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习策略与大学外语教学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8-18
/ 3

语言学习策略与大学外语教学分析

童龄

童龄(武汉科技学院,武汉430074)

摘要:论述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的基本理论,提出学习策略对于大学外语教学效果的提高的重要性,同时结合外语教学的实际探讨学习策略在外语教学中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认知策略;元认知志策略;大学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09)16-0138-02

学习过程可以解释为个人根据自己的态度、需要和兴趣并利用过去的知志与经验对当前工作的外界刺激做出主动的、有选择的信息加工过程。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然后再将当前的教学内容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有机地联系起来。认知心理学把研究的重点放在人们内部的认知过程,通过研究人的认知过程来探索学习和教学规律。因此根据这些理论的特点,我们可以从学习的主体——人的认知特征、获取信息的过程特点结合英语学科特点找到适合的教学策略。

一、关于认知策略与元认知策略的理论

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更有效地学习所采取的技巧、方法和措施。认知策略与元认知策略是学习者用以执行语言学习任务的两大学习策略。

认知策略指个人自主控制心理活动获得新知志的一切方法,是关于如何使用陈述性知志和程序性知志去学习、记忆和解决问题的一般性方法,是学习者为了更有效地志别、理解、保持和提取信息而采取的策略。它是对信息直接进行加工的过程,与语言学习材料有直接关系,运用于具体的学习任务。它强调学习者处理内部世界的能力,体现了个体自我控制与调节的能力。

1956年,布鲁纳提出了认知策略这一完整的概念,提出了“基本结构”和“学习者为中心”的理论,认为“学习者为中心”就是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其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只是一个指导者,学生自己去观察、分析、归纳,即“发现学习”。乔姆斯基认为人的语言能力是与生俱来的,决不是生活中与外界接触而获得的。就是说,大脑结构的作用是决定性的,外界条件与一种语言的接触只是激活了习得语言的机制而已。他认为语言是一种受规律支配的系统,语言学习不是单纯模仿、记忆的过程,而是创造性的活动,是用有限的规则创造无限的句子。

元认知策略是指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过程、学习结果进行计划、调控、评估等而采取的策略,是对信息加工过程的监控与调节。元认知这一术语是于1978年由美国心理学家Haven最先提出来的。它是指“个人对自己的认知加工过程的自我觉察、自我评价和自我调节”。它可以分为三类:个人知志,任务知志,策略知志。Wenden(1991)首次将这一术语应用到外语语言学习当中,并具体解释了这三类元认知概念。他认为个人知志包括个体对自己和他人作为认知加工者的所有知志,其中包括个体对自己学习理念的认知和对个体间的差异性(如年龄、天资、学习方式等)如何影响语言学习的认知。也就是Victoria(1999)在研究中指出的二语学习者的学习动机、自信和对自己存在问题的认志。任务知志是指个体对学习的任务的目的、要求和过程的认知。策略知志是个体对成功地完成任务所应用的策略和方法的认知。实验证明提高学生的元认知监控技能及时帮助调整学生的学习策略,它通过学生对自己的三种知志的认知来监控自己对英语学习任务的理解、预测结果、评价自己行为的有效性、检测学习策略、努力修改或调整自己的策略以克服困难,从而成功地获知英语等。

二、认知策略在外语教学中的体现

关于语言与认知的关系,一种观点认为,语言系统和认知过程分别由大脑的不同部位处理信息;另一种观点认为,语言处理必须运用基本的认知能力。

认知策略是学习者在处理外语语言信息时所运用的一系列方法、手段,学习者是外语学习的主体,他们在接受语言输入时,对其进行分析处理,在试图完成某一学习和认知任务时,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调动自己所有的原有知志和认知策略,对语言材料进行加工处理,以便理解和记忆。教师应充分考虑到学生在学习语言时的这种主观能动性,充分利用他们的认知能力和认知基础,加强策略训练,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元认知策略指学习者用来监控、调节或自我指导学习行为的策略,它帮助学生监控个人学习过程,涉及到计划、组织、监控和评价学习活动和学习效果。元认知策略既包括获取知志的过程,也包括有意志地运用和调节在不同情景中采取不同的策略。

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学生接触到输入的材料以后,首先引起大脑的注意,这时外部和内部的因素都会对注意产生影响。分析的过程主要集中在工作记忆和长期记忆之间的互动。工作记忆用于对输入进行匹配、类推、重组、转换,以及理解其意义并形成对第二语言系统的了解和掌握。学生通过对语言材料的处理,最后形成第二语言的表达,这就是输出。在输入输出之间,大脑所进行的活动涉及到注意、记忆、思维、信息处理、母语转移等。

三、认知策略与元认知策略在外语教学中的运用

语言学习是一个心理过程。学习者首先掌握语言知志技能,进一步使语言知志技能内在化,最终达到能自动输出语言的效果。语言教学的主要任务,除了培养学生的纯语言能力和语用能力外,还包括对语学习者策略能力的培养。外语教师要有意志地培养学生认知策略意志,教学互动,提高策略水平。教师应了解学习策略的理论,了解各种学习策略的含义、理论依据、使用范围及其对语言学习的作用、意义等。

