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高线地形图有关的计算问题(一)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5-15
/ 1

等高线地形图有关的计算问题(一)

黄玉芬

黄玉芬

〔摘要〕通过近几年全国各地高考试题,探究等高线地形图的有关计算问题,以求避免这类错误在高考中的重复出现。

〔关键词〕等高线地形图计算问题从近几年全国各地高考试题中可以看出,等高线地形图的有关计算问题考察的较多,而这类问题又是学生容易出错的一个知识点。笔者就此问题作简单剖析,供大家参考:

1计算两地间的相对高度从等高线上读出任意两点的海拔高度,就可以计算这两点的相对高度。H相=H甲-H乙。例如(2011年全国卷)读图1,完成下面三题。

图示区域内最大高差可能为:A.50m;B.55m;C.60m;D.65m图中①②③④附近河水流速最快的是:A.①;B.②;C.③;D.④在图示区域内拟建一座小型水库,设计坝高约13m。若仅考虑地形因素,最适宜建坝处的坝顶长度约:A.15m;B.40m;C.90m;D.65m答案:CCB

解析:本组题考查等高线的判读,地形与河流等地理事物联系能力。第一题,图中最高处海拔在80~85米之间,最低处海拔在20~25之间,所以最大高差无限接近65米,但不能是65米。C正确。第二题,①②③④四处,③处等高线最密集,流速最快。C正确。第三题,仅从地形因素考虑大坝建在如下图示位置,设计坝高13米,大坝顶端最高与50米等高线持平,不能超过50米等高线,由图例可知坝顶长约为40米。

2估算某地形区的相对高度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若某地形区最下部等高线的注记高程为H低,最上部等高线的注记高程为H高,该图的等高距为d,则该地形区的相对高度为H高-H低<H相<H高-H低+2d,其最大的相对高度为大数减小数,再加上两倍的等高距,即H<H大-H小+2d。其最小的相对高度为大数减小数。例如:(2012年全国卷)图4示意某小区域地形,图中等高距为100米,瀑布的落差为72米,据此完成以下两题。

Q地的海拔可能为:A.90米;B.230米;

C.340米;D.420米

桥梁附近河岸与山峰的高差最接近:A.260米;B.310米;C.360米;D.410米

答案:DC

解析:可以说这是一组压轴题,做题关键一定要充分的审视材料和图例,看看哪句话给的有用,怎么用。还要具有地理的等值线的基础知识。第一题注意中间是条河,有支流和桥梁,我们知道支流多在上游出现,桥梁多在下游出现,就可以判定河流的流向,或者根据等高线也可判断,到下游河道几乎与等高线平行流动,说明河两侧登高线数值相同,依据等高距推知河应在200米~300米,Q应该在400米~500米,选D。第二题依据等高距推知河应在200米~300米,山峰高580米,相减得到280米~380米,答案应该在B.310米、C.360米之间选择。如果选B.310米,就说明580-310=270(米),说明桥梁附近应为270米,又因为桥梁比瀑布处低,270+瀑布的落差为72米=342(米),就超过了河应在200米~300米之间了,所以选C。再验证一下,580-360=220(米),220+72=292(米),符合河应在200米~300米之间了。

3估算陡崖的相对高度

一般情况下,等高线不能相交,因为同一点不会有两个海拔。但在悬崖峭壁,等高线可以重合。假设陡崖处重合的等高线有n条,等高距为d,则陡崖的相对高度H的取值范围是(n-1)d≤H<(n+1)d。例如:读江南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面两题。夏季在此地野外探险需搭帐篷宿营。图中A、B、C、D四地中最适宜宿营的是:A.A地;B.B地;C.C地;D.D地图中陡崖相对高度H的范围是:A.40m≤H<120m;B.80m≤H<160m;C.120m≤H<160m;D.160m≤H<240m

答案:CB

解析:第一题,此地位于江南,夏季易发洪水,A地离河太近较危险;B地处于谷口,是暂时性洪流必经之地,有危险;D地处于陡崖之下,可能有崩塌的危险;C地避开了山谷(洪水)、河边(洪水)和陡崖(崩塌),相对安全。第二题,此题主要考查考生对等高线图中陡崖相对高度的计算。陡崖相对高度的计算公式为(n-1)d≤H<(n+1)d(n为重合的等高线的条数,d为等高距)。图中重合的等高线条数为3条,等高距为40m,把它们代入公式即可得到答案。

等高线地形图的有关计算问题,是高考中学生最容易出错的一个知识点。通过探究可避免这类错误在高考中的重复出现,以利于提高学生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

作者单位:新疆哈密市高级中学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