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血的监测与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1-21
/ 2

产后出血的监测与护理

刘丽梅

刘丽梅(寻甸县第一人民医院云南寻甸655200)

【摘要】目的探讨产后出血原因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分娩患者中发生产后出血的患者17例,分析产后出血特点及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等护理方法干预,分析护理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出血时间产后2h为高发期。出血量以500~1000ml居多。所有产妇经护理后均止血良好,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对孕产妇行相关怀孕及分娩知识的健康教育,采取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等多种护理措施对产后出血患者进行护理,可有效提高产后出血抢救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产后出血监测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1-0280-02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的24h内出血量超过500ml者[1]。包括胎儿娩出后至胎盘娩出前、胎盘娩出后至产后2小时、产后2小时至产后24小时3个时期。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并发症,是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我国产妇死亡原因中居于首位[2]。引起产后出血的常见原因有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凝血功能障碍等,其中以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为主,占产后出血总数的2/3。多数产妇产后出血发生于产后2h以内,容易合并贫血、感染、母乳分泌不足等并发症,严重危害产妇生命。本研究就我院住院分娩发生产后出血患者的出血原因作一分析,并针对性地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取得良好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在我院分娩发生产后出血17例,患者年龄17—40岁,平均28.6岁;初产妇4例,经产妇13例;自然分娩15例,剖宫产2例。

出血原因:子宫收缩乏力9例,胎盘粘连、胎盘残留8例。

1.2测量方法用面积计算法计算,用成人纸尿布垫于产妇臀下,收集24h内出血量。产后24h总出血量超过500ml即可诊断为产后出血。

1.3产后监测产后2h是发生产后出血的高峰时段,80%的产后出血发生在此阶段,因此,胎盘娩出后产妇应继续留在产房观察1h.产后应密切监测产妇的生命体,注意观察产妇的面色,神志、表情以及四肢感觉等情况,观察会阴侧切的产妇其切口有无血肿,尤其是产妇宫缩及阴道流血情况,警惕休克的发生。如果产妇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厥冷、烦躁、口渴,且心率加快、舒张压上升而脉压差缩小,则应考虑为休克早期。产后应准确收集和测量产后出血量,如产后2h阴道出血量超过200ml,则应立即向医生汇报,并协助医生查找出血原因给予相应的抢救及处理。

1.4产后出血的抢救及处理产后出血的处理原则包括:(1)针对出血原因,迅速止血;(2)补充血容量,纠正失血性休克;(3)防治感染。依据上述处理原则,首先应迅速有效地建立两条以上的静脉通道以补充血容量,同时迅速查找病因,根据病因给予合理有效的止血措施。对于子宫收缩乏力的患者,可采取按摩子宫以加强宫缩,同时给予缩宫素、官腔纱条填塞进行止血,经上述措施不能够止血者,应根据情况予以结扎盆腔血管、子宫动脉栓塞甚至切除子宫。出血原因如为胎盘粘连,可行徒手剥离胎盘后取出,胎盘、胎膜残留者可行清宫术予以止血。软产道损伤则需迅速修补伤口以达到止血的目的。而在排除以上病因,确诊为凝血功能障碍者,则应积极进行抗凝治疗,尽快输新鲜全血,补充血小板、凝血因子等血液成分。无论是何病因的患者,如若出现出血性休克,需按休克的抢救措施进行处理,同时,注意感染的防治。

1.5产后出血的护理措施及方法

1.5.1一般护理(1)体位:首先保持患者取平卧位,必要时可取头低足高位,以利于下肢静脉回流,并注意保暖,预防并发症的发生;(2)吸氧:给予患者高流量吸氧(4~6L/min),必要时面罩给氧,观察面色、口唇等;(3)基础护理: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观察其面色、表情、四肢感觉、子宫收缩及阴道出血情况等,观察并记录出血量、尿量及尿液性质,做好会阴的护理,保持会阴部清洁,预防感染;(4)对症处理:协助医生边抢救边查找出血原因,配合医生采取行之有效的止血措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5)环境处理:保持病房空气流通新鲜,安静适宜休息,并注意保暖。

