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道分娩应用水囊引产术的临床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4-14
/ 2

阴道分娩应用水囊引产术的临床分析

罗晓

湖南省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422000

【摘要】目的:分析在阴道分娩中应用水囊引产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2017年1月至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90例引产孕妇,随机将所选孕妇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45例孕妇通过静滴缩宫素的方式进行引产,研究组先在宫颈口处放置水囊,持续24小时,若孕妇无自然临产,则在第2天静滴缩宫素。对两组孕妇引产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研究组引产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阴道分娩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有效临产发动时间、分娩结束时间、总产程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水囊引产术在孕妇引产中的应用可以使引产效果提升,同时可以使阴道分娩率提高,缩短产程,安全性比较高,临床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阴道分娩;水囊引产术;临床效果

针对晚期妊娠孕妇,临床中引产方式包括很多种,但多为静滴催产素进行引产,据相关研究指出,部分孕妇经过此种方式处理后,容易出现宫颈成熟度不佳的现象,还有部分孕妇对催产素不敏感,持续静滴催产素也难以确保有效宫缩。因此对新引产方法的探讨非常重要[1]。基于此,本文分析在阴道分娩中应用水囊引产术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取2017年1月至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90例引产孕妇,随机将所选孕妇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45例孕妇中,年龄最大为33岁,最小为22岁,年龄均值为(26.3±7.2)岁,孕周均值为(39.6±2.1)周;研究组45例孕妇中,年龄最大为34岁,最小为23岁,年龄均值为(26.4±7.3)岁,孕周均值为(39.6±2.1)周;两组孕妇基线资料无统计学差异,可以进行比较。

1.2方法

研究组实施水囊引产术,选用一次性水囊宫颈扩张器为球囊,放置之前检查孕妇白带情况,并进行Bishop评分,常规清洁和消毒处理外阴、阴道、宫颈等部位,如果产妇存在炎症症状,则在放置前1天对孕妇予以药物治疗,并擦洗阴道,术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必要情况下可进行药敏试验和分泌物培养。将球囊取出,将生理盐水注入其中,检查球囊及单向阀漏水、漏气现象,对密封性进行确定,拧下单向阀,将其中空气和生理盐水抽空,通过卵圆钳将导管夹闭,注入气体,拧好单向阀,插管备用,插管过程中应注意动作轻柔、细致,防止阴道壁、球囊发生碰撞,应使导管突起部位与宫颈外口处于平行状态,确保宫颈内口上方球囊膨胀,对导管进行适度牵拉,确保球囊位于宫颈内口,同时处于低位,在大腿内侧用胶带固定导管,必要情况下可行B超检查,对球囊位置进行确定,放置30分钟后,孕妇可自由活动,并嘱孕妇多走动,在这一阶段中对胎心进行监测,并对产妇胎动、宫缩情况进行观察。对照组孕妇通过静滴缩宫素的方式进行引产,初始剂量为2.5U,静滴速度为8滴/min,并依据宫缩情况调整滴速,一般为每20分钟调节1次,直至产生有效宫缩,最大滴速控制在13.2mU/min,若滴速达到最大值,但孕妇仍出现宫缩,则应提高缩宫素浓度,如果持续滴注6小时仍未出现宫缩,则应暂停滴注,12小时之后评估宫颈情况,第2天继续给予缩宫素引产,若持续滴注3天无明显进展,则可通过其他引产方式进行引产。

1.3临床观察指标

对两组引产效果进行评估:水囊放置后24小时或滴注缩宫素24小时内孕妇发动临产,有规则宫缩出现,且宫口扩张在2cm以上为成功;水囊放置后24小时或滴注缩宫素24小时内孕妇宫口出现1-2cm扩张为有效;水囊放置后24小时或滴注缩宫素24小时内孕妇并未发动临产为无效。观察和记录两组阴道分娩率、有效临产发动时间、分娩结束时间、总产程。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引产效果比较

研究组引产成功率为91.11%,对照组引产成功率为75.56%,研究组引产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讨论

据临床研究指出,孕晚期引产使用水囊效果良好,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对于引产孕妇来说,水囊放置后基本不会产生严重不适感,孕妇活动不会受到限制[2]。水囊对引产有促进作用,其主要原理是利用水囊扩张宫颈,水囊置入位置将会表现出胎膜剥离现象,局部有前列腺素出现,并且宫颈经水囊压迫会出现反射性,使垂体后催产素释放增加,促进子宫收缩,使宫颈软化,并扩张宫颈[3]。水囊可以使整个产程中子宫收缩次数减少,对胎盘负荷有缓解作用,对胎盘功能较差的孕妇而言,水囊可以确保其在胎盘功能代偿失调之前结束分娩,防止胎儿宫内窘迫现象出现[4]。但在水囊放置上应注意确保孕妇无脐带先露、胎头高浮情况,且无显著头盆不称现象。同时,在放置好水囊之后可能上推胎头,使胎位发生异常,因此在水囊放置期间应强化观察,对异常情况进行及时处理[5]。取出水囊之后应嘱孕妇及时排空膀胱,并做好胎心监测,在宫缩间歇给予人工破膜,使羊水缓慢流出,避免脐带脱垂现象出现,防止因宫腔压力突然降低而导致胎盘早剥现象[6]。

本次研究中,研究组引产成功率高于对照组,说明水囊引产效果更佳,可以有效避免引产失败现象。同时,研究组阴道分娩率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水囊引产可以使剖宫产率降低,对分娩结局有改善作用。另外,研究组有效临产发动时间、分娩结束时间、总产程均少于对照组,提示水囊引产可促进分娩,尽快完成分娩,使孕妇分娩疼痛减轻,确保孕妇安全。

结语:

水囊引产术在孕妇引产中的应用可以使引产效果提升,同时可以使阴道分娩率提高,缩短产程,安全性比较高,临床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董妮娜.低位水囊引产在孕晚期引产中的临床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7,01(33):25-26.

[2]宋玲,汪四仲,张坤华.低位双腔水囊引产在晚期妊娠的临床分析和总结[J].特别健康,2017,02(19):232.

[3]王锦丽.孕足月低位水囊引产联合静脉滴注缩宫素的临床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34):93-94.

[4]陈雪梅,林婷,陈娇柳.探讨改良式水囊引产用于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的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20):284-285.

[5]张金荣,赵远.不同容量小水囊引产对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的临床观察[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01(08):177-177.

[6]彭凯欣,赵菲.低位水囊用于延期妊娠计划分娩的临床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6,22(23):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