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精神疾病患者服药护理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1

浅谈精神疾病患者服药护理体会

熊萍

熊萍

(云南省昆明市精神病院650101)

【摘要】精神疾病是一种反复发作的慢性迁延性疾病,精神疾病的治疗主要是以口服药物为主要治疗手段。精神病人住院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在发药时经常发现有患者拒药、藏药、假服药等情况。所以在精神病人的护理中,服药护理是精神病人护理的重要内容。在病人服药护理中,怎样更好的做到保障病人药物看服到位,是护理人员在发药时应该注意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精神病患者;服药;护理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2-0066-01

精神科病人对治疗护理配合差或不配合,患者可能问话不答、东拉西扯或答非所问,大多患者在沟通交流上存在一定的困难。患者多半否认自己有病,病情不稳,反反复复,尤其是存在被害妄想的病人甚至认为给他的药是毒药,是要害他,所以拒绝服药。针对这群特殊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和核对患者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具备更高的专业素质,很强的风险意识,更要能在工作中很好地做到耐心、细心,对患者的心理、病情、病史要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把护理工作很好的落到实处,使患者由消极的、被动的服药转为主动服药,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1发药前的准备

1.1认真查对医嘱,对有疑问的医嘱不可盲目执行,要及时向医生提出。

1.2认真查对每位患者的药物,查对药品是否摆放正确、药品的剂量是否正确、药品的服用时间是否正确。

1.3发药前准备病人的服药用水,包括水温、水的量。避免水温过高导致烫伤病人,避免水温过低导致病人不愿喝水服药。服药杯的水不可过多、过满,以免分散病人的注意力或病人不注意将水泼在身上或地上,影响发药或导致病人不小心滑倒。为避免患者服假药,必要时准备手电筒、压舌板,对病人的服药情况进行相应的检查。

1.4在没有其他特殊治疗和护理的情况下,尽量安排更多的护理人员参加发药,以便更好协助患者服药和对服药情况进行相应的检查。

1.5发药前对病人做好给药前的沟通和交流,减少或消除患者的顾虑,缩短与患者的距离,增加患者对自身的信任,争取患者的配合,向患者解释当面服药的必要性。

1.6对病人服药进行分组,意识较清楚的,能积极配合服药的先服。行为紊乱、拒绝服药、存在幻觉妄想、有藏药史的及新病人后服。

2发药过程的护理

2.1严格落实三查八对一注意,发放药品时尽量完整地留下药袋,以便再次查对或有疑问时方便查对。

2.2在药物治疗中避免患者藏药和假服药,影响治疗或将药物积累顿服自杀。落实病人服药情况的检查,杜绝病人藏药、弃药、假服药。有的患者服药后立即去厕所或待护理人员离开后去厕所,避开工作人员的视线,回避护理人员的检查,将药吐出丢弃,对有吐药史和有吐药可能性的患者,服药后将患者置于工作人员视线范围内至少观察半小时。有的患者会将药物藏在舌下、腮帮、口唇及牙齿之间的缝隙,对有口腔藏药可能性的患者服药后做好口腔的检查。有的患者会将药物捏在指缝,针对患者的情况,检查患者的双手。有的患者会将药物吐在服药杯里,患者服药后对患者的服药杯要进行认真检查。

2.3患者在服药过程中一经发现藏药,应做好交接和备注,发药前可将药物研碎后协助病人服用,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鼻饲。

3发药后的观察

3.1患者服药后置于工作人员视线内观察病人至少30分钟,尤其对拒药、藏药、假服药的患者。

3.2密切观察并及时处理药物不良反应,加强病人不适主诉的观察和护理,必要时报告医生,遵医嘱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

3.3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及时给予精神科药物副反应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争取患者的理解、配合。如多数患者服药后的胃肠道反应会在后续的服药治疗过程中逐渐减轻至消失。

3.4及时处理患者药物副反应引起的不适是提高患者服药治疗依从性的重要环节。患者出现药物副反应要给予口头安慰,精神支持,报告主管医生,共同把患者的不适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姜玉玲,浅谈女性精神病人拒服药的原因及护理措施,现代护理,1674,0742(2008)09(b)0119.02.

[2]姜安丽,新编护理学基础,第十八章给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