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心血管疾病的护理孙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1

浅谈心血管疾病的护理孙伟

孙伟

孙伟(辽宁省鞍山市长大医院114005)

【摘要】目的掌握心血管疾病的护理特点。方法通过具体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方法的实施,达到很好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只有全身心的护理,高超的专业技能,才能提高护理质量。结论及时、准确、有效的护理,才能让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专科知识护理语言沟通健康指导。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9-0201-01

心血管疾病多发生于老年人,近年有年轻化的趋势,但还是以中老年居多。心血管疾病病人的生理,随着年龄的不断增加出现衰老现象,病理也随之发生很多改变。像心血管疾病,是影响正常人群身体健康的主要因素。该病病程较长,症状多不典型,易反复,难以根治,与心理因素关系密切,随着病程增加,易产生心功能不全等一系列症状。在其治疗中用药比较复杂,易发生较多不良反应。做好对病情和用药的临床观察,及时发现并熟练掌握有关急救技术,做好心理工作等一系列要求,对延长患者生命至关重要。

1.专科技能护理

熟悉专科专业知识,强化专科知识技能,提高业务水平,是做好本科护理工作的核心所在。

1.1掌握药物应用注意事项

心内科护士除掌握“三查七对”最基本的操作规程和常用药物的剂量、用法、作用及不良反应外还应熟悉本科的专用药物。如洋地黄类药,其作用是增强心肌收缩力、抑制心脏传导系统,使心搏出量和心输出量增加,由于其治疗量与中毒量很相近,每次给药前后,要求护士严密监测患者心率和心律变化,同时禁用钙剂注射;心肌病与肺心病患者对洋地黄类药较敏感,应慎用药;地高辛与尼莫地平合用可使前者血药浓度增高1倍左右。应用利尿剂应注意尿量与电解质变化,用扩血管药物时应测量血压,准确控制和调节药物的血液浓度与使用速度,使用抗凝药物时应注意患者有无出血征象等。

1.2护士应熟练掌握常用仪器、抢救器材及固定放置位置

定人保管、定量供应、定时核对、定期消毒,使其保持完好备用状态。平时勤练急救技术,如心肺复苏、气管插管及心电监护仪、除颤仪、微量泵、呼吸机的使用,提高快速反应能力。

2.心理护理

心血管疾病的病人发病与心理活动有着密切关系,病人的心理因素直接影响到治疗效果。一些心血管疾病危急事件的发生常与患者的心理变化有着直接的关系。作为我们护理工作者要及时发现这些问题,善于做好思想工作,讲清要害,帮助病人走出心理困境,通过以上做法会收到较好的效果。我总结要做好以下几点更有利于心血管疾病的恢复。

2.1对入院的病人热情接待,解除其思想顾虑。根据病人的病情,文化程度,身份以及病人的兴趣,爱好,适宜安排病室。病室内整洁,舒适,整齐,布局合理,感官上使病人有一种温馨感觉。

2.2护士的工作要有条不紊,忙而不乱,以娴熟的护理技术取得病人的信任,打消患者的不安情绪,帮助病人尽快进入角色。护士还应认真细致的做好病人的生活护理,同时用心倾听病人的述说,理解和同情病人。我们还要做好家属工作,让家人或亲属多抽时间来陪伴,使病人感到生活的温暖。对于丧偶,孤独或生活能力差的老人,除协助生活和巡视外,还要加强生活上的照顾。通过心理护理,帮助患者解除思想顾虑,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语言沟通的技巧是护理工作的切入点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传递信息的过程。所传递的信息包括思想、知识、观点和情感等。在工作中护士离不开人际交往,要经常与我们的服务对象以及共同工作的医生、同事等沟通,互相配合,才能圆满地完成护理任务。所以,护士必须学习和掌握沟通技巧,才能做好本职工作,才能使我们的病人满意。

4.基础护理

4.1生活护理

心血管患者要减少各种刺激。保持床位整洁,给患者提供充分休息环境并协助严重心律不齐、急性心肌炎、心功能不全及心肌梗塞等患者的生活起居及个人卫生是很重要的。重症患者每两小时换体位,帮助其肢体活动,作深呼吸运动,可避免静脉栓塞、坠积性肺炎、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生。

4.2饮食指导

如果是老年患者牙齿松动,咀嚼不便,味觉减退,则应尽量给予软易咀嚼、低脂、低钠、易消化的含纤维较多,色泽新鲜的多样化食物,以少食多餐为原则,不吃油腻、刺激食物。

4.3排泄护理

每天记录及观察排便情况。由于心血管患者活动量相对少及精神紧张等因素,极易导致已成为一大杀手的便秘。因此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并给予合理干预。指导患者掌握排便要领,养成定时排便的良好习惯。

5.健康指导是护理工作的保障

“人人要健康,健康为人人”,这是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对病人实施健康教育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5.1为了健康教育发挥较高的治疗效果,并融入护理职责在护理工作中持之以恒的开展下去,根据病人的健康需求,我们鼓励病人积极治疗各种原发病,避免各种诱因,向病人及家属宣传有关疾病的防治与急救知识,使病人充分了解自己疾病的医学知识。

5.2我们又制定了具有专科特色、图文并茂的健康手册,合理安排时间,及时发放健康教育手册,并经常与患者沟通,耐心解答疑问,给予安慰与鼓励,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使其在心理上、精神上处于满足而舒适的状态。增强心血管疾病病人康复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