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慢阻肺合并肺结核临床治疗效果分析卢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老年慢阻肺合并肺结核临床治疗效果分析卢江

卢江

卢江

(四川省科学城医院四川绵阳621900)

【摘要】目的:分析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156例老年慢阻肺合并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抗结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痰涂片转阴时间、胸片空洞变化以及双肺阴影消失情况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在痰涂片转阴时间、胸片空洞变化以及双肺阴影消失情况等指标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入抗结核治疗能够提高老年慢阻肺合并肺结核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结核;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563.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8-0165-02

随着现代人们居住环境的变化以及空气污染的加重,加上老年人口数量的增多,导致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发生率也不断提升[1]。而此类患者由于年龄大、抵抗能力弱等特点,容易合并肺结核,导致患者的残疾率和死亡率进一步提升,受到了临床的广泛关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肺结核的症状相似,主要症状都是咳嗽、气喘、咳痰等症状,容易出现漏诊的现象,因此需要提高警惕,加强临床诊断与鉴别,从而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法[2]。因此,文章主要针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治疗效果展开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156例老年慢阻肺合并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78例。观察组78例患者中有男性50例,女性28例;年龄为60~78岁,平均为(66.5±4.6)岁;病程为1~8年,平均为(3.6±1.2)年。对照组78例患者中有男性48例,女性30例;年龄为61~77岁,平均为(65.6±4.3)岁;病程为1~9年,平均为(3.9±1.0)年。所有患者均伴随胸闷、咳嗽、气喘等症状。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措施,主要包括常规抗感染、解痉挛、免疫调节剂、平喘以及对症支持等措施。

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抗结核治疗,初治患者给予2RHZE/4HR方案,复治患者则给予3DLVE/6DLE方案,其中R是指利福平,Z是指吡嗪酰胺,H是指异烟肼,L是指利福喷丁,E是指乙胺丁醇,V是指左氧氟沙星,D是指力克肺。并采取药敏试验和病原菌检验,给予抗菌消炎治疗措施,加入甲硝唑、头孢菌素药物等。若患者长期服用激素类药物,需要停止使用激素,转为使用二丙酸倍氯米松。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在痰涂片转阴时间、胸片空洞变化以及双肺阴影消失情况方面的差异。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差异采用t值检验,计数资料差异采用χ2值检验,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在痰涂片转阴时间、胸片空洞变化以及双肺阴影消失情况等指标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讨论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包括咳痰、咳嗽、气喘等症状,而近些年来肺结核的临床发生率也不断增长,60岁以上的患者主要以慢性纤维空洞型为主[4]。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的主要原因为:(1)老年患者由于网状内皮系统功能衰弱,免疫能力下降,与年轻人相比更容易出现结核杆菌感染的现象,同时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由于气道炎症容易出现气道重建的现象,而气道黏膜成分会发生变化,这使得气道黏膜表面存在的结核菌不被清楚。(2)多数患者存在吸烟史,而香烟中的一些化学成分对于气道功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导致气管、支气管粘膜、周围组织可能由于功能下降而出现慢性炎症,导致气道上皮细胞纤毛运动衰弱,使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更容易出现肺结核。(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肺结核的临床症状相似,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若合并肺结核由于症状不明显,缺乏典型肺结核症状者容易出现误诊漏诊的现象。因此,对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常规治疗无效者,可以考虑是否存在合并肺结核,并行痰涂片和内镜检查,从而尽早给予有效的治疗措施[5]。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治疗中,不但需要给予常规消炎、抗感染治疗,同时要给予针对性的抗结核治疗,从而有效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预防疾病的进一步加重。

本次研究观察中,观察组在痰涂片转阴时间、胸片空洞变化以及双肺阴影消失情况等指标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因此,对于慢阻肺合并肺结核患者在治疗慢阻肺的基础上还应针对肺结核进行治疗,即采取抗结核治疗。其中治疗方案中的利福平药物是一种半合成的抗生素,从利福霉素B中获取得到,利福平能够有效抑制细菌DNA转录合成RNA的过程,是治疗结核病、肠球菌感染等疾病的有效药物。其中利福喷丁药物的性质等同于利福平,具有高效的抗结核杆菌作用,且效果比利福平高2~10倍,该药常与其他抗结核药联合使用治疗结核病。此外,治疗方案中的异烟肼、吡嗪酰胺、力克肺和左氧氟沙星、乙胺丁醇药物均有抗菌的功能,多种药物联合治疗肺结核效果显著[6]。

综上所述,治疗慢阻肺合并肺结核疾病在常规治疗慢阻肺的同时进行抗结核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治疗时间,促进患者康复。

【参考文献】

[1]李阳.老年慢阻肺合并肺结核临床治疗效果观察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45(2):163-164.

[2]韩冰.老年慢阻肺合并肺结核感染的临床治疗特点(附88例报告)[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4,24(7):3800.

[3]韦太洁.老年慢阻肺合并肺结核患者的有效治疗及效果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40):7741-7742.

[4]郑冬梅.老年慢阻肺合并肺结核的临床治疗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6(7):182-183.

[5]吴怡.老年慢阻肺合并肺结核临床治疗效果分析[J].医药前沿,2017,7(20).

[6]李志伟.老年慢阻肺合并肺结核临床治疗效果分析[J].中外医疗,2012,31(15):4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