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中药混用品种及其处方应付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4-14
/ 2

常见中药混用品种及其处方应付

许旻(min)

农垦红兴隆管理局五九七农场医院黑龙江省五九七农场155610

摘要:由于我国地大物博,植物的种类相对较多,能够入药的植物也不在少数。尤其是中药,在中药成分配置和应用的过程中受到很多因素的限制。各个地区的用药习惯和药物的种类也有所不同。药书中的标记也体现出差异性。本文主要从中药混用的品种以及处方应付方式等方面进行深入介绍和分析,希望能够给相关的中药研究者提升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中药;混用品种;处方应付

中药一直以来都受到人们的高度青睐,主要是由于这类药物可以从根本上对病症进行治疗。虽然中药显效慢,但是效果非常明显。而且中药治疗方式经过了多年的研究,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系统性。但是在中药品种的混用中可能会遇到一定的问题,对患者的身体状况会产生严重地威胁。因此,需要对中药的品种、药性以及配置方式进行分析,同时要查阅相关的文献和资料,并且需要将现代化的鉴别手段应用到其中,根据相应的药典规范或者是鉴别原则规定,本文中选择几种比较常见的中药种类进行分析,仅供交流。

一、五加皮于香加皮的区别于处方应付

1、来源:常见的中药五加皮主要选用的是五加科植物的干燥根皮,二香加皮则是萝蘑科植物的干燥根皮。虽然这两种药物的名字比较相似,但是其来源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2、性状:通常情况下,五加皮属于不规则的卷筒状结构,表面呈现出褐色或者是灰棕色,有轻微的纹理,纹理主要表现为扭曲状,其内表面却呈现为白色。这种中药材料的气味有微微香气,气味比较辣同时有略微的苦味。而香加皮的外表主要为灰棕或者是黄棕色,外表的皮状部分很容易脱落,其有较为浓重的香气,味苦,而且会出现麻舌的现象。

3、功效:五加皮有祛除风湿,强壮筋骨或者是利尿退肿的功效和作用。对于香加皮来说,同样可以去除风湿的症状,在强筋壮骨的同时对于腰和肾也有一定的强壮效果。因此,在祛风散寒的重要配置中经常会出现这两种成分。

4、混乱现象及原因:由于这两种中药成分来源于不同的地区,而且,人们的用药习惯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通常情况下,山东或者是华北等地的五加皮就是所谓的香加皮。但是在大部分的南方地区,很少应用五加皮成分。这两种中药的功效和名字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所以很容易出现混乱的现象。

5、处方应付:在中医人员在开药方时,往往药方中的成分不同,但事实上却相同。比如,五加皮可以被写成南五加皮或者是五加皮等形式。而香加皮则可以写成香加皮或者是北五加皮。

二、桑寄生于槲寄生的区别与处方应付

1、来源:桑寄生主要是指桑寄生科植物中干燥带叶的茎枝部分,而槲寄生则是桑寄生植物中槲寄生的干燥带叶的茎枝部分。

2、性状:桑寄生中药材料的主要性状为圆柱状,颜色为灰褐色或者是红褐色,外表有明显凸起的皮孔。其嫩枝上有棕色或者是褐色的细绒毛,另外其端面的皮部主要为红色,其木部的色泽比较浅。虽然中药的体积不大,但是明显可见年轮。槲寄生的表面的颜色比较多样,包括黄绿色,金黄色或者是黄棕色。其节点处有分支现象。很容易将其折断,其断面也不是十分平坦。其木部具有一定的放射状射线。

3、功效:桑寄生可以祛除风湿,补肝强肾,同时还能够强筋健骨,不仅如此还有助于安胎。而槲寄生也具有同样的功效,可见这两种材料可以进行互换使用。

4、混乱现象及原因:这两种中药材料同属于统一科目,但是却不同属,虽然其功效基本相同,但是形状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有些地区将这两种中药材料进行混用。二者的成分和含量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从性质上来看就是两种成分,所以,需要对这两种成分进行区分,在实际的应用中要根据专业的中医人员的医嘱来使用。

