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研究任素花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7-17
/ 2

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研究任素花

任素花

河北省高速公路张承张家口管理处河北张家口075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高速公路的建设速度和规模快速发展,交通运输量逐渐增加,与此同时,高速公路遭受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的侵蚀和破坏,致使其使用寿命不断降低,其使用性能越来越差,为此,必须加强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工作。本文通过对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特点的分析,指出现阶段我国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借鉴发达国家在公路养护管理方面的先进经验,从体制改革、法规建设、技术管理、养护机械化等方面,对我国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发展提出合理对策。

关键词:高速公路;养护管理

引言

高速公路是一个交通运输的重要基础设施,高速公路相比普通公路使用周期长、交通流量大、车速较快、结构层次多及工程造价较高等特点,所以高速公路的养护管理工作更为复杂和严格。目前,存在个别高速公路为赶工期或施工中存在质量问题,出现了早期的破坏,还存在有的高速公路重建轻养,其运营过程中没有及时进行维修养护,造成高速公路使用年限急剧缩减等问题。因此,如何做好高速公路的养护维修,提高其使用寿命和服务水平,是目前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工作面临的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1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的特点

由于高速公路设计标准、建设质量、运营方式的特殊要求,决定其养护管理工作主要有以下特点:

1.1实施养护作业的强制性

高速公路在国家综合运输网络中所具有的地位及作用,决定了对高速公路的养护应当是建立在法律法规基础上的强制性养护。

1.2养护对象的广泛性、全面性

高速公路的养护对象:除道路、桥涵及沿线附属设施外,还包括交通工程设施、绿化环保设施、生活服务设施等各个方面。

1.3养护作业方式的机动性与时效性

与一般公路养护相比,高速公路的养护更要求快捷机动、实用高效,养护工艺、操作规程程序性强,养护作业实施时需特别设置交通安全管制区段。

1.4养护技术的专业性和复杂性

高速公路的养护除需要具备机械化、专业化外,还需不断探索和发展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使用。在养护检测手段上,需具备现代化综合检测设备,养护工作涉及的学科领域比较宽泛,科技含量高、技术工艺复杂。

1.5综合养护成本高、人员素质要求高

高速公路养护对象自身价值高,为保持或恢复养护对象的使用功能和服务水平,必须付出高成本。从事养护的作业人员、管理人员必须对养护对象的技术构成十分熟悉,必须具备高素质。养护管理行为已上升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必须树立服务观念、环保观念。

2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

2.1高速公路管理模式和技术落后

目前,我国高速管理还是属于事业型养护管理体制,权责不明确,养护经费由国家拨款,这种养护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合现代新时期高速养护管理工作的需求和发展,与当下市场经济严重脱节。由于高速公路管理仍采用事业型体制,对于工作人员的激励约束力不强,内部封闭运行,其队伍庞大,人员结构不合理,造成管理人员过多,而一线养护工作人员过少,技术力量薄弱,而且其专业技术水平、素质较低。

2.2高速公路的养护管理法规不健全

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相关法规不健全,我国出台了《公路法》《公路养护市场准入暂行规定》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但对高速养护工作职能没有明确规定的内容,导致高速养护工作缺乏监管措施,使养护工作秩序混乱,使得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工作无法顺利进行。

2.3养护工作机械化作业水平不高

随着高速公路建设规模和使用范围不断扩大,其养护的难度也在不断攀升,而现代化的高速公路养护工作对养护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速公路未来养护管理工作将逐步实现机械化,所以高速养护管理工作须进一步提高养护工作人员的机械化水平。而现在高速公路还不具备更先进的、运转效率更高的养护机械设备,在资金投入和相关技术方面也相对不足,造成高速公路养护工作仍沿用手工养护方式,对高速公路的养护工作的效率造成严重的影响。高速公路养护机械化水平低,手工养护难以适应现代高速公路交通量大、快速交通的要求。

2.4高速公路的养护工作不重视

我国高速公路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建设任务较重,各地相关政府部门都比较注重高速公路的建设和融资,而忽视高速公路的养护工作,我国高速公路普遍存在“重建轻养”的思想,没有充分认识到公路养护工作也是高速公路发展面临的重要任务,导致高速公路的相关养护资金被挪用,最终使养护工作不到位,高速公路使用年限急剧缩短等问题产生。

3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的改善策略

3.1完善养护管理模式,提高养护工作人员技术水平

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应实行管养分离,建养并重,同时打破高速公路的垄断性经营。高速公路引进市场化养护模式,通过市场经济中的竞争机制、价格机制等,从而实现提高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工作效率、养护的质量、降低高速公路养护成本的目的。管养一体化在这种封闭式的体制中易造成管养之间责任不明确,工作内容不清晰,引入市场化机制,养护工作由专门的养护企业进行养护管理,打破行业封锁,开放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市场,建立养护工作工程的竞争机制,提高高速公路养护管理水平。

组建高速公路养护的专业化技术性强的队伍,加强养护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培养,引进专业技术人才,使养护管理用人机制和工作方式走向高效化、科学化、现代化,只有养护人员精干、技术水平高、安全措施完善、拥有专业素养,才能高效、高质量、安全地完成高速公路上各种突发性事故的抢修工作。对高速公路养护工作进行监管,各部门明确自身的职责和职能,优化养护工作程序、提升养护技术水平、养护费用管理以及养护工作、技术的考核考评等具体工作,有效提高养护管理水平。

3.2健全高速公路的养护管理制度

以《公路法》以及《收费公路管理条例》等为前提条件,制定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制定高速公路养护操作规程、技术规范、养护保障等一系列管理体系和技术体系,使高速公路养护工作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使高速公路养护管理更具现代化、规范化、科学化,保障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健康有序开展。一套完善的规章制度是做好公路养护工作的基础,可有效避免各部门之间出现推卸责任、工作落实不到位。

政府加强对高速公路的监管力度,通过各地方交通部门要求企业强制性实施养护工作,明确企业需依法履行公路养护维修的义务和责任,只有这样企业才能有权力进行合法收费和经营。

3.3提高高速公路机械化养护作业水平

高速公路需较高标准的养护需求,而机械化养护是推进养护技术提高和及时进行公路养护的重要标志,也是改善和确保高速公路交通顺利有序运营的客观要求。这就要求机械化养护具有作业能力强、操作技术高、自动化性能好、速度快等特点,所以我国应强化机械设备创新能力,积极探索发明更高科技、更智能的现代化养护机械设备,从而提高高速公路的养护机械的配套率。此外,也可引进国外先进的CNC加工设备,提高养护工作的机械化水平。若资金不到位或暂时没有先进机械进行养护工作,可按实际需求购置一些公路必需的养护机械,以便及时应对处理公路路面损坏问题。高速公路的路基、交通工程相关设施及绿化等方面的养护可采用机械化和人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公路养护工作,随着机械化设备的技术的提高,可逐渐减少人工养护的方式。

结语

高速公路自身的特点和作用决定了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的特殊的重要地位,只有不断强化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力度,完善养护管理模式,提高养护工作人员技术水平,健全高速公路的养护管理制度,提高高速公路机械化养护作业水平,重视高速公路的养护工作,从而提高我国高速公路养护效率和质量,实现我国高速公路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张建.高速公路养护管理模式的探索和思考[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7)

[2]谭诗樵.高速公路养护管理手册[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