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6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的临床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306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的临床观察

杨雅馨1盛福德2汤勇2张玉莲2

杨雅馨1盛福德2汤勇2张玉莲2(1兰州大学2010级临床4班730000;2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中医院733000)

【摘要】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306例糖尿病患者作为实验组,对照组为同期体检健康的成人志愿者100例,分别对他们测定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结果实验组测定出的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均高于对照组的测定结果,而且他们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患者空腹血糖水平大于7.0mmol/L、6.0mmol/L与7.0mmo/L之间和≤6.Ommol/L三组的人数分别为:142、96、68,结果表明,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呈正相关。结论糖化血红蛋白的测定结果能够反映人体内的血糖水平,对糖尿病诊断以及病情跟踪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R44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31-0186-02

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DM)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由遗传基因决定的、常见的内分泌代谢障碍性疾病。由于体内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导致糖、脂肪、蛋白质、水和电解质代谢紊乱[1]。目前全世界DM的人数已近2亿,且逐年上升,并发症已成为主要和日益严重的问题,预防和降低DM的发病率,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由于在血中浓度稳定,不受临时血糖浓度的干扰,是DM患者血糖控制的可靠观察指标之一。现将306例DM患者HbAlc的检测结果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实验组为2010年6月-2012年6月已确认为DM的我院住院部和门诊患者306例(空腹血糖≥6.5mmol/L),其中男性206例,女性100例,年龄均在50~70岁之间,平均年龄61岁。对照组为我院同期体检健康的成人志愿者一共100例,其中男性60例,女性40例,年龄均在50~70岁之问,平均年龄60岁。

1.2标本采集

HBA1c的检测用K2EDTA抗凝管分别对上述实验组和对照组抽静脉血2ml,摇匀待查。血糖检测,空腹,用真空促凝管静脉采取2ml血液,1小时内离心出血清后待上机检测。

1.3仪器、方法、试剂

HBA1c(乳胶凝集抑制法)和血糖(己糖激酶法)都用贝克曼CX5PRO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使用上海执诚的试剂并严格按照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1.4诊断标准[1]空腹血糖FPG≥7.0mmol/l;口服糖耐量试验时2h血糖≥11.1mmol/l;随机血糖≥11.1mmol/l。

1.5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0.0数据分析统计软件,计量资料比较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2结果

实验组测定出的空腹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均高于对照组的测定结果,而且他们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与对照组检测指标比较(x-±s)见表1

组别例数(n)空腹血糖mmol/LHBA1c(%)P

实验组≥7mmol/l1429.6±2.29.1±2.1<0.01

6-7mmol/l968.1±1.27.8±1.4<0.01

≤6mmol/l685.6±0.45.8±0.5<0.01

对照组1004.5±0.64.2±0.6

3讨论

HbAlc的检测可作为筛选DM的辅助诊断指标,由于HbAlc的合成过程比较缓慢,而且是相对不可逆的,在红细胞120d的生命期中,合成速率与红细胞所处环境中糖的浓度呈正比。为此,HbAlc所占的比率能反映测定2~3个月内平均血糖水平,数据比较客观稳定[2]。可作为评价疗程内饮食控制、药物治疗效果的敏感指标。不像空腹血糖那样受饮食、空腹时间、用药等多种因素的干扰,从而导致个别DM患者有时空腹血糖也出现正常的情况而引起的漏诊。近几年国际上DM控制良好的标准为HbAlc≤7.0%,中国标准为HbAlc≤6.5%,这是指对已经确诊的DM患者而言。HbAlc的值如果在6.5%~8.0%时,则处于DM的预警状态,其血糖高于正常(在没有用降糖药的前担下)[3]。

本研究中实验组与对照组空腹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均有统计学差异,空腹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呈正相关,糖化血红蛋白的测定是糖尿病诊断良好的指标,空腹血糖结果易波动,糖化血红蛋白则较稳定,是药物疗效评价的一个良好指标[4]。实验数据显示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在糖尿病患者的早期诊断中较空腹血糖检测有明显优势,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

通过对HbAlc测定,可以用于估计组织蛋白糖化作用,了解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血糖与HbAlc的检测反映的血糖控制水平不同,它们对DM的诊断和预防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作为DM并发症的监测指标[4]。

参考文献

[1]刘蔚,周翔海.用糖化血红蛋白诊断糖尿病一WHO咨询报告.中国糖尿病杂志,2011,19(1):2-5.

[2]王笠,李琳,王达,等.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和临床应用.上海医学检验杂志,2003,18(2):119-120.

[3]彭湘杭,杨锐,艾雅琴,等.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诊断糖尿病效果比较.广东医学,2011,32(7):863-864.

[4]陆祖谦,许樟荣.糖化血红蛋白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作用.中国糖尿病杂志,2009,17(8):579-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