5、处方应付:在中医开设处方的时候桑寄生中药材料可以被写成桑寄生或者是广寄生。槲寄生可以写成黄寄生或者是北寄生。因此,不同地区的处方应付方式也不同。

三、山豆根于北豆根的区别与处方应付

1、来源:山豆根主要来源于豆科植物干燥的根和茎部,北豆根主要来源于防己科植物的干燥根。

2、性状:山豆根的节状特点比较明显,有很多条生根,其根部呈现出圆柱状,表面为棕色或者是棕褐色,同样有凸起的皮孔,皮部和木部呈现出不同的颜色,三豆根具有一定的腥味,味略苦。而北豆根也是细长的圆柱形,表面颜色主要为黄棕色和暗棕色,存在着一定的须根,主要有扭曲的状态。其外皮也很容易脱落,其中央位置有显而易见的髓,木部呈现出放射状的排列形状。

3、功效:山豆根可以消热解毒,能够消肿,但是这种药物具有一定的毒性,通常情况下其用量为6g左右。北豆根可以祛除风寒,止痛,其毒性不是十分明显,如果是将其入药,毒性可以忽略不计。

4、混乱现象及原因:在山东或者是河北等地对这两种药物根本没有明显的区别,但是由于这两种药物的来源,形状,功效等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所以,应该对这种材料进行严格地区别。

5、处方处理:对于山豆根来说,处方上的广豆根、苦豆根或者是炎黄根等成分都属于山豆根,而蝙蝠葛根或者是北豆根都是北豆根成分。

四、拳参和重楼的区别与处方应付

1、来源:拳参的主要来源是蓼科植物的干燥根茎,而重楼则是选择百合科植物云南重楼等的干燥根茎。

2、形状:从拳参的整体形状上看,其主要呈现出扁长条或者是圆柱形的状态,有些主要是弯曲的状态,有些则是对卷弯曲。其颜色主要为灰褐色或者是紫褐色。一面为隆起状态,另一面则是凹槽。其断面为棕红色,维管束有黄色的点状,总体来看,这种材料排列成环。而重楼则是扁圆柱形,在节点上有轻微凹陷的茎痕,另一面则有一定的须根痕。

3、功效:这两种中药成分都具有清热解毒,消肿以及止痛止血的功能。

4、混乱现象及原因:有些地区将重楼和拳参同称为草河车和蚤休,古本草亦有此现象。不少地区也将重楼作拳参,将拳参作重楼。但二者内质不同,所含主要成分亦相差甚远,不能混用,应予纠正。

5、处方应付:写拳参、紫参、虾参、草河车均付拳参。写重楼、七叶一枝花、蚤休均付重楼。

五、应对措施

1、医师培训

对临床中医师进行规范化处方书写的培训,在书写处方时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录的名称规范书写。如骨碎补避免写成毛姜、益母草避免写成坤草、淫羊藿避免写成仙灵脾等。注明炮制品规格和脚注,避免调剂人员产生误解而引起中药饮片应付错误。

2、调剂人员培训

不断加强调剂人员专业知识学习,提高业务水平。定期进行专业技能考核,要求其熟练掌握药典和炮制规范的内容。调配处方前仔细审方,调配处方后认真核对,如有疑问或发现未注明炮制品规格和脚注者,应及时与处方医师沟通,以确保处方应付的准确性。

六、总结

要澄清混乱品种,明确正品和主流,必须大量调查、鉴定、考证和质量分析,力求一物一名,一名一物。但也应看到,由于地区用药和历史习惯较长,中药品种复杂,此问题很难迅速解决,尚需要中医医师和中药师共同努力,力求中药名副其实,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参考文献:

[1]李国祥,王宇明.浅谈中药饮片调剂的处方应付[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0(02)

[2]王侠,蒋屹,张小平.中药处方应付易混淆的几组饮片[J].浙江中医杂志.2010(08)

[3]王少莉,殳迎春,张小平.易混中药饮片的辨析[J].基层医学论坛.2008(07)

[4]楼灵英.3组名称相近饮片处方应付辨别[J].海峡药学.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