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心电监测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1-11
/ 2

动态心电监测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

姜晓光

姜晓光

(黑河市第二人民医院黑龙江黑河164300)

【摘要】目的:探讨动态心电监测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为未来的临床诊断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随机把360例冠心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8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动态心电监测进行检查,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心电图进行检查,并比较分析诊断结果。结果:观察组采用动态心电监测的患者中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的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电检查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诊断冠心病时,动态心电监测比常规心电检查检出率更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冠心病;动态心电图;常规心电图;诊断价值

【中图分类号】R5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5)01-0174-02

TheclinicalvalueofholtermonitoringanddiagnosisofcoronaryheartdiseaseJiangXiaoguang,Heihecitysecondpeople'shospital,Heilongjiang1643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clinicalvalueofholtermonitoringanddiagnosisofcoronaryheartdisease,areliablebasisforclinicaldiagnosisofworkforthefuture.MethodsTherandom360casesofcoronaryheartdiseasepatientswerepidedintoobservationgroupandcontrolgroup,180casesineachgroup.Observationgroupweretreatedbyholtermonitoringandinspection,thecontrolgroupweretreatedbyroutineelectrocardiograminspection,analysisandcomparethediagnosticresults.ResultsObservationgroupbyholtermonitoringinpatientswithcardiacarrhythmiaandmyocardialischemiadetectionratewerehigherthanthecontrolgroupwithnormalecgexaminationofpatients,thedifferencewasstatistically(P<0.05).ConclusionsHoltermonitoringinthediagnosisofcoronaryheartdisease(CHD),higherthanroutineecgexaminationdetectionrate,worthyofclinicalpopularizationandapplication.

【Keywords】Coronaryheartdisease(CHD).Dynamicelectrocardiogram;Conventionalelectrocardiogram(ecg);Diagnosticvalue

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主要由于冠状动脉血管硬化病导致的血管狭窄、阻塞,从而造成心肌缺血、缺氧甚至坏死导致的心脏病[1]。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冠心病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被称为“第一杀手”[2]。其发病率不断升高,且发病年龄不断下降,北方患病率明显高于南方,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甚至危害生命。冠心病患者通常表现为典型胸痛,心电图可以辅助诊断。动态心电图由于具备了在24h内连续记录多达10万次左右的心电信号,故普遍认为其较常规心电图更提升以一过性冠心病及短暂心肌缺血发作为主的某些非持续性冠心病的临床检出率。目前,临床医生通常使用动态心电图及常规心电图,为比较两者在诊断冠心病中的临床价值,本研究对我院心内科收治的360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诊断中的意义。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心内科2011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36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80例。观察组中男性96例,女性84例,年龄范围33~81岁,平均年龄(51.3±3.9)岁,病程2~29年,平均病程14.2年。对照组中男性92例,女性88例,年龄34~79岁,平均年龄(49.2±4.1)岁,病程5~30年,平均病程16.1年。所有患者均已确诊为冠心病,360例患者中合并高血压210例,合并2型糖尿病30例,合并高血压及2型糖尿病60例。排除近期服用过奎尼丁类影响ST段药物的患者。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自愿入组,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患者检查前停止用药3天,所有患者平静15分钟后进行检测。观察组采用动态心电图机(美国BurdickHolter)进行心电监测,记录患者24小时内全程动态心电信号。在此期间,患者正常生活,尽量避免紧张、焦虑、恐惧等情绪,同时详细记录监测期间患者情况;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电图检查,结束后分析患者心电图变化。比较分析采用两种方法的监测结果。

1.3观察指标

心电图有ST段或T波改变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心律失常检出率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房室传导阻滞、室性/房性早搏等类型心律失常总检出率为89.44%(161/180),高于对照组总检出率55.25%(100/1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心肌缺血检出率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心肌缺血检出率80.56%(145/180)高于对照组心肌缺血检出率52.78%(95/180),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冠心病的发生与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遗传、吸烟不良生活方式等很多因素密切相关。一旦发病,严重影响人们健康,严重时甚至威胁生命。医生快速而准确地诊断,进而对症治疗是提高抢救率、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对于冠心病的诊断主要是依据患者的临床表现,过度劳累和寒冷等引起的胸骨后疼痛、左上肢有放射性疼痛、间断烧灼性疼痛等大都为冠心病患者但是有些患者的临床症状并不明显需借助心电图检查,心电监测是诊断冠心病的重要手段。常用的心电检查有动态心电监测和常规心电两种。常规心电图可以记录患者心脏病发作时的心电改变。动态心电监测可以连续记录分析心脏异常电波的心电变化,发现常规心电图不能检出的心电异常变化。动态心电监测通常可以将身体不易发现的潜在疾病改变发现出来,为冠心病患者的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3]。动态心电监测可以随时检出心肌缺血发作的全过程,补充了常规心电图对无症状心肌缺血的检出率。急性心肌缺血导致的严重心律失常可以造成患者猝死,所以,动态心电图及时监测出严重,高危的心律失常对冠心病的诊断和降低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的死亡率有重要意义。但是,动态心电图也有很大的局限性,它容易受体位、活动及环境等各种因素影响,所以最好同时记录发生ST段改变的持续时间、心率变化对照发生症状的情况,综合评价心电图改变的原因。本文显示:动态心电图在诊断冠心病时比常规心电图检出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多在发病时来就诊,可以首先给予常规心电检查,及时捕捉心电图的改变,并根据临床表现,对症治疗,给予抢救和治疗。如果常规心电图无改变,在病情缓解后可以给予动态心电监测检查,避免漏诊。

综上所述,在冠心病的诊断中,动态心电图诊断敏感性高,具有更高的阳性检出率,且简便、快捷、安全、无创、廉价,对于冠心病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林继华,姚静.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临床对比分析.中国医药导报,2013,16(29):95-97.

[2]郑小雍.两种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眷自律失常的比较[J].当代医学,2012,18(1):87-88.

[3]林华.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在临床诊断中的价值以及临床应用.当代医学,2013,19(20):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