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习惯性违章的治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8-18
/ 2

浅谈习惯性违章的治理

徐庆辉1宋海路2

1中油管道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河北省廊坊市065001;2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责任有限公司河北省涿州市072750

摘要:近几年,通过开展体系提升工作,员工HSE意识有了大幅提升,违章行为不断下降。“安全是企业的核心价值观”、“生命最为宝贵,事故都可防范”等理念在员工心目中根深蒂固,形成了浓厚的安全生产氛围。但是,由于作业单位人员复杂、文化层次跨度大、来源范围广、地域文化多样化、流动频繁等原因造成各类习惯性违章依然存在。

关键词:习惯性;违章;治理

1经调研,目前作业单位的习惯性违章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

1.1作业现场吸烟现象较为普遍,主要存在于一般禁烟场所,危险场所相对较少。

1.2各岗位作业人员未按规定要求穿戴劳动防护用品,佩戴安全帽时不系下颏带、普通工服不全身着装等现象尤为普遍;

1.3不按规定的项目认真检查灭火器,灭火器检查大多只填卡不检查。

1.4不按规定正确摆放接线板,主要存在于技术人员办公场所和员工宿舍。

1.5车辆的检查未按规定项目逐项测试,存在只填表不检查现象。

1.6危险作业时,员工不按规定穿戴工作服。尤其是安全帽的佩戴不符合安全要求。

以上违章行为大致分布在三类人群,习惯性违章最多的是企业承包方员工;其次是临时性员工;第三类是在职工中有一定“特权”和优越感的员工。

2经过分析,习惯性违章主要有以下原因:

2.1从表象看,习惯性违章产生的风险大部分在中风险之下,低风险居多,但违章造成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习惯性违章是由于违章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对违章行为导致的严重后果认识不足、缺少畏惧心理造成的。

2.2只看到了违章的表面利益,没有看到违章带来的深层危害,所以为了获利,产生了在执行操作程序过程中走捷径、图省事的现象。

2.3从习惯性违章的人群分析,一是承包方员工和临时性员工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养成的不良习惯,如不分场所吸烟、乱扔烟头等违章行为;二是承包方员工和临时性员工的文化水平不高、安全意识淡薄,不能发现自身的违章行为;三是一些员工的“特权”思想作祟,对自身的违章行为视而不见,或者认为做好自身的工作比安全工作更重要,尤为突出的是不穿工服和技术班组不在规定的场所吸烟,线路不规范等现象。

2.4部分员工仍然具有根深蒂固的经验主义思想和较强的麻痹侥幸心理。在同员工的沟通与交流过程中,经常会有一些人用一两次违章行为没有造成事故来反驳安全操作程序的繁琐,正是由于这种心理与行为的存在,不良的操作行为逐步演变成习惯性违章。

2.5管理人员对现场管理“漠视”。一是本岗位或本部门安全生产工作一直比较稳定,便高枕无忧,缺乏居安思危意识;二是管理者害怕得罪人,对违章人员纵容或对违章者的处理心慈手软。三是管理者安全知识缺乏、安全意识淡薄,在管理过程中不能及时发现违章行为。

2.6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对习惯性违章的分析没有到位。目前对违章的处理还停留在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层面,没有查找根本原因,没有追究直接管理者的责任,不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2.7对违章行为处罚不严,造成违章“成本低”。如汽车修理工在修理过程中投机取巧、违反操作规程,从而加快工作进度,获取更大利益,即使管理者发现其违章行为,每次的处罚数额也不及违章获利的十分之一,甚至百分之一。

3通过对习惯性违章行为的调查和原因分析,结合近几年习惯性违章做成的后果统计,提出以下治理习惯性违章的措施。

3.1加大处罚力度,遏制习惯性违章的蔓延

一是大刀阔斧,重罚一批,解决违章“成本低”的问题,遏制习惯性违章的发展与蔓延。通过开展几次专项活动,逐步遏制各类习惯性违章。如开展一次“消除习惯性违章,正确戴安全帽、规范穿工作服”活动,首先制定活动方案,主要内容是消除不正确戴安全帽和不规范穿工作服的违章行为。然后,对活动进行多方位宣传,让大家了解活动的意义。员工已全部了解活动的内容及意义后,开展一次安全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未正确、规范穿戴安全帽、工作服的员工一律进行登记,给予一次警告。待进行下一阶段活动的宣贯后,再进行一次检查,对发现的未正确、规范穿戴安全帽、工作服的员工,一律重罚,罚到违章人员有“切肤之痛”。通过此次活动让大家清醒认识到“安全工作无小事”,所有违章不分大小都是不可宽恕的,所有人员都要为违章付出代价。

