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葡萄胎肺转移的X线表现22例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1

恶性葡萄胎肺转移的X线表现22例分析

刘春玲

刘春玲(辽宁省大连市妇产医院放射科辽宁大连116011)

【中图分类号】R8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13-0229-02

【摘要】目的分析恶性葡萄胎肺转移X线胸片的改变及X线表现的特点。方法对我院2000年至2006年22例经病理证实为恶性葡萄胎患者的肺转移X线胸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恶性葡萄胎肺转移以血行转移常见。X线表现以圆形或椭圆形者18例(占82%),以不规则小片状阴影者4例(占18%)。临床HCG血值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结论X线胸片对恶性葡萄胎肺转移的诊断有重要意义,对指导临床治疗有其积极意义。

【关键词】恶性葡萄胎肺转移X线表现

恶性葡萄胎,又称侵蚀性葡萄胎。指葡萄胎组织侵入子宫肌层引起组织破坏或并发子宫外转移者[1]。以早期发生转移为特征,尤其以转移至肺部和阴道为最常见,其次可转移至脑、肝、胃肠及骨骼等处[2]。因此,提高对恶性葡萄胎早期肺转移的X线改变的认识,对指导治疗有其积极意义。本文对我院确诊为恶性葡萄胎的住院患者肺转移X线胸片2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病例资料收集我院2000年至2006年临床及病理确诊为恶性葡萄胎并发生肺转移的住院病例22例,均摄X线胸片,年龄最小25岁,最大38岁,平均年龄28.5岁。其中15例无明显临床症状,仅表现为HCG血值升高,7例伴有不同程度的咳嗽,胸痛,胸闷。

1.2方法本组病例均采用美国GE500mAX线机进行摄片,条件是80-86KV,8.0-10.0mAs,焦片距为180cm。均采用Kodak胶片成像。

1.3X线表现①圆形或椭圆形阴影18例(占82%),病灶表现为双侧或单侧肺散在分布的圆形或椭圆形阴影,密度浅淡,半透明,大小不一,最小者直径约0.3cm,最大直径达6cm。易于乳头影重叠,多发生在外带,也可发生在中内带、肺尖处或肋膈角处。其中1例双肺布满大小不等的棉球样阴影,密度相对较高,边界尚清,集中在左肺中上野及肺门处,最大约5cm×6cm。5例第一次摄片仅表现为肺纹理增多、紊乱,无明显肺内实变影,但临床血HCG值偏高,随诊摄片见5例均显示肺内大小不一的转移病灶。②不规则小片状阴影4例(占18%),病灶表现为双肺或单侧肺野中外带小片状阴影,边缘模糊,形态不规则,易于肺部炎症混淆,应结合临床病史、临床症状及HCG血值加以区别。

2结果

本组22例恶性葡萄胎病例均经临床证实,资料完整并全部发生了肺转移,临床进行了药物化疗,患者随诊拍片复查,均证实肺内转移灶完全消失。其中8例经6次摄片后肺内病灶逐渐消失,2例经9次摄片随诊后肺内转移灶完全消失,1例8次摄片、11例4次摄片后均见肺内病灶逐步消失,临床化验血HCG值均恢复正常水平。

3讨论

综上所述,X线胸片对恶性葡萄胎肺转移的诊断以及在治疗随诊方面都具有重要价值[3]。但并不意味着X线诊断对恶性葡萄胎肺转移具有特征性,有时易与其他肺转移灶相混淆,需要X线医师掌握投照条件,以保证照片的质量,同时应结合患者病史、临床症状、血HCG值加以判断,发现可疑病灶要密切随诊和复查胸片。

图1双肺布满大小不等的圆形、椭圆形阴影

图2右侧肋膈角处圆形转移灶

图3右肺上野外带小片状阴影

参考文献

[1]谢幸.妇产科学.第6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2]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李飞,向平,RA,2004/21/3.

[3]天津医药.张云海,戴文新.RT,2007/35/2,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