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急需摆正中小学英语教学的位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3-13
/ 2

当前急需摆正中小学英语教学的位置

郭廷彦

郭廷彦(永胜县期纳中学云南永胜674203)

1.外语有用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世界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学习,掌握一定的外语知识是有利于对外经济技术与文化的交流的。掌握一定的外语知识有利于与世界各国的交流,有利于个人的发展。但不是人人必学,个个必用的。应根据不同人群的发展需求,来制定外语教学的的规划。

2.外语有用,但不是人人必用

外语有用,但不是人人必用。这点我想应该成为我国教育决策部门的一种重要的认识。正如北京新东方学校校长俞敏洪先生所说:“我国为什么要把英语考试放在这么重要的地位上?比如中,高考全都是150分,跟咱们的语文,数学是同等分数,我们也没用发现任何一个国家,把一门外语放在孩子前途这么重要的水平上。我们可以相信,不放在这么重要的水平上,中国走向全球化,国际化的进程不会受到什么影响”。俞敏洪先生的这番话真是切中,当前外语教学的要害了。难道让所有的中国学生都去学英语就能让中国走向国际化的进程加快了吗?为什么不从努力打造中国的国际影响力,让外国人来热心学汉语来从另一个角度l来使中国走向国际化呢?

让我们来看看目前中小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吧,现在让小学生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就学英语,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才开始学着用汉语作文啊,就盲目的让他们学英语,汉语的字词都还没有掌握多少,就让他们学英语,这样做除少数素质好,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外,大部分学生两种语言的学习都会受到影响的,这种势头继续发展下去,就会出现学生从小学到大学读了十几年的书连中国老百姓家喻户晓的古诗词都说不上来的现象了。正如新闻媒体报道的大学生辩论赛上,评委们提问,有的学生连李白的《静夜思》都答不上了的怪现象,这能全怪学生吗?不能,他们是在自己的母语都还没有学好的情况下,就被捆绑着去学另一种语言了,他们怎能不会在自己的母语面前显出物质呢。大家试想如果小学不学英语,是不是可以节约一部分教学资源,腾出一部分老师来上其他的文化课,这样可以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另一方面更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因为目前小学生的学习负担确实很重,如果取消小学生学英语,小学生会有一些轻松玩乐的时间。不至于像目前的小学生一样,放学回家,做完语文,做数学,做了数学还有英语,更有甚者,一些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小学生只要稍微有一点时间,还要请家教专门教孩子英语。孩子一望见英语就头疼,家长也无奈。但也不得已而为之,因为这样做家长要增加一笔而外得经济负担,另一方面他们也不想孩子在学习上学的太累了,但不这样行吗?英语落下来,孩子或要么就考不上学,要么孩子就考不上更好的学校。而更为严重的影响是一部分孩子本来学习其他学科就吃力,再加上学英语学习占用了他们大量的时间,对他们来说就更是难上加难了,他们就可能对学习失去兴趣,甚至讨厌学习,因讨厌学习而讨厌老师,对老师的教育产生对立情绪,而老师迫于各种考试考评,不得不强硬要求学生学习,这样师生之间的对立情绪会更大,这就是近年来调皮学生也来也多,师生冲突时有发生的原因之一。

小学是这样,再看看初中,高中又怎样呢?初中,高中请况更糟,由于中考,高考中英语分数所占的比例较大,各地更是在英语教学上舍得化大力气,唯恐英语分数上不去影响学生的考试成绩,初中,高中,学生花在英语上的时间几乎占了学校学生整个课余时间的一半还多,在这种情况下,除一部分素质好,学习好的学生外,大部分学生的整体的文化课学习能好吗?占据了其他文化课的学习时间来学英语,不但英语也学不好,其他文化课也受影响,而初中学英语,高中学英语,大学学英语,而到最终大部分学生走向社会,却很少有人用的着英语,甚至基本不用英语,这样值吗?这不是中国教育的一种畸形吗?这不是对中国学生时间精力的一种浪费吗?如果让这很大一部分学生把用在学习英语而又用不着的这部分时间用在其他的文化课上。我想我们每一个学生的母语水平会在现有的基础上有更大的提高,他们学习其他文化课的水平也会有很大的提高,如果让这大部分学生从十几年学了却不用的英语学习中挣脱出来,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去学习其他文化课知识,也许他们初中,高中的文化知识功底会打得更牢,大学所学的专业知识会更过硬,更有利于他们自身的发展,更有利于他们专业能力的提升。何必为了那所谓的走向国际化去做无用功呢?去白白浪费这部分学生生的时间和精力呢?何必浪费国家的这部分人力和财力呢?

让我们看看欧美国家是如何对待汉语教学的。现在随着中国的综合国力的提升,国际影响力的增大,世界很多国家都想了解中国,在国外掀起一股学习汉语的热潮。但他们也不是一哄而上,也只是有的国家在部分中小学开设汉语课,开设汉语课的目的也不是要求所有学生都要考多少分,达到什么水平,他们只希望学生接触汉语,了解一些汉语的知识,这和我国强行要求学生学英语并要考多少分,要达到什么水平是完全不一样的。我想国外的这一做法是很值得我国教育决策部门学习,借鉴,深思的。难道国外的这些做法不足以引发中国教育决策部门对现行教育政策,不足以引发他们把学生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捆绑去学习英语而很大一部分人走向社会基本不用英语的做法的思考吗?

3.外语教学的对策

根据目前我国中小学教学教学英语教学所占的教学时间比例比较大的现实,和一部分学生既怕英语而英语学了在他们走向社会后基本不用的情况。我建议在小学取消英语教学,让小学生多一点自由玩乐的时光。到初中简单学一点,大力减少学习英语的课时比例,大量减少英语在中考中所占的分数比例,只在高中录取时作为参考,到高中时,一些重点高中适当增加英语的课时比例,因为这部分学生高中毕业后一部分将进入重点大学学习,重点大学毕业后这部分学生用着英语的时间会多一点。而一般性高中,在高二后,有读外语系倾向的学生可适当增加他们学习英语的时间。而高考中英语所占的分数比例也大幅度减少,一定不能和语文,数学的分数并驾齐驱了,我们没有必要让培养出的学生全部都会外语,因为个个会外语没用。如果能这样照顾到不同层次和具有不同特长的学生的实际,这样才能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才能更有利于教育教学的发展,恐怕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

根据学生的学习的不同层次,各自的特长,采取外语教学的不同的要求方式,才能更有利于人才的培养与发展,更有利于培养人格健全的学生,也才能真正把外语教学落到实处。中国教育的才会发展的更好,中国的科技进步的步伐才会更快,这样的教育才会是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这样的教育才会更有利于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