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群体伤的医院救护与组织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突发群体伤的医院救护与组织管理

李渊渊

李渊渊(辽宁东港市中心医院脑外科118300)

【摘要】目的介绍7.12海防路小客车肇事致突发群体伤患者的救护模式,探讨突发群体伤的救护方法及组织管理对策。方法从启动应急救护系统、建立伤员的救护与管理策略等多维度,再现院内救护的场景,并对此次救护效果予以评价。结果本次医院接受的24例伤员处理及时,预后较好。结论本次救护所采用的模式对于有序开展抢救工作,减少各种衔接,确保患者安全,是值得借鉴的。

【关键词】交通事故紧急救护组织管理

【中图分类号】R45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8-0054-01

群体伤是指突发的事故引起的大宗伤员伤亡事件,通常是指5例以上伤员同时就诊的状况[1]。其特点是发生突然、时间紧、伤员多、伤情复杂、抢救难度大、社会影响大[2]。当发生群体伤时,由于伤员数量在短时间内急剧增加,如何有效应对并展开院内救护,不仅体现一个医院的应急能力,同时也反映出医院救护组织的管理水平[3]。

1伤员基本资料

医院从7月12日14:30接诊第1例伤员到18:15最后一例伤员到诊,共接受伤员24例。其中男4例,女20例;年龄19-72岁,60岁以上9例;多发伤4例,腹部伤1例,失血性休克1例,胸外伤3例,脑外伤4例,骨折4例,多发软组织损伤7例。

2院内救护展开模式

2.1人力资源的调配与管理

急诊科在接到120急救电话通知后,立即报告医务科、主管院长、院长,同时启动了医院应对群体伤救护预案。医务科、护理部紧急调配医护抢救人员,极短时间内调集了包括急诊科医生及护士、各科室主任、护士长、麻醉科医生在内的100余名医护人员,并组成抢救小组。

院长亲临现场指挥工作,将急诊科作为院内救护的基地,并按照蓝、黄、红、黑四个区域划分抢救区域,分别接受病情稳定、病重、危重、死亡的伤员。关闭日常急诊,引导普通急诊患者至门诊就诊。

2.2积极协调救护资源应急物资及救治病房安排

同时开放绿色通道。由于伤员人数、伤情无法估计,紧急从院内各科室调集担架、轮椅30余辆架,同时在全院病房调整床位,统筹将脑外科、普外科、胸外科、五官科、ICU作为救治病房。

2.3实行首诊负责制,接诊护士与病人一对一

2.3.1分诊登记患者编号及首诊护士

选派一名护士在分诊处初步登记:发放编号牌,固定在在患者的右手臂上,登记患者的编号及负责护士的姓名、联系方式。省略对患者基本信息的登记,以加快分诊速度。

2.3.2首诊负责护士对就诊患者进行全程负责

参与抢救的护士按照危重分度分成组,首诊护士准确登记患者姓名、年龄、住址、家人的联系电话等;对昏迷或无法识别身份者,采取佩戴腕带的方法对患者进行身份的识别,避免执行医嘱时造成错误。患者就诊后的医嘱由首诊负责的护士处理,包括药物与检验医嘱的执行、病情的观察与记录、向医师的汇报、特殊检查的护送等,并根据医嘱送住院治疗。

3伤员转归

本组无一例因抢救不及时或接诊、分诊不及时而造成不良后果。24例伤员均得到及时处理。除外3例入住ICU,1例转至上级医院,其余20例留院治疗的患者均病情平稳。

4讨论

4.1简化就诊流程成为本次院内救护的特点

本次事件所造成的损伤,以对症简单处理、通过绿色通道进入专科治疗为主,因而在急诊科采取的措施相对单一,相关辅助检查较少,除心电图检查外,绝大多数伤员无需B超、CT等检查,一定程度上减少辅助检查的耗时,甚至要排队等候而造成的成批伤抢救瓶颈[4]。本次抢救整体救护流程顺畅,今后成批伤抢救可照此救护模式展开,同时应充分考虑由于伤情不同、检查和处理措施的差异造成的抢救难度,并寻找到较好地解决策略。

4.2院内协作是救护成功的保障

本次事件集中在我院抢救,采取的“急诊与病房的协作配合,病房作为急诊的后方”的院内救护模式,患者从接诊到入住病房的过程中,病房科室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迅速调集空床位,提供基础保障,最大限度的利用了有限的救护资源,充分体现了医院的救护能力。

4.3首诊负责制在救治中发挥有效作用

采用护士首诊负责制应对突发群体伤的方法,实现了对患者有效的信息沟通与身份识别;能有序开展抢救工作,确保患者的安全;解决了患者集中到达给就诊工作带来忙碌、混乱、遗漏等现象;能尽快将患者分流。加快就诊与转运,减少各种衔接,尽快腾出急诊场所,应对更多患者,但实行一对一首诊负责制的方式需要有足够的人力配置,人力充足是保证急诊救护工作及时安全的基础[5]。

5小结

本次事件为群体伤救治积累了宝贵经验。分析救护中存在的问题,能够为提高医院救护能力提供依据。作为应对突发事件的医院,对制定突发应急事件的培训方案,充分考虑应急事件中主要矛盾的关键点,在抢救实践中不断优化救护流程和模式,建立保障制度,有针对性的救护演练[7],打造更多无论在平时还是在紧急状态下都可拉得出、展得开的救护队伍,以更大程度地提高医院对于成批伤员的救护能力。

参考文献

[1]刘钰,张黎明,薛冰.急诊抢救应急预案在成批伤员救护中的作用[J].护理管理杂志,2005,5(2):46-48.

[2]刘红,刘凤云,房哓杰.护理应急系统在“4.28”特大交通事故群体伤急救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08,8(12):71-72.

[3]廖康全,叶良玉,张支惠,等.群体伤救护的组织管理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4):297.

[4]Hirshberg,A,ScottBGGranchiT,etal.Howdoescasualtyloadaffecttraumacareinurbanbombingincidents?Aquantitativeanalysis[J].JTrauma,2005,58(4):686-695.

[5]郭红艳.合理配置护理人力保障护理工作质量[J].中国护理管理,2003,3(1):44-45.

[6]布林斯.公共突发事件医疗应对—高级灾难医学救援手册[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11.

[7]MillerGT,ScottJAIssenbergB,etal.Development,implementationandoutcomesofatrainingprogramforresponderstoactsofterrorism[J].PrehospEmergCare,2006,10(2):239-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