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边凸台的四轴加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花边凸台的四轴加工

方瑞萍

身份证号码:44528119900402xxxx

摘要:本文以花边凸台(以下简称凸台)的加工实例,从凸台的外形特点入手,分析其加工难点及用三轴、四轴加工的优缺点;在选用四轴加工基础上,分析其工艺,选用合适夹具,利用MasterCAM进行自动编程,从而找寻最优加工方式、最适刀具路径。在保证凸台的图纸要求时,又最大降低凸台的加工成本。

关键词:花边凸台;四轴加工;夹具;MasterCAM

引言:随着技术进步,现代企业既追求优质零部件,又迫切降低加工成本。这就要求产品在机械加工中,选用较合适的数控加工方法。而机械加工历经半个世纪的发展,已从传统的手工制造过渡到两轴、三轴、四轴等更为先进的数控加工方法。

一、零件特点、技术要求分析

下面用花边凸台的加工例子,来具体论述怎样根据零件图纸的特点,用四轴加工方式来选择简单、正确的装夹方法,选用合理切削参数(刀具、下刀方式,吃刀量、进给速度),从而将三维刀路转化为二维刀具,有效降低实际加工难度,缩短工时,提高生产率。

(一)零件特点:

凸台的图纸要求如图一所示。

图一

分析可知:

(1)凸台是不规则六面体,其总长、总宽、总高分别为150、100、70。

(2)A面由两个椭圆(60*40)相交成一凸台,凸台四周圆角为R5;A面上方中央被一椭圆弧(50*30)切割成曲面凹槽。横向对称轴上有孔距74,半径5,深度10的工艺孔。

(3)B面与D面成30°,B面中间被一球体(SR20)切割成曲面凹槽。

(4)C面与D面成45°,C面中间有一长方形槽(长*宽*圆角=30*20*R4)。

(5)D面为凸台底面,中间位置为一正六边形槽,圆角R5,横向对称轴上有两孔距60,半径5,深度30的对称盲孔。

(二)技术要求:

(1)A、B、C、D四面粗糙度要求Ra1.6;

(2)前后两面粗糙度Ra3.2;

(3)未注倒角为0.5*45°;

(4)未注公差按GB/T1084-2000实行;

(5)毛坯材料为铝材(ZL401),长、宽、高为150、105、71。

二、加工工艺分析

(一)工序划分

凸台的四个加工面中,加工难点依次是A、B、C、D面。因此,我们将本次加工分为两个工序进行,具体如下:第一工序:加工A、B、C三面;第二工序:加工D面。

(二)工艺选择

加工第一工序一般有以下三种方法,具体如下:第一种:先用平刀开粗,再用球刀精加工。粗、精加工都以加工曲面方式进行。第二种:借助工装夹具来加工。B、C两面分别摆成30°、45°进行二维加工。由于B、C两面的角度不一样,所以需做两个角度不同的工装,借助工装先加工一面后再加工另一面。第三种:四轴旋转加工。一次装夹加工A、B、C三面,夹具旋转角度由机床自动控制。方法一用曲面加工,避免了做工装,大大降低了工装带来的各种误差。但是该种方法有以下缺点:

1.不能采用较大的进给量,进给速度,增加机床自动时间;

2.降低了凸台的表面光洁度;

3.增加了刀具的磨损速度;

方法二借助工装来摆正加工角度,避免了曲面加工,有效缩短工时,提高了凸台的表面光洁度。但是该种方法将A、B、C面分成三个工序,形成了工序分散,因此产生了以下缺点:1)增加工装安装、校正次数,产生误差,不利于保证凸台位置精度;2)增加了工人的劳动量、工人数量,机床数量;3)增加了工人的手动时间。

方法三采用四轴旋转加工,通过机床控制系统,自动将B、C两斜面转到水平面上加工,而将三维曲面转化为二维加工;既解决了方法一用曲面加工的不足,又解决了方法二工序分散的缺点。

(三)刀具路线确定

工序一:

A面:A面花边凸台外形是由两个椭圆(60X40)相交而成,中间凹槽是由Z方向椭圆(50X30)柱切割而成。A面长边方向有两φ8工艺孔.故铣削A面采用以下刀具路径:φ30平刀二维外形粗铣A面→φ10平刀二维精铣A面→φ10平刀面铣A面花边上表面→φ16球刀平行粗铣A面凹槽→φ8平行精铣A面凹槽。

B面:斜度60°,中间有一长方形槽,长方形四周倒角R4,槽深6mm。C面:斜度45°,中间被一球体(SR20)切割而成。故铣削B、C面采用以下刀具路径:φ30平刀二维外形粗铣B、C面→φ10平刀二维精铣B、C面→φ10平刀粗铣B面长方形凹槽→φ8平刀精铣B面长方形凹槽→φ16球刀平行粗铣C面凹槽→φ8球刀平行精铣C面凹槽,粗铣B、C两倾斜面时,采用二维外形铣削。分别将凸台旋转60°和45°,保存相应刀具面,用φ30平刀分别对B面、C面粗铣,用垂直下刀方式,减少提刀次数,XY余量设为0.2,Z向余量设为0.1。最后用φ10平刀二维精铣B、C两面。

角R5,故选用φ10平刀,铣深6mm。精铣时,选用R4平刀。

粗铣C面凹槽时,由于切削量大,故应尽量选择直径较大刀具;但刀具直径越大,精铣时又不易提高其表面粗糙度,综合考虑选用φ16球刀平行粗铣C面凹槽,精加工用φ8球刀。

工序二加工D面时,需将凸台翻转180°,以A面两φ8工艺孔为定位孔,D面朝上放置在工序二翻转台上,用夹紧臂夹紧凸台。由图纸可知,D面有一六边形槽,六边倒角R5,长边钻两中心对称盲孔,孔径R5,孔深30。故铣削D面时,采用以下加工刀路:φ30平刀面铣D面→φ10平刀粗铣六边形槽→φ8平刀精铣六边形槽→φ10钻头钻两深30盲孔。

结束语:

本次对花边凸台四轴加工的分析,在三轴与四轴加工的选择中,最终确定用四轴加工,并且以四轴加工为中心,一步一步延伸到工序划分、工艺分析、刀路确定等内容。要想加工好一个零件,在充分考虑图纸的加工要求基础上,合适的工序划分、恰当的加工方法、简单有效的工装夹具、高效低廉的刀具选用等都对提高零件的加工质量,降低加工成本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需要我们既要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又要查阅相关的机械加工知识。

参考文献:

[1]殷作禄《铣工技师鉴定培训教材》机械工业出版社

[2]韩鸿鸾《数控铣工/加工中心操作工》机械工业出版社

[3]刘小年《机械制图》湘机电高等专科学校

[4]肖继德陈宁平《机床夹具设计》江南大学机械工业出版社

[5]何雪明吴晓光刘有余《数控技术》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