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天然胶乳手套蛋白质过敏问题及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1

浅谈天然胶乳手套蛋白质过敏问题及对策

巫惠琼1陈利水2

广州双一乳胶制品有限公司510830

摘要:本文主要简述了天然胶乳手套蛋白质的种类,分析了过敏的种类、流行情况及与EP含量的关系,以及探讨降低天然胶乳手套中EP含量的方法。

关键词:天然胶乳;手套;蛋白质;过敏反应

天然胶乳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被广泛地用于各种胶乳制品的生产,尤其是医用胶乳制品。如橡胶医用手套、橡胶检查手套。这些产品对预防爱滋病等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在使用过程中,胶乳手套的撕裂强度等物理性能往往未能满足使用的要求。为解决这些问题,通常利用各种高分子材料的特性,采用复合材料并用的方式。

随着获得性免疫缺损综合症(AIDS)即艾滋病的出现和流行,对一次性使用的医用手套和检查手套的需求量已越来越大。同时,与使用医疗用手套(医用和检查手套)等胶乳制品有关的蛋白质过敏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

一、天然胶乳手套蛋白质的种类

天然胶乳除了橡胶烃和水外,还含有约5%的非橡胶物质,其中蛋白质占胶乳的1%~2%。这些蛋白质约有20%分布在橡胶粒子的表面,是胶粒保护层的重要物质,65%溶于乳清中,其余的则与胶乳底层部分相联。天然胶乳手套基本上采用离子沉积法的浸渍工艺进行生产,除所用的模具和成品厚度及后处理有所不同外,其过程基本上是一致的。以检查手套的生产为例,用联动生产线生产胶乳手套的工艺过程如下:模型准备→浸凝固剂→干燥→浸胶乳(预先制成预硫化胶乳)→沥滤→卷边→干燥→浸热水→浸隔离剂(可生物吸收的玉米淀粉悬浮液)→脱模硫化→离心甩水→干燥→检验→包装→入库。

Hasma的研究结果表明,天然胶乳手套所含的蛋白质主要为牢固地结合于橡胶粒子的蛋白质(其分子质量为2.31×10-20和3.96×10-20g)和乳清中的蛋白质(分子质量为2.31×10-20,3.96×10-20,4.79×10-20,5.94×10-20,7.43×10-20和16.50×10-20g)。即使在制造过程中经历不同的加工工艺,这些蛋白质仍会保留在手套中。Bahri等的研究表明,天然胶乳检查手套中可溶性蛋白质的分布是不均匀的,95%的蛋白质来自手套内表面,其原因是制造过程中蛋白质迁移至手套的内表面。而这些残留的水可抽提蛋白质(EP)正是引起胶乳过敏的过敏原。

二、过敏的种类、流行情况及与EP含量的关系

天然胶乳手套等胶乳制品中某些残留的EP引起的过敏属于第Ⅰ类过敏。据报道,在西方的高危人群中有较高的流行率,医疗卫生工作者、特应性人士和患有脊柱裂儿童中的流行率分别为2.8%~16.9%,>10%和32%~51%。

Yip等用39个不同牌号的医疗用手套(包括医用手套和检查手套)样品进行试验,采用马来西亚橡胶研究院改进的Lowry试验法,测得EP的质量分数为有些低于0.2×10-4,另一些高于10×10-4。他们对59名胶乳过敏人士进行过敏反应用皮肤穿刺试验,结果表明,阳性过敏反应与蛋白质含量较高有关,且EP含量非常低时,则显示为很弱或无过敏反应。当EP的质量分数≤4×10-4时,阴性反应的几率大于60%。因此,应尽可能降低EP的质量分数(如≤1×10-4)。

三、降低天然胶乳手套中EP含量的方法

(一)沥滤

(1)湿凝胶和干胶膜沥滤

湿凝胶沥滤是指在干燥前洗涤附着在模具上的湿凝胶,干胶膜沥滤是指在胶膜干燥和硫化后洗涤附着在模具上的胶膜。Ng等采用预硫化胶乳生产低EP和低过敏反应的天然胶乳手套。方法有适当的湿凝胶沥滤和干胶膜沥滤配合、湿凝胶沥滤和胶膜干燥后立即用水喷洒配合及再离心预硫化胶乳3种。在每一种方法中,必须进行一次干燥后的改性玉米淀粉悬浮液浸渍。

在50℃下,NR预硫化胶乳经2~5min的湿凝胶沥滤和约30s的干胶膜沥滤,可生产出低蛋白质含量和低过敏反应的手套。降低天然胶乳手套中EP的最有效方法是第3种方法与第1或2种方法联合使用。不同沥滤方法对天然胶乳手套中EP含量的影响见表1。

沥滤温度:1—70℃,2—55℃,3—35℃,4—25℃,5—70℃;1~4号样品采用超声波技术

(三)手套表面氯化处理

氯化是降低胶乳手套EP含量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在水溶液中,由浓盐酸与次氯酸钠反应释放出的氯气通过离子机理产生的碳离子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