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型心肌病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12-22
/ 2

限制型心肌病

张树东

张树东(黑龙江省延寿县中和镇卫生院150700)

【中图分类号】R54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0)32-0181-02

【摘要】限制型心肌病(restrictivecardimoyopathy,RCM)亦称闭塞性心肌病,包括在热带地区常见的心内膜心肌纤维化(endomyocardialfibrosis,EMF)和温带地区多见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心内膜心肌病(deosinophilicencomyocardialdisease)。近年研究表明,可能是同一疾病的不同阶段表现。一病是以心室内膜、内膜下或内膜心肌纤维增厚累及一侧及两侧心室,引起舒张期心室伸展障碍和充盈受限为特征,而无心室明显肥厚或扩张的心肌疾病。心室腔缩小,甚至闭塞,心室舒张阻抗增高,排血减少,最后发生心力衰竭。

【关键词】限制型心肌病诊断内科治疗

1临床表现

1.症状RCM多见于热带及温带地区,前者发病年龄转较早,多为青少年,性别差别不大,后者发病年龄较晚,都为成年,多数在30岁左右,男性居多。起病比较缓慢,早期可有发热、全身淋巴结肿大、脾脏肿大。逐渐出现乏力、头晕、气急。病变发展,主要表现心脏受限制的症状。根据两心室纤维化的程度,分为右心室型、左心室型及混合型,以左心室型最多见。左心室型主要发生在左心衰竭的症状,如劳力性呼吸困难、咳嗽、咯血等。右心室型及混合型以右心衰竭为主,酷似缩窄性心包炎,患者有气急,但常不如DCM显著,并有心悸、乏力、心前区不适或疼痛、水肿与腹胀等,后两者常为突出的症状,水肿主要在下肢,腹胀则主要由大量腹水所引起。本型患者亦可发生体循环与肺循环的栓塞,特别在合并房颤时更为多见。偶尔可发生心脏猝死。

2.体征体检示颈静脉怒张,静脉压增高;心尖搏动弱、心浊音界增大;心音轻,心率快,心尖部及其内侧可闻及第三心音、第四心音;通常为窦性心率,多数无杂音或有轻度收缩期杂音,当二尖瓣或(及)三尖瓣受累,出现收缩期反流性杂音。血管偏低,脉压小,脉搏细弱,可能有奇脉。两肺可闻及湿性罗音,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腹胀,有转移性浊音。肝脏肿大,且质较硬,有时可见有搏动。下肢有凹陷性水肿。可能有紫绀、动脉栓塞的表现。以及各种心律失常,房颤较多,有文献报道占74%。

2实验室检查

1.血液学检查本病早期,部分病休中见嗜酸性粒细胞、免疫球蛋白IgM、IgG异常增高,抗心肌抗体多呈阳性。

2.心电图心电图改变多见,但无特异性。P波增宽、高尖及切迹。QRS波群低电压,常见ST段及T波的非特异性改变,约3/4患者有V1,V2导联上出现异常Q波。各种心律失常均可出现,常见窦性心动过速、束支传导阻滞、心房颤动。由于病变部位不同可有左、右心室肥厚,左、右心房增大。

3.X线检查RCM病人,约70%心影轻度至中度增大,以两心房增大或以右心室和右心房增大为主。左心室受侵,心影扩大不明显,表现为肺充血征象。少数病人可见心内膜钙化影。可能有心包积液或胸腔积液。心室造影可见流入道、心尖的心腔狭小甚至闭塞,而流出道反而扩张。

4.超声心动图RCM病人。

5.放射性素检查RCM病人,放射性核素心血池造影可见心室腔缩小或不扩大,心室舒张功能及收缩功能减退。

6.CT和磁共振成像检查目前认为这两项检查是鉴别RCM和缩窄性心包炎最为精确的无创性的检查方法。RCM心包不增厚,查见心包增厚倾向于缩窄心包炎诊断。磁共振成像对缩窄性心包炎诊断准确率高达93%,能较精确地反映心包结构改变。但必须记住某些特殊病人心包厚度正常,但有心包缩窄,而另一些病人可同时存在心包增厚和RCM。

7.心导管检查心导管检查站鉴别RCM和缩窄性心包炎的重要手段。大约50%的RCM病人心室压力波形可出现典型“平方根”形而酷似缩窄性心包炎;两病均可引起右心房压升高,右心房压y谷深陷。本病肺动脉压增高明显,心排血量减低。

