1.5(平均0.95±0.27),均达到或超过术前最佳矫正视力。Ⅰ组:正常眼(术后屈光度数<-1.0D):76眼(97.4%),回退眼(术后屈光度数≥-1.0D):2眼(2.6%);Ⅱ组:正常眼:49眼(87.5%),回退眼:7眼(12.5%);Ⅲ组:正常眼:29眼(63.0%),回退眼:17(37.0%)眼;三组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LASIK治疗近视是一种安全、稳定、有效的方法。术后屈光回退主要发生在高度近视组,因此,在高度近视的LASIK手术度数的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屈光回退率,随度数的增加而给予适当的过矫,以期达到较好的远期疗效。

【关键词】近视眼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屈光回退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治疗近视是用准分子激光在角膜基质内切削,保留了角膜上皮和前弹力层的完整性,符合角膜的解剖生理,术后疼痛轻。视力恢复快。不必长期应用激素药物,已成为近年来矫正近视较为理想的一种手术。目前接受该手术的患者逐渐增多,其安全性、稳定性和有效性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1]。为了解近视患者LASIK术后屈光回退的相关影响因素。我们对在我院接受LASIK治疗的92例(180眼)近视患者进行术后定期随访检查。现将有关资料进行阶段性总结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对象选择我院视光学中心2010年4月至2010年8月行LASIK接受近视手术治疗的病例。手术前检查包括:裸眼视力(UCVA)、最佳矫正视力(BCVA)、裂隙灯显微镜、三面镜、超声中央角膜厚度、眼轴、眼压以及角膜地形图检查。排除弱视、白内障、青光眼、圆锥角膜、活动性眼部疾病,同时也排除胶原性疾病和免疫性疾病等相关的全身性疾病,屈光度稳定在一年或以上。92例180眼中,男48例(52.2%),女44例(47.8%)年龄19~50(平均24.6±8.7)岁。术前裸眼视力0.05~0.5(平均0.22±0.20),最佳矫正视力0.5~1.5(平均0.80±0.22);术前平均等效球镜(-5.75D±2.25D)。根据术前等效球镜屈光度分为3组:Ⅰ组<-6.00D,78眼;Ⅱ组-6.00~-9.75D,56眼;Ⅲ组≥-10.00D,46眼。设备为:日本尼德克EC-5000CXⅡ,脉冲频率50Hz,能量密度130mJ/cm2.显微角膜板层刀:日本尼德克MK。

1.2手术方法常规清洁消毒。表面麻醉:点滴倍诺喜每5min1次,共2次。铺巾、粘睫毛和开睑。平衡盐溶液冲洗结膜囊。放置负压吸引环,显微角膜板层刀制作角膜瓣并掀开。事先将设计好的各项治疗参数输入计算机,激光切削。切削完毕,角膜瓣复位,冲洗层间碎屑。戴眼罩保护。术后第1天开始对常规眼局部滴用0.1%氟米龙和0.3%泰利必妥滴眼液.并逐渐减量,共1个月。手术操作均为同一医生完成。

1.3术后随访分别于术后第lwk、1、3、6、12mo进行随访检查。术后裸眼视力<5.0且近视屈光度≥-1.00D者为屈光回退眼,屈光度<-1.00D者为正常眼[2]。

统计学处理:所有正态数据均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以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

2结果

2.1所有病例手术顺利,无并发症。

2.2年龄、性别:将屈光度数回退分为2组,即男性组与女性组,其中男性13眼,年龄22~46(平均23.6±8.1)岁;女性12眼,年龄18~49(平均24.2±6.7)岁.2个组性别、年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

2.3眼压:屈光回退的度数与术前、术后眼压、眼压的变化值均无相关性(p>0.05)

2.4视力:术后3mo裸眼视力0.5~1.5(平均0.95±0.27),均达到或超过术前最佳矫正视力。三组患者术后裸眼视力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

2.5屈光度数:术后3moⅠ组:回退1眼,屈光度数-1.25D;Ⅱ组:回退7眼,平均屈光度数-1.35D±0.57;Ⅲ组:回,17眼,平均屈光度数-1.98D±1.13。三组间回退术眼的平均屈光度数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

3讨论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近视是通过切削中央角膜基质层,使之变薄、变平,以降低角膜屈光力,达到矫正近视的目的,虽说该手术是目前临床治疗近视的主要方法,但术后近视回退一直是受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

本研究发现屈光回退情况与术前屈光度有明显关系,术前屈光度越高,回退发生率也越高,其中超高度近视组回退量最大,这与国内外随访研究结果相仿[3]。并且术前年龄、角膜厚度、角膜曲率、光学区大小及眼压与术后近视回退无明显关系,和国外一些学者的报道相一致[4]。回退时间多在半年以内,其中以3个月内同退最多,从本研究看LASIK术后屈光力应在半年以后逐渐稳定,这也与国内学者的观点相一致[5]。

术后屈光回退的原因可能与高度近视组织切削深,创面修复反应有关,为了取得更好的远期疗效。在超高度近视患者LASIK手术度数的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屈光的回退率,随度数的增加而给予适当的过矫,以期达到较好的远期疗效。因此,对于角膜厚度足够的高度近视目前仍建议不把LASIK作为首选术式。

总之,LASIK术后虽然有不同程度的屈光回退,但对低度及中度近视,还不失为一种相对安全有效的治疗近视方法。在高度近视的LASIK手术度数的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屈光回退率,随度数的增加而给予适当的过矫,以期达到较好的远期疗效。

参考文献

[1]夏又春,谢斌,张明昌.LASIK与LASEK术前后视网膜中动脉血流动力学对比观察.国际眼科杂志,2011,5:1152-1156.

[2]林咸平,费安裕,李辉军等.近视眼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屈光回退的相关因素分析.眼视光学杂志,2009,11(3):141-145.

[3]KatoN,TodaI,Hori-KomaiY,etal.Five-yearoutcomeofLASIKformyopia[J].Ophthalmology,2008,115(5):839-844.

[4]DeBenito—LlopisLJ,TeusMA.Sanchez-PinaJM,eta1.Influenceofpreoperativekeratometryonrefractiveresultsafterlaser-assistedsub-epithelialkeratectomytocorrectmyopia[J].JCataractRefractSurg,2008,34(6):968-973.

[5]王勤美.屈光手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93,9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