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袋的使用注意事项

/ 1

氧气袋的使用注意事项

杨志华

杨志华(内蒙古包头市内蒙医学院第四附属医院内蒙古包头014030)

氧气是人类维持正常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高纯净的氧气可以解除呼吸困难,心慌气短,心悸等。氧气袋气密性好,质地柔软,重量轻,使用方便。广泛应用于家庭,抢救危重病人和急救转运危重病人途中使用。氧气袋为一长方形橡胶枕,生产厂家为防止氧气袋内橡胶粘连,通常要在氧气袋内放入隔离剂,使用前要排除,这一点常常被忽略。氧气袋一般采用单面橡胶或PVC或TPU涂覆织物的符合面料制成,规格有30L、42L、50L3种。在一般低氧持续吸氧情况下,42L氧气袋一次充氧可连续使用约0.5小时。

1使用氧气袋的必要性

氧气袋适用于呼吸系统疾病: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肺心病尘肺、矽肺等;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冠心病、高血压、心力衰竭、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脑溢血、脑缺血、脑栓塞、血管硬化、偏头痛等;老年性疾病,高原反应与高原病孕妇及胎儿宫内窘迫及其他原因引起的急、慢性缺氧等各种场合的临时输氧及家庭病临时备用。

临床实践证明,氧气疗法以其独特的治疗机理,对临床各科的急性、慢性缺血缺氧性病症和因缺氧引起的继发性疾病,能够起到有效的治疗作用。利用氧气袋补给氧气可以改善人体的生理、生化内环境,促进代谢过程的良性循环,以达到治疗疾病、缓解症状、促进康复和预防病变、增进健康的目的。

2使用方法

使用前,将充满氧的氧气袋的橡皮胶管接上消过毒的鼻导管,然后将鼻导管的另一端放入装有冷开水的杯中,打开开关,如果水中有氧气泡,表明氧气流出通畅,否则需要更换鼻导管。在鼻导管置入鼻孔前,用棉签蘸少许冷开水清洁一下鼻孔,然后将导管也蘸些冷开水以作润滑之用。目前,常用的鼻导管有两种:一种是细的橡皮导管,需插入较深,经鼻腔插入到鼻咽部,鼻导管插入部分的长度是鼻尖至耳之间距离的2/3左右。另一种是末端呈圆形的塑料制品,置入鼻孔内即可。氧气袋可枕于患者头下,以头的重量来压迫氧气袋使氧气流出。

使用时要将鼻塞插入患者鼻腔,用胶布将导管固定好,让患者的头部枕于氧气袋上,借压力使氧气分流出来。在打开氧气袋开关后,要注意调节氧气流量,一般应从低流量开始,流量大小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而定,对于呼吸衰竭的病人,流量宜小不宜大,否则反而会加重呼吸抑制,造成危险。在紧急情况下,也可以不经湿化瓶直接用氧气袋。

3注意事项

3.1使用前要做好准备工作。如为家庭用氧气袋不易过大,以71cm×42cm为宜,此外还应准备一个湿化瓶,一个鼻导管,刚买回家的氧气袋需要不断充气并不断拍打,把袋内的滑石粉拍出来,以免被患者吸入体内,使用前要将胶管的一头接好鼻塞,一头接在湿化瓶上,再把氧气袋与湿化瓶另一端对接。

3.2充氧时不要超过规定的使用压力10.6Kpa,超过10.6Kpa的极限压力将会影响氧气袋的使用寿命,甚至造成氧气袋的破裂。氧气袋灌满后要用螺旋夹将橡胶管夹紧检查氧气袋是否漏气,可用双手压袋,贴近面颊,若有漏气时则会感到一股气流,有时还可听到气流的响声,如发现漏气,要及时处理。

3.3使用时,将输氧管头浸入盛水的杯子中,并缓缓松开扎头,观察到气泡连续排出为适宜,然后供病人使用。使用过程中应压力降低,气量也随之减少。此时可采用袋外加压或开大扎头来调整供氧量。也可枕于患者头下,以头的重量来压迫氧气袋使氧气流出。

3.4在连接湿化瓶时,两根玻璃管切勿颠倒,以避免由于湿化瓶压力大,可能使水直接喷入患者呼吸道,造成窒息。

3.5氧气袋使用的氧应为普通混合氧,各大医院和急救中心都有,不能用工业氧代替。

3.6如家庭中有心肺功能不全的病人或危重的病人,氧气袋应随时充满氧气,以备及时使用,最好备用两个氧气袋,并且充满氧气。持续用氧患者,应每天更换一次鼻导管,家中第一次使用氧气袋时,最好在医护人员指导下进行。

3.7病人饮水或进食,应暂停吸氧,待饮水进食结束后再给氧。

3.8使用停止后,应避光避热,避免与尖锐的物品和酸碱化学等物品接触,以及过分挤压。袋内应存小量空气,以防长期存放时内面粘连。

3.9用氧安全最重要,病人吸氧时,室内不能放明火,家属不能在附近吸烟、点火、点蚊香,以防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