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有机化学教学改革与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6-16
/ 2

浅谈中职有机化学教学改革与实践

马颢璐沈小禾

马颢璐沈小禾(上海市材料工程学校200231)

摘要:与普通教育不同,有机化学在中职教育中并不是必修内容,各校根据各专业的情况按需设置课程。在教学的开展过程中教师极容易受到普通教育的影响,用普通教育的授课方式进行中职有机化学教学,最终导致了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不佳的情况。笔者通过改变原有机化学教学的顺序与方式,对建筑与工程材料专业开设的有机化学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

关键词:中职有机化学教学改革

在中职院校中,石油化工、医药、环保、食品、材料等专业开设了有机化学课程。有机化学具有内容多、反应多、反应条件复杂的特点,既对学生的记忆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又对学生的空间思维、抽象思维有很高的要求。在对建筑与工程材料专业有机化学课程进行分析研究后,我们进行了如下教学改革:

一、存在的问题

1.学习基础参差不齐。

有机化学是化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学习有机化学对化学基础有一定要求。从学生的角度看,中职学生的化学基础薄弱是影响有机化学学习的一个重要原因。特别是不同学生之间化学基础有很大的差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很难做到兼顾,学习效率和效果都不佳。

2.教学方法不当。

从教学来看,长期以来有机化学的教学过程都参照普通高中有机化学的教学体系按章授课。虽然这样授课有教学内容逻辑性强、体系完整的特点,但实际教学中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学生实际能掌握到的知识非常有限,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二、教学改革实践

1.课程教学内容的梳理。

经过调研和职业能力分析,建筑与工程材料专业毕业生需要掌握的有机化学知识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装饰材料检测与室内空气检测中的有机污染物,如甲醛、苯等;另一方面是与材料生产相关的有机高分子、复合材料,如玻璃钢、泡沫塑料、沥青等。目前中职毕业生参加三校生高考的比例增多,而三校生高考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综合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经常会考到一些与生活、环保相关的有机化学知识,由此增加了第三部分学习内容。

最终我们确立了室内空气中的有机污染物、生活中的有机化学、有机材料三块学习内容。

2.课程教学设计。

有机化学原有的教学内容经过多年积累,逻辑性强,教学内容完整,如何在重新整理教学内容的同时保持知识之间应有的逻辑性是教学改革的难点。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可以激发人的创造热情、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有机化学的教学过程中,同样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芳烃为例,苯与本专业毕业生从事的装饰材料生产、装饰材料性能检测、室内空气质量检测都有密切的关系,以此为驱动可提高学生的积极性。结合学生学习基础,教学安排如下:(1)室内空气中苯的来源与危害;(2)苯的结构特点;(3)苯的性质;(4)有机物的特性和结构;(5)苯系物;(6)室内空气中苯及苯系物的检测。

教学调整之后首先通过毕业生从事的相关工作帮助学生直观了解苯这种有机物,在解决了苯从哪里来、有哪些危害之后引入苯的分子式与结构,随后学习苯的性质。在以往的有机化学教学中首先会学习有机物的特性、结构、官能团等概念,这部分内容是后续学习有机化学的基础。虽然改革后首先引入了苯的概念,但为了保障后续学习的成效,仍然要学习有机物的特性和结构,而苯的基本知识也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有机物的特点和结构。由于苯的结构中没有明显的官能团,官能团的概念在学习室内空气另一种污染物甲醛时再提出。而传统教学中饱和烃、不饱和烃的内容将在第二部分中的有机化学提出。

改革中总设计思路是在教学过程中重点突出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选择贴近学生就业的切入点进入课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教学的问题及反思

1.知识点的难度和梯度。

打破原有的有机化学教学体系后,原有的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也被打破,在芳烃的教学中开始不能涉及过多关于苯的结构、苯的同系物、同系物的系统命名等,因为学生在学习时还没有学习过饱和烃和不饱和烃,也没有学过加成、取代反应,这对系统学习芳烃构成了一定障碍,但同时这部分内容在学生就业中并没有很高的要求,因此课程标准要求较低。知识点的难度梯度设计是教学改革中面临的最大的一个问题,也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最繁琐的步骤,经过重新设计的教材、讲义、课件和练习都需要较大的工作量。

2.有机物的空间构型。

有机物的空间构型是有机物学习的重要内容,在进行苯和有机物结构的教学中,使用了有机化学教学中常用的球棍模型,用球棍模型帮助学生理解有机物的空间构型。在进行苯的结构的教学过程中,以5-6人为小组进行教学,每个小组合作完成凯库勒式的球棍模型,这比传统的教师单独在讲台上演示的效果好了很多,课堂中学生的参与度显著提高,学生也能够通过自行安装凯库勒式球棍模型掌握苯环的结构。

与过去单纯的教师演示相比,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如果能做到2-3个同学一组搭建球棍模型,教学效果应该会更加理想,但这需要大量的优质球棍模型的支撑。因此,教学效果的提高还需硬件方面的有效支持。

3.学习兴趣的激发。

在对苯及苯系物的命名教学中,课堂中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教师耐心辅导一名后进生进行苯系物的命名,当他掌握了之后,激起了班级中其他几名后进生的学习兴趣,最终一堂课在后进生们的激烈讨论中结束了。

笔者认为,获得成功的体验和适当引入竞争是造成这种现象的必要条件。当后进生也能在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时,能够有效地带动其他同学,成绩较好的同学会获得学习的压力,成绩较差的同学会获得学习的动力。而当平时调皮捣蛋的同学积极参与课堂的时候,整个课堂就变成了一个学生尽情享受学习过程的乐园。

4.合作学习与教学评价。

中职教育培养的是将来进入社会的优秀劳动者,而当今社会对劳动者的团队精神、沟通交流、协作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在课程教学中部分学习内容便是以分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沟通交流和协作能力。合作学习的另一个优势是学生可以在合作讨论的过程中完成较难的任务。在芳烃教学中对于苯及苯系物的性质采用此种教学方式,学生可以通过分组完成教师准备好的讲义,来完成知识点的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讨论交流各自的学习成果,完成了一些较难的练习。

教学评价对于教学活动有鲜明的导向作用。采用合作学习,并对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活动给予有效的评价,才能保证合作学习的效果,以避免合作学习变成小部分人学习代替小组学习的情况。在教学过程中要采用自评、组长评价、教师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客观地反映每个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教学效果。在有机化学整个课程的教学评价中,减少纸笔测试的比重,加强日常教学活动中的过程性评价,对改善教学效果有着积极的作用。

四、总结

芳烃是有机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化学、有机化学基础都有一定要求。通过对有机化学知识的重新梳理,从学生工作领域出发,将芳烃以更加具体的形象呈现在学生面前,减少了学生的畏惧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改革教学与评价方法,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使所有学生都能在课堂中提升能力、获得知识。

参考文献

[1]刘艳浅谈中职有机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3。

[2]许辉改革中职化学教学模式,提高中职生职业技能[J].考试周刊,2011,(88)。

[3]梁绮思基于学习任务的中职有机化学有效教学[J].药学教育,2010,26,(2)。

[4]徐焕才以学生为本的中职化学教学模式改革[J].中等职业教育,2009,10。

[5]林心炜中职化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法的探索和分析[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1,10,(5)。

[6]唐峰中职物理教学评价探讨[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