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青少年篮球运动中的防守能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1-11
/ 2

浅谈青少年篮球运动中的防守能力

潘建国

河北省雄县中学潘建国071800

摘要:篮球比赛进攻与防守是相互对立的,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的辨证关系。也就是说,积极性防御,“攻在其中”也,善于守者也善于攻。在比赛中要想以绝对的优势取胜对方,单靠漂亮的进攻是不够的,还必须具备破坏性、攻击性的防守。本文主要从现代篮球防守的发展趋势和现代青少年篮球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国外青少年篮球运动的现状等来说明防守在我国青少年篮球运动中的重要性,从而改善防守在青少年心目中低下的地位,使他们重视防守学会防守,体会防守的乐趣,以抓防守为契机,提高青少年篮球运动的整体水平,为我国提供优秀的篮球运动员的后备力量,加快步入世界篮球强国行列。

关键词:我国青少年篮球运动防守重要性

世界青少年篮球运动防守从形式上日趋丰富,防守战术呈现出一种多元化的发展的特点,各种防守战术形式正在向一种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相互组合的方向发展。防守战术运用的总体思想和理念,各种防守战术中不同的防守战术原则,特定的配合方法等都是在相互的借鉴和相互引入,使得各种防守战术之间的界限日趋模糊。这种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相互借鉴和引入的结果,使得防守战术整体功能更加完善,防守对于进攻的各种变化的适应能力更强。

防守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多的控制球权。在防守中对持球队员贴身、加力、手脚密切配合,主动出击,时防守领先与进攻者的行动,破坏其习惯动作,不让对手的特长得以发挥;全队防守的战术综合多变,时对方处在不适应或来不及适应的状态,一旦出现机会,立刻会有一人至数人参与夹击、封堵、抢断,同伴则错位协同防守,伺机突然袭击断球,打乱对方的阵脚,造成进攻的失误,其防守的针对性强,具有鲜明的破坏性和攻击性。

现代篮球场上的防守队员互相喊话,交接对手,前后呼应,以精练的语言和快速的协防行动作为联络集体,发挥整体防守力量的纽带,使防守气氛活跃。互相呼应是加强协同防守取得联系和互相鼓舞斗志的极其重要的手段。前南斯拉夫国家队的教练员亚历山大?尼格里齐来华在全国教练员的学习班讲学时,特别强调“养成随时互相呼应的好习惯,全队的防守能力都会提高30%。”

国内青少年篮球队相比之下都开始重视篮球防守的水平了,但是由于重视的程度不相同,防守的技术水平提高的有快有慢各不相同,在训练的方法和手段上也存在着教大的差异。现状主要是普遍存在防守中对抗能力不强,在运用身体、力量时与防守规则中犯规的界限不清楚,防守犯规的尺度掌握的不好;对防守战术在比赛中的运用的认识深度不够;防守的基本功不够扎实。如各种移动的步伐掌握的不够熟练,不能合理的运用移动的步伐来阻截、干扰对方;普遍对无球的队员的防守比较消极,防守选位比较差;防守持球队员手部的犯规比较多;防守战术比较单调,缺乏变化和整体性。

一个队的防守能力既取决于场上每个队员的防守能力的高低和防守队员的机动程度,现在的篮球防守的指导思想是场上以球人相结合为主的人、球、篮、区四位一体的防守。这就要求每个队员能始终观察到场上的态势,在监视自己防守对象的同时,随即应变,作出恰当的补位、协防动作。而我国的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对防守合作缺乏深刻的了解,最突出的表现只是会固有的防守一点,各自为战,方法呆板;该夹不夹,该封不封,该补不补,该换不换,不仅不能给对方造成困难,而且很容易被对方各个击破。

手是防守中的重要工具,只有手才能破坏对方的进攻和抢断、获球。我国许多的青少年篮球运动员防守时,运用手的能力比较差,不习惯伸手或只知道徒有形式的扬手,不会用手去攻击对方以扩大防守的面积,去封堵无球者的跑动路线,且对持球者的行动不善于用手去抢、去打。从而出现在比赛中有投篮而无封盖,或者封盖较晚,有的因为不正确的手臂动作造成犯规。拒统计,我国的青少年篮球运动员手上动作的犯规比率很大。这充分说明了我国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在防守上不善于用手的劣势。

我国的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在攻方一旦进攻成功或者是对方抢到篮板球、断球后,进攻方在失球的一瞬间,部分队员由攻转守的意识与动作显得非常迟缓,经常出现跟不上对方推进球和转移球的速度,造成偏侧防守出现漏人,导致防守失败。有些高大的队员动作缓慢,也造成回防不及时,给对手以快攻的机会。

篮板球是决定胜负的极其重要的因素,在激烈争夺中让对方获得二次进攻的机会,不仅浪费体力,也打击了本队的士气。而我国青少年篮球队中也不缺乏身材高大的队员,但往往在比赛中,由于站位不合理等因素,在后场篮板球控制上大都不到位,造成比赛中很快丢失进攻的机会,导致比赛的失利。

由此可见,要解决好中国青少年篮球运动中的防守问题,除了要不断吸取世界青少年篮球运动的精华,立足从防守技战术的各个方面对运动队进行不断的强化训练,从而使中国青少年篮球运动水平早日站在世界的最高峰。

参考文献:

[1]孙民治.篮球运动高级教程[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03

[2]刘玉林.世界篮球发展趋势和我国篮球运动的改革现状[J].成都体院学报.2002.02

[3]韩冰,孙玉宁,郝策.张柄先,李莉生.青少年篮球运动攻击性防守的发展及我国的现状与对策[J].中国体育科技.2002.07

[4]韩冰,孙玉宁,郝策.对我国篮球防守技战术特点及发展现状的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03.06

[5]田福海.现代篮球训练艺术[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05

[6]冯守东.在篮球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能力的培养[J].体育函授通讯.20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