二是将安全操作程序中的关键风险点纳入到绩效考核中,并作为一票否决的内容,让员工通过绩效考核表即可清楚操作程序的内容,掌握操作中的关键风险点,同时又让员工清楚每一步操作程序的违章都将被一票否决,即使不出问题也要付出代价。

3.2加大对违章行为的分析,消除习惯性违章的根源

一是通过调查违章行为,查找并消除违章过程中的利益点。如,一次夏季山地野外施工时,大部分员工不戴安全帽,通过几次对违章行为的处理,员工反而有了抵触心理。经过调查和了解发现,配备的安全帽由于透气性不好,员工戴安全帽作业时,稍一活动就满头是汗,而且汗水捂在安全帽里面挥发不出来,非常不舒服。后来更换为头顶两翼有透气孔的安全帽后,消除了此弊端,员工不戴安全帽的现象随之解决了。

二是开展违章登记制度,定期对违章行为进行分析,追根溯源,利用“为什么”树分析方法,对习惯性违章行为逐步追溯,查找出习惯性违章的深层原因,将违章按事故处理,所有涉及的人员按照责任大小进行不同程度的处罚,消除习惯性违章的根源,做到抽薪止沸。

三是充分运用安全观察与沟通的方法,加强对员工操作行为的检查。通过安全观察发现员工的违章行为,通过与员工的沟通了解操作程序的适用性,如有不适用之处及时改进,如适用,通过沟通向员工传达遵守安全操作程序的重要性,讲解安全操作程序中一些可能不被员工理解的环节,让员工从内心深处接受安全操作程序,逐步形成一种人人遵章守纪的安全文化。

四是对于遵章守纪方面表现差,屡次被发现的习惯性违章人员,要求其分析原因、制定改进措施,并将原因和改进措施在员工中讲解。

3.3强化教育,浇根固本。

一是加强理念宣贯和员工的安全素质教育,让员工真正认识到一个习惯性违章就可能影响正常的工作秩序,可能让自身或周围同事受到伤害。安全工作成在大家,败在一人,必须培养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工作责任心。

二是通过案例讲解让员工认识到违章导致的严重后果,培训过程中对习惯性违章行为逐项进行分析,告诉员工习惯性违章行为会导致哪些事故的发生,如吉林市中百商厦的大火,仅仅是由于一个人不慎将抽完的烟头掉落在仓库地上,在未确认烟头是否被踩灭的情况下离开了仓库,从而导致54人死亡、70人受伤的特别重大事故,责任人因此被判有期徒刑7年。通过案例的学习,不会再有人认为禁烟场所吸烟是件小事了。

三是强化岗位操作程序培训,员工经岗前系统培训后,要求将操作程序进行多次的操作演示,使安全操作行为成为习惯性动作。

3.4发挥全员作用,渲染安全生产氛围,以环境改变人

一是开展员工主动反违章活动。对员工提出开展反违章活动的要求,让员工主动查找并上报身边的违章现象,主动制止违章行为,对表现好的人员进行奖励。

二是挑选主动遵章守纪的员工进行反违章宣传,开展大家讲安全活动。

三是通过网站、宣传栏等媒介,播讲事故案例,张贴违章行为造成事故的宣传画,加大认知、感知程度,让员工认识到遵章守纪不仅是对自己负责,对同事负责,更是对家庭负责。

结束语

综上所述,治理习惯性违章的整体思路是:通过重罚增加违章“成本”,遏制习惯性违章的发展与蔓延;通过培训让员工意识到习惯性违章的危害;通过分析消除习惯性违章的根源;通过科技手段和经济投入改变生产环境;通过宣传让反习惯性违章得到全员的认可,从而消除习惯性违章生存的土壤。

参考文献:

[1]杨俊,凃能,谢柳,尹睿祺,李昊明,王晓安.浅议施工习惯性违章的防范措施[J].价值工程,2018,37(20):88-90

[2]刘好全.遵守规章制度杜绝习惯性违章[J].中国有色金属,2018(09):8.

[3]刘焕荣.以“归零心态”抓安全[N].中国石化报,2019-03-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