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针疗法治疗面部痤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6-16
/ 2

火针疗法治疗面部痤疮

刘茜茜黄文晖王玮蓁阮仁杰王崇敏

刘茜茜黄文晖王玮蓁阮仁杰王崇敏

(温岭市中医院浙江温岭317500)

【摘要】目的:观察火针疗法治疗面部痤疮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温岭市中医院2014年9月~2015年5月收治的60例面部痤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征得患者知情同意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治疗,研究组采用火针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3.3%,与对照组80%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皮损积分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火针疗法治疗面部痤疮疗效确切,可以作为优选方案加以推广使用。

【关键词】火针疗法;面部痤疮;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皮损积分

【中图分类号】R2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8-0179-02

面部痤疮(Facialacne)是目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患者往往以青少年为主,与面部皮脂分泌过多、毛囊皮脂腺导管堵塞、细菌感染和炎症反应等因素具有密切关联性[1]。因不良生活习惯及饮食结构影响,面部痤疮发病几率呈现出显著上升态势,对患者身心造成了较为不利的负面影响。尽管目前治疗面部痤疮的方案多样,但是其各自疗效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性,因而如何选用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成为困扰临床的主要问题。鉴于上述内容,本次研究围绕火针疗法治疗面部痤疮效果展开深入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某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60例面部痤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3例、女27例;年龄18岁~28岁,平均年龄(23.5±1.5)岁;临床表现:炎性丘疹、脓疱、结节、囊肿。纳入标准:①经临床诊断确诊为面部痤疮者;②无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过敏史或禁忌者;③研究开展前1个月未接受过激素治疗者。排除标准:①妊娠期、哺乳期患者;②合并有器质性疾病者;③免疫系统缺陷或疾病者。在征得患者知情同意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3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以4周为一个疗程,持续治疗2个疗程。其中对照组采用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治疗,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珠海联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中山分公司,国药准字H20103740)局部外用,在使用温水彻底清洁患处并擦干后取适量本品轻轻涂抹在患处,2次/d,早晚两次使用。研究组采用火针疗法治疗,常规清洁面部并对盘龙火针消毒后垂直快速点刺皮损顶部部位,以盘龙火针针尖透过病变组织但尚未穿刺到正常组织为宜,将面部黑头粉刺、脓包、结节、分泌物、脓血彻底清除后外喷碘伏溶液进行消毒,以预防感染情形发生并叮嘱患者点刺部位24h内禁止沾水,1次/周。

1.3观察指标

此次研究中两组患者临床观察指标为治疗总有效率、皮损积分。其中皮损积分采用皮损面积严重度指数积分法(Skinlesionareaseverityindexscore)予以测定。

1.4疗效判定标准

依据两组患者皮损积分得分情况,本次研究中面部痤疮患者临床疗效判定标准如下:

显效:皮损积分减少≥85%;

有效:皮损积分减少50%~84%;

无效:皮损积分减少<50%;

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5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当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以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以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研究组经火针疗法治疗后,显效20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而同期对照组患者显效10例、有效14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0%,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646,P<0.05).

2.2两组患者皮损积分相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皮损积分分别为(4.85±0.25)分和(4.90±0.28)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15,P>0.05);经不同治疗方案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皮损积分(1.20±0.20)分,而同期对照组患者皮损积分(2.75±0.22)分,两组患者治疗后皮损积分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432,P<0.05)。

3.讨论

进入到青春期后,由于机体内激素分泌水平显著提升,促进皮脂腺快速发育并且产生大量皮脂,使得皮肤表面通路被堵塞而诱发面部痤疮[2]。而面部痤疮具有多种类型,严重者将会出现化脓现象,所以面部痤疮病症出现后应予以及时治疗,以阻断病情进一步发展。传统西药尽管短期效果确切,但是受多因素影响,面部痤疮复发几率相对较高,因而已经无法满足其临床治疗需求。而火针疗法是将针灼烧后快速刺入病变部位的一种治疗手段,通过直接杀灭痤疮杆菌等微生物、破坏增生的结缔组织实现治疗的目的,逐渐引起临床的广泛关注[3]。

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患者经火针疗法治疗后,总有效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并且皮损积分(1.20±0.20)分,同样优于对照组的(2.75±0.22)分。由此结果可知,火针疗法治疗面部挫伤取得了理想的治疗效果,患者症状得到了显著改善,相较于单纯西药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治疗而言效果更佳。所以,无论是对于患者还是临床治疗工作而言,火针疗法均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火针疗法治疗面部痤疮疗效确切,可以作为优选方案加以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田立红,陈自盈,张超等.火针疗法联合氦氖激光照射治疗面部寻常性痤疮220例总结[J].中医药导报,2014,10(01):72-73.

[2]姜敏,曾宪玉,王玮蓁.火针治疗中重度寻常型痤疮疗效观察[J].中国针灸,2014,11(07):663-666.

[3]李贤俏,杨金生.痤疮的病因病机和外治法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3,14(06):713-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