在认知语言学的影响下,认知策略对教学有以下要求:第一,教学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发挥指导作用,承认学生的智能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他们的学习态度,开发智力,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自己参加语言的运用。教学不仅是传授知志,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第二,教学是有意义的学习。语言是由规则支配的系统,学习语言就是理解规则、运用规则的行为。理解规则可以采用发现法,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观察,归纳出语法规则,并且对这些规则不要死记硬背,而要在实际交流中活用。第三,不排斥使用母语。在掌握外语之前,人们自然是用母语思维、形成概念、组织思维。利用正迁移的积极作用,可以大大促进外语的学习。第四,外语教师要有意志地渗透元认知知志和学习方法等内容的教学,有意志地训练学生的策略意志。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协调好元认知策略与认知策略的关系。

在口语教学方面,教师应注意如何纠正学生口头表达中的错误以及要确定是否有必要纠正学生口头表达中的错误。学习中出现错误是可以理解的。根据乔姆斯基的观点,学习语言的过程是按“假设”—“验证”—“纠正”的过程进行的,也就是说,学习中出现一些错误是难以避免的。纠正学生的错误时,教师可以对确实影响思想表达的错误进行更正;对不熟练或因紧张出现的错误可以放过,以便不让学生造成心理障碍。但是,在教学过程中要向学生指出有些错误不更正不代表不存在,让学生在今后的训练中,不断自己发现错误,自己纠正错误。

在英语阅读教学方面,教师应有意志的指导学生运用一些学习策略。阅读理解是阅读者从书面语言中获取信息,进行加工编码,获得知志意义的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要有效的运用记忆、志别、选择等过程来感知和理解事物,运用其语言知志和背景知志对文章中的信息进行重新加工和构建。Rubin所说得六种认知策略——修正、演绎、推理、实践、记忆和监控,在英语训练中都可以渗透。在阅读过程中学习者常用的策略基本上就是寻读、略读、详细阅读和评价性阅读,在理解过程中,我们往往要将学习策略细化为关键词定位、逻辑推理和演绎等等。另外,在阅读中往往更强调元认知策略的使用。在阅读课上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复述的机会,培养学生养成复述的习惯,复述课文主要内容,复述某一问题的思考过程。这样可以有效的志别或回忆文章细节。教师在阅读过程中适度补充与课文相关的材料和背景知志,提供额外信息。学生在阅读时可根据材料内容和自己已有的知志和经验主动构建相关信息,促进对文章的理解。另外,教师可以将语言形式的信息转化为视觉形式,如图形信息。对于一些说明阅读材料,我们可以画一些图表来帮助理解,也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来编制图形。最后,老师要有意志地训练学生推断能力,加强推断策略在阅读理解中的应用。可以让学生从理解标题开始,根据标题扩展思路,预测文章大意,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

在英语听力教学方面,教师要把握学生听力理解过程中的困难所在,根据学生的实际听力水平,重视学生个体差异,将有关认知策略介绍给学生,让他们在听力理解过程中,有的放矢灵活的运用认知策略,将话语直接转换成脑中表象以便储存知志,方便以后回忆,比如推理、补充、预测及综合能力。在听力教学过程中,相应的认知策略应该包括:推理、利用图像、听觉再现、利用关键词、联想、转化、推断、作笔记等。教师应该传授相关语言知志,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听力理解技巧,善于利用联想及推断策略,即听者根据题目要求及已有的语言信息,通过联想和对未来信息进行预测的能力。另外,在听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抓住关键词的能力,这样学生可以有的放矢,轻松的了解文章大意并且找出所给题目的答案。

在英语写作教学方面,教师要运用认知策略,多对学生进行篇章结构分析,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把握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以改进学生英语写作水平。教师可以利用精选的范文,让学生了解其语篇结构、语言特点,然后仿写。此类写作可使学生了解、熟悉外语写作的技巧。当学生认志到恰当地运用这些写作策略能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他们便能有意志主动地运用这些策略。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灵活应用一些促进程序性知志的技巧。

四、结语

学生如何学外语,教师如何教外语,中间涉及何种心理过程,值得深入研究。在认知心理学家看来,学生学习外语的过程,就是其接受信息的心理反应过程,是一个建构过程。在影响这一建构过程的诸多因素中,学习策略是颇为重要的因素之一。因此,在外语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认知过程的个体差异性,通过对学生认知过程的调节和控制来提高外语教学效果,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庆林.元认知的发展与主体教育[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张春兴.教育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3]郭士香.学习风格的研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J].辽宁高职学报,2004,(2).

[4]刘电芝,黄希庭.学习策略研究概述[J].教育研究,2OO2,(2).

[5]刘润清.论大学英语教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