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6-16
/ 2

浅议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李颖

苏州工业园区青剑湖学校李颖

摘要:在小学教育中,语文作为重要的基础学科,不但关系到小学阶段学生整体学习成绩的提升,对学生日后的学习也有着积极的影响。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必须给予语文教学足够的重视,充分考虑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结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特点,以新课标为导向,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倡导高效教学的理念,利用好课堂教学的每一分钟,保证在低投入的前提下,获得整体教学质量的快速提升。因此,我们应明确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概念,在小学教育阶段认真做好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提高整体教学有效性,满足实际教学需求。

关键词:小学教育;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合作精神,帮助学生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语文课程应为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发挥积极的作用。”由此可知语文不同于其他学科,它既有与其它学科一样的工具性作用,又有鲜明的思想性和人文性;它既是学生学好其它学科的基础,又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呢?

一、引导学习促进教学的有效性

1、创设学习情境。在学习一篇课文时,教师帮学生创设一种情境,这种情境的创设可以是教师激昂的语言,娓娓动听的小故事,一段美妙的乐曲;一段精彩的录象等,使学生一下进入情境,很快入境学习,这样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就调动了起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本堂课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堂课我们就已经上成功了一半。

2、归纳讨论要点。一篇课文的学习要有层次,培养学生思维的缜密性,课堂上我们要求学生主动学习,自己提出问题,教师的主导作用就是要把学生有代表性的问题提炼出来,供全班学生讨论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还是要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限于班级实际情况,学生就近组成合作学习小组可以有选择的讨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从而减少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盲目性,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效率,这样教师对学生学习起到了适当的调空作用。

3、适时把握学生思维发散点。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老师要适时把握学生思维发散点,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把课堂与课外、课本知识与其他渠道获得的信息结合起来,在大语文环境中学习,使学生拓宽眼界,开阔视野,活跃思维。

二、自主学习促进教学的有效性

1、寻找兴趣信息,引发主动参与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人力求认识和趋向某种事物的个性倾向性,也是推动人去积极思考和创造的内在动力。教学中使学生学习从枯燥乏味达到兴趣盎然,需要教师积极找寻课堂中的兴趣信息,而教师收集兴趣信息的过程,不仅是学生产生兴趣的前提基础。也是教师高超教学艺术的体现。教师可根据内容的特点,通过适当的手段使教学材料以诱导的方式呈现。如采用游戏、竞争形式,图片、实物直观教具演示、音乐、声响营造气氛等,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主动积极的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2、鼓励质疑问难,引导积极探求。“思维永远是由问题开始的。”学习也是这样,“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因此,引导学生质疑问验,是训练思维能力的基本方法,也是学生积极探索、寻求的途径。同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是学生欲求主动完成学习内容的体现,因为学生在学习中有疑,就说明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大脑在积极地思考。这种情况下,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诱发出他们存在的疑难问题,进而解决疑难,使学生取得进步。

3、贯穿情境活动,诱发自我完善。情境不仅指存在的现实,同时也包括暗含的境界。情境活动运用到教学中去,可以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通过情境的刺激,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主动探究学习内容,同时也使他们的心理机能得到全面和谐地发展,教师也能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曾提出“相机教学”的主张,就是指教师要抓住有利时机,运用情境,随时随地因事因人地对学生进行恰如其分的教育。可见,课堂中贯穿情境活动,是使学生主动探求,诱发其进行自我完善的重要途径之一。

三、活用创造性的设计,促进教学的有效性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指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有浓厚的兴趣,主动自觉地进行学习内容的探索。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课堂教学效率就高。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激发学生的兴趣就是点燃渴望知识火药的导火素,激发兴趣,这确实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秘方。

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的方法很多,教师能不能多一些创造性的设计呢?在教学《不用文字的书和信》时,我根据课文中“贝壳大小不一,颜色形状也有许多种”设计了一个活动:假如你就是原始人,部落中大小不一、颜色各异的贝壳分别代表着什么,并且搞了个探谜采访,最后作文。学生兴趣盎然,习作也蛮有创造性的。要让学生有创新,教师是不是也应该会创新呢?

教学中,事实上学生是存在差异的,不但是智力因素,也包括非智力因素。一次我们读了几条谚语,请大家回家再找几条读一读,然后交流,但过两天我发现一些同学没找,我想:批评他们倒不如搞个交流会。我们先请几位同学朗读自己找的谚语,再让大家带上书和笔找到和你要好的同学交流选两条记下来。这样,学生不仅在知识上有了互补,在情感上也有了沟通,岂不是一举两得!这样创造性的“合作学习”,没有了批评,没有了沮丧,节约了时间,自然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实际上,教学是一个活动变化的过程,师生在此过程中共同建构自己的世界。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以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兴趣爱好为出发点,而不是以教材、预定的教学设计为主。要注重教学的情意性,使课堂教学焕发出活力。因此,教师应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水平有基本认识,并以这种认识为基础,设计教学目标,挖掘课程中与学生身心水平相当或高一级的认识水平,促进学生认识水平成阶梯式发展。

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为了提高教学的质量,我们必须以教学理论作指导,经过自己的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熟练地运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孙亚玲,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2]毛国锋,邱乾主编.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实践探索[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7

[3]姚俊艳.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8

[4]陈小烨.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