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与胆道镜联合治疗肝胆管结石的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25
/ 2

腹腔镜与胆道镜联合治疗肝胆管结石的效果分析

陶锐覃勇(通讯作者)

(重庆市璧山区人民医院重庆402760)

【摘要】目的:对肝胆管结石患者联合应用腹腔镜与胆道镜进行治疗,分析其治疗效果。方法:2014年4月-2018年11月,以随机数表法为分组原则,从我院挑选120例肝胆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开腹治疗,观察组患者联合应用腹腔镜与胆道镜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手术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6.67%、81.67%,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各项手术治疗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腹腔镜与胆道镜联合应用到肝胆管结石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显著,缩短了手术时间且降低了术中出血量。

【关键词】腹腔镜;胆道镜;肝胆管结石

【中图分类号】R737.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9)21-0139-02

临床中,肝胆管结石属于常见结石类疾病之一,左右肝管汇合位置以上为该类结石的主要发生部位,若肝胆管结石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则可能导致肝胆管持续萎缩,继而发生纤维化病变,最终导致胆管扩张以及变形,并发产生多种疾病,比如肝脓肿、肝硬化等。目前,手术治疗为肝胆管结石的主要治疗措施,其效果显著,但传统手术方法的创伤性较大,易导致产生病症。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微创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越来越常见,而本文就通过从本院选取120例肝胆管结石患者进行研究,深入分析了腹腔镜与胆道镜联合治疗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4年4月-2018年11月,以随机数表法为分组原则,从我院挑选120例肝胆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有男性33例、女性27例患者,最小年龄为22岁、最大年龄为70岁、年龄平均为(49.6±5.3)岁;观察组有男性36例、女性24例,患者最小年龄为21岁、最大年龄为68岁、年龄平均为(48.9±5.6)岁。在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之间一般资料,P>0.05,不存在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将开腹治疗应用到对照组患者中,具体步骤如下:首先,取仰卧位,气管插管麻醉,并对手术部位进行消毒。其次,于右侧缘下斜位置做长度约为13cm的切口,探入腹腔进行检查,此后将肝十二指肠韧带部位的腹膜切开,解剖胆囊三角,分析胆总管与胆囊管,采用止血钳夹闭胆囊管,并分离并切除胆囊,在胆囊切除后对胆总管进行游离并于胆总管前臂作长度约为1.5cm的切口,在将胆汁吸出后采用胆道取石钳将结石取出。最后,确认结石清除完全后置入引流管并对切口进行缝合。

观察组患者联合应用腹腔镜与胆道镜治疗,具体步骤如下:首先,取仰卧位,气管插管麻醉,并对手术部位进行消毒。其次,应用四孔法常规探查腹腔,此后将肝十二指肠韧带部位的腹膜切开,在腹腔镜的组织作用下分离切除胆囊,并于胆总管前臂作长度约1cm的切口,通过胆道总管切口将16F保护鞘管置入,在硬质胆道镜的辅助作用下通过鞘管进行碎石和取石。最后,确认结石清除完全后置入引流管并对切口进行缝合。

1.3观察和评价指标

两组患者的疗效、手术治疗情况(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

治愈。疼痛等症状在治疗完成后完全消失且日常生活与工作均不受到影响为治愈;有效:疼痛等症状在治疗完成后偶尔产生但对且日常生活与工作不产生影响;无效:疼痛等症状在治疗完成后无改善,反复发作且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1]。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疗效比较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6.67%、81.67%,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

表两组治疗效果对比(n)

2.2手术治疗指标比较

观察组各项手术治疗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分别为(103.5±21.2)ml、(13.6±2.8)d,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分别为(47.7±10.4)ml、(6.2±2.3)d,组间统计学意义显著(t=18.304、15.819,P<0.05)。

3.讨论

临床中,肝胆管结石属于常见结石内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肝胆管结石的临床症状可表现为多种,比如发热、寒战、恶心呕吐等,若肝胆管结石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则可能导致肝功能异常、胆管性胰腺炎等多种疾病,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产生了严重威胁[2]。

目前,治疗肝胆管结石的方法主要可分为开腹手术和胆道镜联合腹腔镜手术,过去多应用开腹手术,虽然具有显著治疗效果,但存在创伤较大、住院时间长以及并发症较多等问题。胆道镜联合腹腔镜手术,则因为胆道镜具备可弯曲和可直视的优点,有效避免了开腹手术所存在的盲区。此外,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的有点还可体现为创伤小、肠胃功能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3]。从本文的研究结果可获知,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6.67%、81.67%,观察组显著较高,且与对照组比较分析,观察组各项手术治疗情况指标均较优,组间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刘宁[4]通过研究获知,微创组与开腹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5%、81.8%。

综上所述,将腹腔镜与胆道镜联合应用到肝胆管结石患者中的效果显著,缩短了手术时间且降低了术中出血量。

【参考文献】

[1]候利华,蔡晓军,贾元利.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81):9-10.

[2]李泽原,王祝,许抗峰.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分析[J].临床研究,2018,26(03):64-65.

[3]石珩.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9):75-76.

[4]刘宁.胆道镜联合腹腔镜对肝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8,16(06):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