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用于静脉麻醉下结肠镜检查术肠道准备中的临床分析

/ 2

健康教育用于静脉麻醉下结肠镜检查术肠道准备中的临床分析

宋秋静郑苏云汤金莲王伶芬

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655000

【摘要】笔者通过临床实践详细分析影响患者肠道准备过程的因素。结合进行结肠镜检查的时间先后顺序分组,2014年1~7月体检患者58例为对照组,2014年8~12月体检患者62例为实验组。对照组患者肠道准备的健康教育按常规方法进行,进行实验组患者肠道准备的健康教育,即护士将肠道准备方法及注意事项进行宣教。结果2组患者肠道清洁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0.282,P>0.05);实验组健康教育后,患者依从性明显提高(u=15.655,P<0.01),护士被再次咨询的次数减少(t=3.0902,P<0.01)。患者对护士健康教育的满意度由对照组的90.5%提高至实验组的96.5%。结论实验组的健康教育模式,使患者得到了清晰、个性化的指导,患者肠道准备的依从性明显提高,患者对护士的服务满意度明显提高。

【关键词】健康教育;肠道准备;临床分析

【中图分类号】R472.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14-119-02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选择2014年1~12月在我院住院并进行静脉麻醉下结肠镜检查的患者120例,其中男性84例,女性36例,年龄31~77岁,平均(46±3.8)岁,所有患者均无沟通障碍;根据进行结肠镜检查的先后顺序,选取2014年1~7月的58例患者为对照组,其中男性36例,女性22例,年龄31~77岁,平均(45±3.5)岁;选取2014年8~12月的62例患者为实验组,其中男性38例,女性24例,年龄31~73岁,平均(46±3.2)岁。2组患者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对照组患者的健康教育按常规方法进行,即护士进行肠道准备方法的健康教育,进行内容的简单健康教育;实验组患者的健康教育突出体现在宣教不同内容,宣教方式多样化(通过微信公众号、自制视频滚动播放、健康教育卡片等),将肠道准备方法及注意事项依次进行宣教,进行肠道准备方法的健康教育,告知患者饮食要求、禁食时间、药物的使用。

方法;通过微信公众号、视频滚动播放、口头告知等方式,使患者了解药物的性质、作用原理及运动的重要性,从而使患者意识到饮水及运动的重要性;并且告知患者饮水的量、速度及时机,肠道准备的标准及肠道准备不标准时对检查的影响。观察指标:(1)肠道清洁效果,肠道清洁度的判断标准分优、良、可、差。①优:全肠道干净,无粪块及淡黄色液体;②良:全肠道干净,无粪块但有少量淡黄色液体;③可:部分肠道有少量粪块或浓黄色液体,但不影响观察;④差:全肠道或大部分肠道有粪块,影响观察[1]。(2)服药1h后患者的依从性,服药1h后巡视或访谈患者,以患者活动状态分为运动、坐沙发看电视、卧床睡觉3组。(3)患者对护士健康教育的评价,以患者是否满意分为满意和不满意2组。(4)护士被咨询的次数,肠道准备过程中,护士被咨询1次即记录1次,统计2组每例患者咨询护士的次数。

1.3统计学处理所有入选对象的数据输入Excel表并导入CHI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2组肠道清洁效果、服药1h后患者依从性的比较用等级资料秩和检验,患者对护士健康教育的评价用χ2检验,2组护士被咨询次数的比较用均数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肠道清洁效果比较2组患者肠道清洁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0.282,P>0.05)。均可保证检查的顺利进行。

2.2服药1h后两组患者依从性比较服药1h后,两组患者依从性比较,实验组患者依从性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15.655,P<0.01)。

2.3患者对护士健康教育评价的比较患者对护士健康教育的满意度:对照组91.5%,实验组97.5%,2组比较,实验组患者对护士健康教育的满意度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63,P<0.05)。

2.4护士被咨询次数的比较肠道准备过程中,实验组和对照组平均每例患者咨询护士的次数分别为(1±0.8)次和(4±1.2)次,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902,P<0.01)。

3讨论

由于结肠镜检查是诊断结肠疾病最有效的方法,并可对结肠疾病进行治疗,随着静脉麻醉下结肠镜的普及,进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越来越多,结肠镜检查的健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2]。静脉麻醉下结肠镜检查,准备时间较长,患者关注度较高,医务人员的工作量较大。医务人员需知道不同口服药物进行肠道清洁的准备方法,要避免损害患者,促进改善患者的用药效果[3]。理想的肠道准备应安全、迅速、清洁效果好、简便、经济、不良反应少及对肿瘤刺激小[4]。

