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病人的心理障碍与心理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7-17
/ 2

乙肝病人的心理障碍与心理护理

吴小静

如皋市人民医院江苏如皋226500

【摘要】身为乙肝患者,生理上的痛苦倒在其次,在现实生活中还要受到歧视,心理上承受的压力是很大的。由于乙肝具有传染性,患者易产生各种心理障碍,所以对于乙肝患者,需采取一定的心理护理对策,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的护理,为病人康复做出应用的贡献。

【关键词】乙肝;心理障碍;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764-8999(2015)7-0663-02

乙型肝炎病毒(HBV)是临床上常见的传染病之一,目前在治疗上,主要有护肝抗炎、免疫调节、抗病毒及抗肝纤维化等方法,并无特效疗法。由于乙肝具备传染性,及后果严重,所以病人普遍存在心理障碍。现代护理以病人为中心,对乙肝病人的心理障碍,需引起护理人员的重视,为病人提供专业高水平的护理。

1乙肝病人的心理障碍分析

1.1恐惧与绝望情绪在乙肝患者的各种心理障碍中,最严重的莫过于恐惧与绝望,认为乙肝是不治之症,生命了无意义。病人由此心理,主要是因为“肝炎→肝硬化→肝癌”这一病程演进过程,使患者对死亡充满恐惧,同时又对生活深感绝望,尤其是慢性乙肝,在向重症肝炎转化过程中,病人的恐惧与绝望心理尤为突出。

1.2自卑与孤独乙肝具有传染性,社会普遍歧视乙肝病毒携带者,导致患者内心滋生自卑与孤独心理。比如在就诊时,无典型症状的乙肝病毒携带的大学生,其学业与就业均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1]。因此,乙肝病人自我封闭,在孤独、自卑中痛苦度日。

1.3抑郁与焦虑被确诊为乙肝的患者,尤其是中青年患者,一旦确诊,担心是否会将此病遗传给子女,是否影响自己的事业、婚姻等,所以整日焦虑担心,久而久之也就会导致抑郁,产生严重的抑郁心理,无法释然。

1.4疑虑心理乙肝在病程演进过程中,病人对周围事物往往比较敏感,比如一些乙肝病人会特别留意医护人员的谈话,即便是一句普通话,病人也会仔细琢磨,认为可能与自己的病情有关,或者是对自己的歧视,而另外一些病人,由于对治疗不满意,身体稍感不适就胡乱猜疑[2]。

1.5暴躁心理部分乙肝病人存在暴躁不安情绪,而且情绪不稳定,容易暴怒,在诊疗过程中,经常提出过分要求,甚至拒绝接受治疗和护理。其中,一个典型的表现为,如个人的护理需求得不到满足,则情绪就会出现波动,甚至出现语言过激情况,增加护理的难度。

1.6孤独心理

作为一名乙肝患者,从正常的生活病房进入病房治疗,心理上的不适感是肯定存在的,尤其是乙肝患者,在住院期间可能要接受隔离治疗,又没有患者陪床,内心就容易孤独。不过,从临床护理实践来看,乙肝病人存在的急躁、敏感等症状,可能会加重患者病情,所以就给临床心理护理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护理人员具备热情、冷静的心理品质,学会观察和分析,准确把握乙肝病人的心理状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

2乙肝病人的心理护理对策

健康教育的目的是帮助患者或家庭建立健康信念、健康行为。因此,护理人员不均需要具备高水平的专业技术和理论知识,还需要具备高度的同情心。沟通技巧和语言修养,争取患者的信任[3]。从微观层面上看,笔者认为对乙肝患者的治疗,不仅要注重阶段性,同时也需要针对个案制定护理对策,及时更新护理观念,加强学习,注重提高护理技巧。

2.1关心体贴患者乙肝患者对于护理人员的一言一行都特别敏感,所以护理人员应从病人角度,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用尊敬的称谓、亲切的口吻与患者进行交谈,鼓励患者树立对生活的信心,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为患者讲述成功病例康复经过。同时,耐心向病人讲解科室的规章制度、隔离治疗的目的和意义,向患者表示同情、关心,乐意帮助患者解决力所能及的问题,使其尽快克服心理障碍。

2.2注意语言修养护理人员在与乙肝病人交谈时,要特别注意语言,不能使用生硬的语言,影响患者情绪,而应使用温和的话语,减轻患者的心理痛苦,尤其是对于那些违反科室制度的患者时,尤其是注意语言,不然可能影响护患关系的和谐[4]。在护理过程中,经常遇到的情况诸如:病人执意进入清洁区、乱倒大小便或用开水烫脚。对于这些患者,隔离治疗的意义就显而易见了。因此,在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必须沉着、冷静,不能流露出逆反心理,耐心细致做好疏导与宣传工作,用实际行动感化病人,而不能用简单粗暴的语言训斥病人。

2.3努力提高业务及素质在医院里,和病人接触最多的医务工作者是护理人员,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均对病人的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做好乙肝病人的心理护理工作,要求护理人员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耐心,乐意为患者服务,具备不怕风险的精神,同时具备良好的文化素养和健康的体魄,赢得病人的尊重和信任。

病人住院的目的是治疗疾病,而医院大量的治疗任务是通过护士来完整的。因此,争取病人积极主动配合治疗,消除各种心理障碍,也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护理人员还应掌握各种护理操作,熟知乙肝的传染途径、饮食隔离措施和消毒方法,以及各种药物治疗作用、禁忌症和生化指标,并准确、正确回答患者提出的疑问,争取患者的信任。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护理人员只有具备较高的专业与素质水平,才能顺利开展各种护理治疗,这也是给予患者最有效的精神慰藉。

3讨论

个体的免疫系统受其不稳定心理状态,特别是恶性情绪的影响,通过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的影响,特别是乙肝患者[5]。病人的清晰实际上是主观认识,可通过改变患者的认识活动来改变其不良的情绪,这是临床心理护理的依据之一。

乙肝患者的心理障碍不同,需要采取不同的护理对策,以提高患者机体的免疫力,改善患者的肝功能。比如对于乙肝孕妇,产期做好检查、心理疏导,消除产妇的焦虑不安情绪及心理障碍;在分娩时,及时给予其心理上的鼓励与安慰,使其积极配合医务人员的治疗,提高护理的依从性,降低产后并发症及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而对于慢性乙肝患者,除了做好上述护理工作外,还需要充分发挥“家庭—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给病人以心理上的支持。而对于学生病人,应合理安排其生活,尽量转变其角色,防止其形成焦虑、恐惧和抑郁等负面情绪。

综上所述,病态心理为病人心理情感的流露,在医学心理学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心理护理的临床价值不断显现。对于乙肝病人来说,由于其存在多重心理障碍,所以必须将“整体护理”与“优质护理”的理念贯穿到护理工作中,与病人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提高临床护理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梁圣萍.乙肝病人的心理障碍与心理护理[J].医学信息,2010,23(04):723-724.

[2]刘爱欣.浅谈乙肝病人的心理问题与心理护理[J].当代医学,2010,11(03):109-110.

[3]李俊英.乙肝病人的心理问题与心理护理分析[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0,34(07):1837-1838.

[4]袁慧.乙肝病人的心理护理[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11,24(06):727-729.

[5]郭小靖,高元鹏,彭鲁峰.乙肝患者的心理障碍与心理护理对策[J].中外医学研究,2013,33(02):1175-1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