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患者的护理体会张艳辉1张艳丽2刘玉敏1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心律失常患者的护理体会张艳辉1张艳丽2刘玉敏1

张艳辉1张艳丽2刘玉敏1

张艳辉1张艳丽2刘玉敏1

(1黑龙江省大庆油田总医院采血室163000;2黑龙江省大庆市第二医院163000)

【摘要】目的浅谈心律失常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对我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36例心律失常患者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经过我院对患者的精心护理,有34例患者已经完全康复出院,2例患者病情出现好转。结论正确的护理方法对患者早日康复出院起关键作用。

【关键词】心律失常患者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2-0297-01

心律失常是指心脏冲动的频率、节律、起源部位、传导速度与激动次序的异常。分为冲动形成异常和冲动传导异常两类。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患者资料,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院收治心律失常患者36例,其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6例。

1.2结果:36例心律失常患者经过护理后康复率高,34例患者已经痊愈满意出院,2例患者病情正在好转中。

2护理措施

2.1一般护理

2.1.1休息与活动:对于偶发、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心律失常患者应注意劳逸结合,不需卧床休息,而对有胸闷、心悸和头晕等症状者,应取高枕卧位、半卧位或其他舒适体位,避免左侧卧位;严重心律失常的患者应卧床休息,以减少心肌耗氧量和对交感神经的刺激,并加强生活护理。

2.1.2饮食护理:应给予易消化、清淡、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少量多餐,戒除姻酒,避免浓茶、咖啡及刺激性食物,以免诱发心律失常[1]。

2.1.3保持大便通畅:勿用力排便,尤其是心动过缓者避免屏气用力,以免兴奋迷走神经加重心动过缓。

2.2病情观察观察生命体征、意识状态有无改变。一旦出现意识丧失、抽搐、大动脉搏动消失、呼吸停止,立即配合医生进行抢救。有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出现严重心律失常时必须进行心电监护,严密监测心率、心律的变化,观察心律失常的类型、持续时间、治疗效果等。发现频发、多源、成对室性期前收缩及RonT现象、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第二度Ⅱ型及第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等有潜在猝死危险的心律失常时,应及时告知医生,配合治疗。

2.3用药护理严格遵医嘱用药,用药过程中应密切观察心率、血压、脉搏、呼吸、意识变化,判断疗效和有无不良反应。常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不良反应如下。

2.3.1奎尼丁:可有腹泻、恶心、呕吐、头晕、耳鸣,视觉障碍、发热、皮疹等。心脏反应有窦性停搏、房室传导阻滞、Q-T间期延长与尖端扭转型室速、晕厥等。

2.3.2普罗帕酮:可引起眩晕、味觉障碍、视力模糊、胃肠道不适等,可能加重支气管痉挛。心脏反应可有窦房结抑制、房室传导阻滞、加重心力衰竭等。

2.3.3利多卡因:可引起中枢抑制、出现晕眩、感觉异常、意识障碍。心脏反应少,可引起窦房结抑制。

2.3.4腺苷:可引起潮红、呼吸困难、胸部压迫感,通常持续短于1分钟。

2.3.5维拉帕米:偶有肝毒性,可增加地高辛血浓度,对应用β受体阻滞剂或伴有血流动力学障碍者易引起低血压,心脏反应有心动过缓、房室阻滞、心搏停顿。

2.3.6普萘洛尔:可加重哮喘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情,对糖尿病患者可能引起低血糖、乏力。心脏反应可有低血压、心动过缓、心力衰竭等。

2.3.7胺碘酮:最严重的心外毒性反应为肺纤维化,转氨酶升高,偶致肝硬化。还可发生光过敏、角膜色素沉着、胃肠道反应、甲状腺功能亢进。心脏反应有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

2.4健康指导

2.4.1疾病知识指导向患者及亲属讲解心律失常的常见病因、诱因及防治知识。嘱患者合理安排休息与活动,注意劳逸结合,避免劳累,生活规律,预防感冒,保证充足的睡眠,以防止心律失常的发生。

2.4.2饮食指导指导患者摄入易消化、清淡、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少食多餐,避免饱餐和刺激性食物如咖啡、浓茶等的摄入,戒烟酒,以减轻心脏负担。

2.4.3心理疏导告诉患者尽管心律失常是一种病态,但是可治愈的。除了严重者外,避免不良刺激,保持乐观、稳定的情绪,积极配合治疗,能同健康人一样地生活、学习和工作。

2.4.4用药指导告知患者应遵医嘱用药,不可随意增减药量、停药或擅用其他药物。教会患者观察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现异常及时就诊。

2.2.5自我监测教会患者及亲属监测脉搏的方法,对有发生严重心律失常危险者,应教会其亲属心肺复苏术以备紧急需要时应用。

3讨论

心律失常疾病病因:生理性:可由运动、饮茶、咖啡、酒、吸烟及情绪激动等引起;病理性:可见于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血管疾病、心肌炎、心肌病等器质性心脏病,发热、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贫血、休克、颅内高压、阻塞性黄疸、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等全身性疾病;药物:应用肾上腺素、阿托品、胺碘酮、β受体阻滞剂、洋地黄、钙通道阻滞剂等药物均可引起。发病机制:冲动形成异常:当自主神经系统兴奋性改变或心脏传导系统病变时可导致原有正常自律性的心肌细胞不适当地发放冲动,原来无自律性的心肌细胞(如心房、心室肌细胞)在病理状况下出现异常自律性,心房、心室和希氏束一浦肯野组织在动作电位后产生后除极,若后除极的振幅增高并达阈值,便可引起反复激动,以上情况均可导致心律失常;冲动传导异常:折返是所有快速心律失常最常见的发病机制。产生折返需要以下基本条件:心脏两个或多个部位的传导性与不应期各不相同,相互连接形成一个闭合环。原先阻滞的通道恢复激动,从而完成一次折返激动。神动在环内反复循环,产生持续而快速的心律失常[2]。

参考文献

[1]王风萍.57例心律失常患者的护理探讨[J].中外医学研究.2013年04期

[2]王高生.潮州医院专家门诊内科副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广东省急诊学会会员、广东省医学专家库专家.谈谈“心律失常”[N].潮州日报.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