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师体罚学生现象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4-14
/ 2

关于教师体罚学生现象的思考

余玲珍

玉溪市元江教师进修学校云南玉溪653300

【摘要】近年来,体罚一直是一个很敏感的话题。教师体罚学生无疑是一种不科学,不理智,不人道的行为,给学生带来了身心上的伤害,但是学生无视学校纪律,顽固任性,对教育毫无敬畏之心,这一现象也不容小觑。基于这样的问题,本文对体罚的现象、危害性及教师体罚学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结合自身教育实践提出几点实施有效教育的策略。

【关键词】体罚;惩罚;思考

一、常见体罚现象

体罚,是教师对学生肉体实施惩罚并使其受到伤害的行为,如殴打、罚站、下蹲、打撕嘴巴等行为。变相体罚,是指采取其它间接手段,对学生肉体和精神实施惩戒并使其受到伤害的行为,如劳动惩罚、抄过量作业、脸上写字、讽刺挖苦、谩骂、烈日下暴晒等行为。

二、体罚的危害性

概括来说,体罚的危害性有:(一)难以转变学生不良的态度。(二)难以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三)给学生带来不必要的焦虑。(四)导致师生关系紧张。

三、教师体罚学生的原因

(一)老师自身原因

体罚是一种不科学,不理智,不人道的行为,这种行为主要是由于老师自身的素质问题和教育失败造成。

首先,老师自身素质问题,一些老师自己知识水平有限,上课内容没有新意,语言表达能力差,缺乏艺术性,教育上缺化耐心,所以很容易和学生发生矛盾,并且事后处理问题能力差,只要学生有点儿错误就带到办公室,或者课堂上挖苦讥讽学生。其次是教育的失败。很多教育者没有看到学生的优点,总以为他们是不可教化,所以不思考用好的方法去引导学生,而是采用原始粗鲁的方法,找机会教训他。

(二)学生的原因

学生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独生子女教育失当和留守儿童、单亲家庭的孩子难以教育、管理两方面。

计划生育的开展,使我国人口增长得到有力的控制,然而独生子女的教育却成了问题。家长对子女溺爱、袒护,使这些“未来的花朵”,根本不懂什么是文明礼貌,更谈不上遵守学生行为规范,遵守学校纪律了。为了管好和教育好这部分学生,一些教师不得不“动武”。

另外,目前在一些单亲家庭里或一些留守儿童,由于疏于管教,使这些孩子交上一些不三不四的社会渣滓,思想品德受到严重的“污染”,学习就更不必说了。有的学生甚至不把老师放在眼里,老师的开导、批评、教育往往被视为软弱可欺。为了维护自己的威信,维护大多数学生的利益,忍无可忍的老师也会“杀鸡给猴看”。

(三)客观原因

首先是传统教育根深蒂固的影响。体罚是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实际上它是儒家过分追求社会秩序,过分强调“礼”的结果,儒家把尊卑秩序看成是自己的命根,它一方面在口头上教化你,另一方面,你如果不服教化,等待你的就是暴力打击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接受老师的体罚,这几乎是中国全体学生的必修课。

其次是应试教育的影响。虽然教育体制改革在我国已经开展多年,但目前的教师评价体制、学校评价体制、学生评价体制仍然过于强调以学生的考试成绩来衡量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效果。许多学校都在提高教学成绩上很下工夫,对教师的教学成绩的评价、奖励和惩罚作了很多具体的规定。为了“日子好过”的老师们不得不在学生的身上打主意、下工夫。所以没有背好书的学生每天必须背好书后方能回家吃饭,测验不及格要罚抄一千遍等。

四、实施有效教育

对教师而言,我们一定不能用体罚来伤害学生,同时也不能一味纵容学生,那么该怎样实施有效的教育呢?

(一)学会幽默

幽默是一种风格,同时也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机智。一次上课,一位从小就独自留守在家的女生一直盯着窗外看,一边看还一边指着窗外和周围的同学不停说话,多次提示,她却置若罔闻。当时,我最想做的事就是把她拎起来好好教训一顿,可再一想,长期的孤独已经让这个孩子变得任性而脆弱,粗暴的训斥不但不会有任何效果,可能还会造成她更大的反抗,于是我面带微笑,用幽默而又亲切的语气对她说:“原来窗外有一只小鸟在向你招手!”这句话让全班同学都笑了,这个女孩也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

(二)把握尺度,避免伤害学生自尊心

比如,学生早恋对每位老师来说都是很棘手的问题。如果发现学生早恋就严厉申讨,甚至在家长和其他同学面前历数其劣迹斑斑,势必会严重损伤孩子的自尊心。但如果老师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通过找学生个别谈话,慢慢疏导,比如告诉学生:独生子女都是很孤独的,他们的感情实际是像兄弟姐妹一样,所以要把彼此真的当作兄弟姐妹来关心。这样既让学生清醒地认清到自己的行为,又保护了学生自尊心。

(三)“替代法”惩罚

老师对待一些后进生不必用教鞭,更不能有“冷眼”和“讥笑”,而可以用春风化雨、催人奋进的“绿色惩罚”来代替。我们班上有几个学生他们既不学习也不遵守纪律,对这些孩子我首先很客观的看待他们:虽然有缺点,但他们仍然是好孩子,所以,教育他们时,我不会带着“有色眼镜”来对待他们。每当他们接二连三违反纪律时,我往往会在谈话之后让他们利用自习课抄几遍要求背诵的诗词,这样的惩罚既避免了伤害,又在惩罚中督促了孩子学习。

事实证明,每个学生都会犯错误,而老师们应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胸怀来教育他们,以一种有效的方式来管理他们,让孩子们在情理法的教育氛围中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李露萍.对教师体罚学生现象的思考[J].好家长,2016(34):158.

[2]叶林玉.试论教师体罚学生的危害分析[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4(1):136-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