胺碘酮与利多卡因对急性心肌梗塞后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1-21
/ 1

胺碘酮与利多卡因对急性心肌梗塞后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邓春燕

邓春燕(佛山市禅城区人民医院同济院区528000)

【摘要】目的探讨胺碘酮与利多卡因治疗急性心肌梗塞后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抽取我院2009~2012年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塞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40例,其中,A组采用静脉滴注胺碘酮治疗,B组采用静脉滴注利多卡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情况。结果经治疗,A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7.5%,明显优于B组的65.0%,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塞后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中,通过静脉滴注胺碘酮治疗,相对于采用利多卡因来说,疗效更好,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胺碘酮利多卡因急性心肌梗塞心律失常

【中图分类号】R4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1-0263-02

急性心肌梗塞后心律失常是临床上一种较为常见的心脏病症,会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相当程度的影响,尤其是室性、室上性心律失常,以及房颤等急性心律失常,更是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1]。为此,本研究主要结合我院2009~2012年采用胺碘酮、利多卡因治疗的80例急性心肌梗塞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及其临床资料进行探讨,现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1.1临床资料

全组80例患者中,男48例,女32例,年龄43~81岁,平均年龄(54.5±6.2)岁。在治疗前,全组患者均经过确诊,了解到其发生室性心律失常均是由急性心肌梗塞引起的。随机分成A组和B组。两组在年龄、体重等一般资料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1.2诊断标准

将室性期前收缩平均每小时减少超过90%的患者,视为显效;将室性期前收缩平均每小时减少超过75%且低于90%的患者,视为有效;其余无明显改善甚至发生恶化的患者,则视为无效。

1.2方法

A组:10min内静脉滴注150mg胺碘酮治疗,必要时可重复,再在6h内以1mg/min静脉滴注,完成后在24h内行维持量1mg/min治疗,总维持量<1000mg。

B组:静脉滴注50mg利多卡因治疗,必要时可在15min后重复1次,总量<150mg;并在24h内行维持量1mg/min治疗。治疗期间采用心电图持续监护。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处理,计量材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使用t检验;计数材料采用x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临床研究,发现治疗后两组患者在显效、有效及无效等临床疗效上,A组总有效率为87.5%,B组仅为65.0%,A组明显优于B组,P<0.05,且两组均无显著恶化病例出现。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情况比较

由此可以看出,两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

3讨论

心律失常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紧急性心律紊乱疾病,通常包括快速型和缓慢型两种,不过属于快速型心律失常较为常见。据有关研究显示,当前几乎所有因心源性猝死的患者中,均是由快速型心律失常所造成的[2]。该类疾病以房室传导阻滞最为典型,而且在临床上,该类疾病的高发群体一般是以年轻人为主,受到不同程度的心肌炎、心肌病和先天性心脏病,或是风湿性心脏病和急性心包炎等的影响而导致该类病发生、发展,严重时会导致患者发生昏厥、猝死情况,给患者的生命健康带来严重威胁。

胺碘酮是当前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急性心律失常的广谱抗心律失常药物,能够有效降低急性心律失常病死率,且经研究证实,胺碘酮在疗效及安全方面也更有保障,尤其是针对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疗效更为显著[3]。利多卡因同样为治疗急性心肌梗塞后室性心率失常的重要药物之一,不过采用利多卡因治疗,其病死率相对较高,并伴有神经系统症状,临床预防性静脉注射已逐步放弃使用该药物。在本组研究中,通过采用胺碘酮和利多卡因治疗,发现A组(胺碘酮)共有35例治愈,总有效率达8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0%(26/40),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提示胺碘酮相对于利多卡因临床疗效更佳。

经研究表明,在急性心肌梗塞后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中,通过静脉滴注胺碘酮治疗,相对于采用利多卡因来说,疗效更高,并且具有安全、可靠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蒋达兴,丁继军.胺碘酮与利多卡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疗效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11,08(25):1032-1033.

[2]镡桂团.胺碘酮与利多卡因治疗44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2,12(01):219-220.

[3]谢湘雄.静脉胺碘酮治疗急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的评价[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2,05,(01):163-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