1.5.2饮食护理产妇因产后出血多体质虚弱,抵抗力低下,给予高维生素、高能量、高蛋白质、低盐、易消化的食物,采取少量多餐,及时补充水分的方式进行,此外,还应注意饮食中铁含量的补充,已达到纠正贫血的目的。

1.5.3心理护理做好产后出血患者的心理护理也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的重要措施之一。很多产后出血的患者存在恐慌心理,出现紧张、焦虑甚至是恐惧的情绪,而这些不良情绪能够使体内儿茶酚胺的分泌增加,诱发继发性宫缩乏力,从而提高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因此,在做好抢救及护理工作的同时,应对患者给予情感上的支持,耐心的鼓励患者,细心的关爱患者,通过积极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获得患者及家属的理解和陪护,从而保证抢救及护理措施的顺利进行。

1.5.4健康教育对产妇进行健康宣教,使其对产后保健及新生儿护理相关知识有所了解,做好母乳喂养知识宣传教育,指导产妇正确喂养方法,嘱其胎儿娩出后30分钟吸吮两侧乳头以刺激子宫收缩,预防产后出血,告知产妇产后42天门诊复查。

1.5.5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密切注意患者出血量及血液凝固情况,观察脉搏、血压、呼吸、子宫复旧、尿量、宫缩情况,观察会阴切口、肛门是否有坠胀感出现。行宫底检查时,应按摩子宫,将官腔内积血挤出,利于子宫收缩。保持静脉输液通畅,精确测量出血量,详细做好危重症护理记录。

1.5.6预防感染护理对会阴有损伤患者及留置导尿管患者,每日行2次会阴清洗消毒,同时密切观察各项生命体征及恶露情况,及时发现感染征象并采取措施治疗。

2.结果

2.1产后出血情况出血时间2h以内13例,2~24h有4例。产后2h为高发期。出血量500—1000ml有7例,1000—1500ml有6例,1500ml以上有4例。

2.2产后出血原因子宫收缩乏力9例,占产后出血总数的53%,位居首位。导致子宫收缩乏力常见因素有产时精神过度紧张,产时过度疲劳,子宫张力过大,产程过长等。胎盘因素8例,占产后出血总数的47%,居第2位。包括胎盘残留,胎盘粘连,胎盘滞留,胎盘植入等。

2.3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17例产后出血的产妇行对症治疗,同时对来我院接受检查的孕妇进行健康宣教以预防产后出血的发生。17例孕妇均止血良好,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所有产妇均痊愈出院。

3.讨论

产后出血为产科常见并发症之一,为导致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临床通常将胎儿娩出后24h内出血量≥500ml视为产后出血。子宫收缩乏力或胎盘胎膜未完全娩出时,子宫无法很好地收缩,血管无法关闭,容易造成产后出血。子宫体、子宫颈、阴道、外阴等处软产道因分娩而撕裂,也是造成产后出血的重要原因。此外,胎盘因素、凝血功能障碍也是造成产后出血的原因之一。本组研究中,子宫收缩乏力为导致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且出血量以500—1000ml居多,产后2h出血量居多。在护理过程中,应针对相应出血原因,积极止血,配合医生采取有效抢救措施。

产后出血是严重威胁产妇生命安全的重要疾病之一,其病情发展迅速且来势凶猛,迅速建立静脉通路,快速有效补充血容量,积极寻找病因并及时止血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积极、全面的监测以及综合的精细化护理措施对于产后出血患者的预后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中17例产后出血患者,因均采取了严密的监测措施,及时发现产后出血并予以相应的抢救及护理措施,无一例死亡病例,均痊愈出院,仅1例患者行子宫次全切除术,在挽救患者生命的同时,保证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这样的结局与有效的监测与护理措施是密不可分的。由此可见,积极的监测及有效的护理措施对于提高产后出血患者抢救的成功率、降低死亡率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对孕产妇行相关怀孕及生产知识的健康教育,采取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等多种护理措施对产后出血孕妇进行护理,可有效提高产后出血抢救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郑修霞.妇产科护理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2]郑修霞.妇产科护理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