8.心内膜心肌活动经皮穿刺心内膜心肌活检系有创性检查,对诊断和鉴别诊断(如与缩窄性心包炎、心脏淀粉样变性、血色素沉着病等鉴别)具有重要价值。活检病理结果与活检进心内膜心肌病变抽处阶段有关。镜检可见:心内膜有炎症、坏死、肉芽肿;纤维化改变;下层心细胞损伤、坏死、间质纤维化;可见血栓附着于心内膜上,部分病人血栓内有嗜酸性粒细胞。心肌活检结果正常者罕见。但如病变属散在性或病变主要累及左心室而在右心室活检,则亦可取不到典型的有病变组织。此外,活体组织检查时有可能使附壁血栓脱落,造成动脉栓塞,要注意防止。本项检查仅在少数病人诊断有困难时进行。

3诊断

RCM的早期诊断比较困难。当患者表现易疲乏、呼吸困难、腹水、周围水肿等类似心脏压塞表现,心脏正常或轻度增大,听诊有第三心音或第四心音,或心尖区有轻度收缩期杂音,应考虑本病。如原先有吉利酸细胞增多症病史(发热、咳嗽、心慌、血常规嗜酸细胞增多等),更有助于诊断。结合实验室检查,如心电图示心室肥厚、心房增大、束支传导阻滞;超声心动图示心内膜增厚和心尖部闭塞,可成立诊断;而心内膜心肌活检则有助于确定诊断。热带地区凡遇有原因不明的心力衰竭病人,均应疑及本病。本病晚期,由于心脏的症状和体征都很明显,结合实验室检查,很少误诊。

4治疗

(1)病因治疗对疾病早期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表现者应积极治疗,因嗜酸性粒细胞可能是本病的始动因素。对嗜酸细胞增多症及其引起的心内膜心肌病变,皮质激素(泼尼松)和羟基(hydroxyurea)或其他细胞毒药物,如长春新碱能有效减少嗜酸性白细胞,阻止内膜心肌纤维化进展。据报道,可提高生存率。故治疗嗜酸细胞增多症对控制病情进展十分重要。据最近报道,联合应用左旋苯丙氨酸氮芥(melphalan)、泼尼松和秋水仙碱对淀粉样变性有一定疗效,心、肾功能损害较小。

(2)对症治疗缓解临床症状,改善心脏舒张功能,纠正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

1)抗心衰治疗:缓争心肌公弛异常,降低心室充盈压,可给予ACEI,如口服卡插普利12.5-25mg,3次/d;依那普利5-10mg,2次/d;培哚普利4-8mg,1次/d;或苯那普利(benazepril)10mg,1次/d。

硝酸酯类,如二硝酸异山梨醇酯(ISDN)10mg,3-4次/d;或单硝酸异山梨醇(ISMN)20mg,2次/d,可通过扩张静脉系统改善肺充血症状,增加冠脉血流和降低左室舒张压。必要时,可静滴硝酸甘油,改善呼吸困难和胸闷。

利尿剂能有效的降低心脏前负荷,减低肺循环和体循环淤血,降低心室充盈压,减轻气急和易疲乏等症状。如口服噻嗪类或静注呋塞米,两者均与保钾利尿剂螺内酯等合用。注意避免利尿剂过量,以免引起心室充盈压过低,导致心排出量减少和低血压。

β-受体阻滞剂有减慢心率,延长心室充盈时间,减少心肌耗氧量,降低交感张力,从而有利于改善心室舒张功能。可在传统的治疗基础上给予小剂量的美托洛尔6.25-12.5mg,2次/d,并酌情增加剂量。新一代的β-受体阻滞剂如比索洛尔(bisoprolol)布新洛尔(bucindolol)、卡维洛尔(cavedlol)等匀可试用,作为心力衰竭的辅助治疗。

2)洋地黄类药物:对RCM伴有快速性房颤或心力衰竭患者,可选用洋地黄制剂。使用时必须谨慎观察,因可能有致心律失常作用。

(2)抗心律失常治疗RCM患者发生心房颤动者较常见。丧失心房收缩功能可能加重原已存在的舒张功能紊乱。可选用胺碘酮口服或静滴(0.3g),转律成功后给予口服维持。对持续性房颤可试行电转律治疗。对有严重传导系统病变如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或病窦综合征患者,须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

参考文献

[1]郑泽琪,郑宏,辜斌.15例心内膜心肌纤维化的临床分析[J].江西医学院学报,1998,38(1):109~111.

[2]李正伦,况竹生,阎兴治等.心内膜心肌纤维化的诊断与治疗[J].中华外科杂志,1988,26(1):27~29.

[3]杨明放,聂旭东.右心室心内膜心肌纤维化4例报告[J].贵州医药,2000,24(1):29~30.

[4]刘玉清.心内膜心肌纤维化(附四例放射诊断分析)[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81,9:266.

[5]尹瑞兴,陶新智,赵定青等.心内膜心肌纤维化的诊断和治疗[J].现代诊断与治疗,1999,3:146~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