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学生英语听力的调查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1-21
/ 1

对中学生英语听力的调查分析

陈兵花

陈兵花

(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天宁分校,江苏常州213003)

摘要:对中学生英语听力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学生在听力方面的现状及存在问题,针对调查结果进行相关分析。

关键词:中学生;听力;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035(2013)11-0000-01

为了适应教育发展对英语学习要求的需要,特别是对听力能力要求的需要——听既是学习英语的出发点,又是其它三项技能落实的前提,听力能力的解决是中学英语学习的重中之重。本人于2013年9月对2012届初二学生进行了英语听力情况的问卷调查,旨在了解初二学生在听力方面存在的问题,收集有关必要的信息,在此基础上形成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听力教学,为综合运用英语打下基础。

一、对象、内容和结果

调查涉及的对象有五个班级,从这五个班级中随机抽取了144名上、中、下三个不同层次的学生,每层次各48名学生,其目的是力求调查的普遍性,客观性,真实性,本人对问卷进行了统计,结果如下:

说明:序号右边的是调查内容

每一行的右边有四个百分数,百分数是认为调查内容是“是”的学生所占的比例

“全体学生”的计算公式是:认为是“是”的学生数学生总数(144)

“上等生”的计算公式是:认为“是”的上等生学生数上等生学生总数(48)

“中等生”的计算公式是:认为“是”的中等生学生数中等生学生总数(48)

“下等生”的计算公式是:认为“是”的下等生学生数下等生学生总数(48)

二、调查结果分析

从上面的表格中可以看出:

1.第1项“你经常听英语录音吗?”,第2项“你经常将自己的读音和录音相比较吗?”的调查结果分别是38.9%,25%。我们把1、2两项置于问卷之首,其原因是它们与课堂教学有密切的联系,课堂英语教学把课后的“读”列为常规作业,因为课后学生读课文必须先听熟读课文的录音,特别是中等以下的学生,若没有课文听力时间的保证,他们的读的正确性,可靠性可想而知,即使上等的学生要想能流畅地读好课文,也要有一个把自己读音和课文录音相比较的过程。从统计结果来看,上等生、中等生能较好地执行老师的听力作业,下等生则不能完成老师的听力作业。

2.第10项“你会用英语思考问题吗?”的调查结果是33.3%、50%、33.3%、16.7%。这个结果反映了越好的学生越会用英语去理解复杂的、难的句子,越差的学生由于受到听力的障碍,即使老师用简单的英语来解释问题、难句、长句,他们也听不懂,所以他们不会甚至根本不会用英语去思考问题。

3.100%的学生都认为老师该用英语授课,而且100%的学生也认为他们的英语老师都是用英语授课。随着教育的发展,学生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老师该用英语授课,同时老师用英语授课也符合了英语教学的客观要求,英语授课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动力,给他们提供了理想的英语学习氛围。

4.第11项的全体学生的调查结果是22.2%,第11项“你经常积极举手回答老师的问题吗?”这个调查结果反映了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较差。

三、小结

从上面的调查分析中可看出,学生的听力水平较差,特别是主动性、积极性较低,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充分地调动他们的兴趣、热情,鼓励他们要坚持长期的听力训练,充分利用好课堂内及课堂外的时间,如能这样,则不仅能提高听力能力,还有利于口语和阅读能力的提高。根据对调查结果的综合分析,现提出一些对策方法以供参考:

1.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努力提高听力水平。

鼓励学生多听一些英文歌曲,唱一些英文歌曲,看一些原版的英语电影录像,通过这种唱歌,看电影等娱乐的方式,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使他们身临其境地体会到学习英语的乐趣,同时鼓励他们多读英文课外读物,在读英文书籍时,要求他们做一些读书笔记,从而渐渐地养成一些良好的学习英语的习惯,因为阅读能增加词汇量,从而把他们英语听力的障碍降到最低限度,为提高英语听力能力打下一定的基础。

2.短小精练,提高效率,长期坚持,必有收获。

课堂教学始终是听力训练的主阵地,但课堂时间有限,用过多的时间来进行听力训练是不现实的,因此拟每节课用5到10分钟的时间听写几个句子或长度相当的短文,每天听写的时间无需太长,但天天进行训练,只要长期坚持,不断积累,就会在学生的听力上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量的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质变,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听力。

听力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易到难由浅入深,长期艰苦的训练和结合一些有效的策略,坚持不懈的努力,教师采用科学正确方式引导学生,听力能力就一定会有很大提高。

参考文献:

[1]《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人民教育出版社。

[2]《中小学外语教学》北师大主办。

[3]《浅谈初中英语听力教学》,安徽文学,2010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