实验组的健康教育方式:(1)健康教育内容包括结肠镜检查的目的、意义,检查的经过,清洁肠道的目的,影响肠道准备的因素,药物的性质、作用原理及使用方法,粪便的自我观察等。(2)向患者强调药物的作用原理,渗透性及容积性导泻药物,必须大量饮水才能达到泻下的目的,水分使肠内容物容积增大,刺激肠壁,增强肠蠕动,引起泻下[6]。(3)向患者强调饮水时机,因胃的蠕动是按一定节律和速率进行的,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将饮入的水立刻排入肠腔,因此短时间内大量饮水,大部分水仍滞留在胃内,导致胃部饱胀不适,诱发呕吐,使腹胀、呕吐发生率升高;若服用泻药后,饮水时间过长,使之没有足够的液体进入肠腔增加肠容积,不能有效刺激肠壁排便,则影响肠道准备效果,同时肠道准备时间长;静脉麻醉下胃肠镜检查,要求检查前2h禁水,很多患者服药、饮水后,因担心再次饮水会影响检查的顺利进行,从而导致在等待检查过程中,口渴难忍。实验组的健康教育特别提到这一点,建议患者肠道准备好后,大口饮200ml左右的水,这样既可冲洗肠壁的残余渣子又可缓解患者泻后脱水可能出现的口渴。(4)向患者强调运动的重要性,按摩腹部及运动均能促进肠蠕动,增加大肠推进性、节奏性收缩,减少肠道对水分的重吸收,使粪便易排出,从而缩短肠道准备时间,提高肠道清洁度[7]。(5)向患者说明准备清洁肠道的原因,充分的肠道准备是保证视野清晰及肠镜检查成功的关键,若准备不充分,肠腔内的粪便可遮盖黏膜病变,影响观察效果,且可掩盖观察窗和导光窗,阻塞吸引管道,甚至可视野不清,肠腔走向不明而导致肠穿孔、出血等严重并发症[6]。(6)做到个性化护理,事实上同一患者在肠道准备过程中不同的配合表现,所服泻药的剂量会不同,因此实验组健康教育在对患者时时指导的同时,充分体现了个性化服务。个体化健康教育在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中能起到协同作用;明显减少因为肠道清洁不好而需灌肠带来的护理工作量,同时提高肠道清洁质量[8]。患者对服药的速度、饮水的量及速度、水的温度、怎样运动等,都有很多疑问,患者既担心肠道准备不干净又不愿大量饮水;关于饮水,患者的问题较多,造成了患者的困惑及紧张。实验组健康教育将此类问题均进行了具体、明确的规定,饮水的杯子也进行了统一,使患者有很好的遵医行为。

患者在整个检查过程中会有低血糖及静脉麻醉下胃肠镜检查后的坠床、呕吐误吸、出血等的发生[9]。在保证肠道清洁效果的同时,本着人性化、精细化、安全化的原则,实验组对静脉麻醉下胃肠镜检查的传统健康教育进行了改革,受到患者及护士的极大好评。该健康教育方式的成功实施,显示了护理健康教育方式的重要性。新型护患关系为健康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传统的“主动-被动型”护患关系已不适应以患者为中心的现代护理观念模式,新型的“平等-合作型”“引导-合作型”或“相互参与型”的新型护患关系已逐步建立起来,深化“人性化”服务理念,推行优质舒适的护理服务,不断提高护理质量[10]。

参考文献:

[1]黄歆.不同饮食准备对肠道清洁度与患者舒适度的影响[J].上海护理,2011,11(2):40.

[2]宋燕,汪景丽.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的研究现状和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24):2249.

[3]GhoshG.Safeuseoforalbowel-cleansingpreparations[J].

NursStand,2013,27(22):35-38.

[4]钮丽美,薛春梅,段文慧,等.护理干预对提高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效果的观察[J].中国肛肠病杂志,2012,32(11):66.

[5]虞曙霞,徐圣智,尹德.不同健康教育方式对结肠镜检查患者肠道准备效果比较[J].山西医药杂志,2012,41(2):214.

[6]余雪红,降英,王家香.健康教育方式对结肠镜检患者肠道准备依从性影响的研究[J].西南军医,2010,12(1):45.

[7]卢东芳.护理干预对住院患者肠镜检查前肠道清洁的效果观察[J].临床医学工程,2009,16(5):74-75.

[8]肖燕,徐淑红,温剑英.个体化健康教育在结肠镜检查前PEG~ELS肠道准备的效果观察[J].全科护理,2010,8(5):1150.

[9]刘玉春,侯惠如.高龄患者静脉麻醉下胃肠镜检查术5942例安全护理[J].武警医学,2011,22(4):336.

[10]赵红,孙坤.不同护理健康教育方式对肠镜诊疗前肠道准备效果的影响[J].临床床护理杂志,2012,11(6):6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