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透室护理风险管理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1

血透室护理风险管理探讨

徐斌芳

徐斌芳

(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200137)

【摘要】通过对血透室护理风险因素进行识别,评估,归纳出血透室主要的护理风险有;管道滑脱或受压,超滤量不准确,药物使用及病人的管理不当等。措施有;规范管理,制定专科风险及防范措施。重视细节及特殊病人的管理,加强护理制度及人员的管理,不断识别风险是确保安全的前提,风险管理者的观念得到了提升。提高了护士的防范意识和主观能动性,规范了护理行为。

【关键词】血透室风险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2-0261-01

风险管理是对病人,工作人员,探视者可产生伤害的潜在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并采取正确行动的过程。护理风险是指在护理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件,始终贯穿在操作,处置和配合抢救的各个环节中,血透室作为一个特殊的治疗科室,分析其潜在的风险因素,提出防范措施,随着透析人群的不断增加相关操作风险因素也不断增多,加强患者安全透析的保证,对减少医疗纠纷提高医疗质量有重要意义。

一、血液透析存在的风险因素

1、护理人员方面

1.1知情告知不足;与患者沟通不到位,未明确告知透析风险,注意事项,并发症等。一旦出现诊疗意外,病人及家属误认为是操作过失。

1.2血源感染的潜在风险;护士是易受感染的高危人群,透析中动静脉内瘘的穿刺,注射药物,留取标本,处置针头,利器回收等操作,易发生针刺伤,其中血源性针刺伤是最常见而又是最危险的职业性暴露,一旦被患有乙肝丙肝的病人使用过穿刺针将手刺破,则感染血源性传染病的几率极高。

2.透析室管理方面

2.1管理缺失,质量控制不严,血液透析室专科性强,在质量控制时因其特殊性常被各个职能部门忽略。由于监督不力出现如下状况;未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与手消毒制度;未做到乙肝。丙肝病人专用血透机,未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等。

2.2缺乏应急培训与应急预案;对重症或高危病人的评估不充分,对可能发生的护理安全问题缺乏判断处理的能力,缺乏应急经验又没有应急预案,一旦突发心跳骤停等紧急情况,处理不好随时都有风险。停水,停电,透析机运行故障,水处理故障以及地震等自然灾害突发而至时,也容易导致应对不及时。

二、风险防范对策

1.对血透制度的管理是进行护理风险管理的前提;制定完善并落实规章制度是风险管理的前提,是防止差错事故,提高工作质量的保证。工作制度是管理的重要手段,既可提高工作效率和保证护理质量,也是保障护理人员的依据。要求护理人员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对血液透析室的核心制度如安全防护,职业暴露的处理,核心制度,感染控制等制度经常检查执行情况,定期总结,分析,学习,对待问题的态度应着眼于改进系统而不是惩罚个人,使之不断完善。

2.对血液透析人员的管理是进行护理风险管理的关键;血液透析室专科性很强,并发症发生急,要求发现,处理及时。而且病人是老病号,熟知操作流程,稍有不慎,就会引发医疗纠纷。因此,必须加强医护人员的风险意识,法律,法规意识及责任心。应对护理人员进行沟通技巧的培训,学会如何化解医疗纠纷,倡导慎独精神,严格执高质量的治疗效果,行操作流程。进行风险管理的教育,明确工作中的潜在风险,增强风险防范能力,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确保病人安全。

3.对血液透析环境及设备的管理是进行护理风险管理的保障;良好的透析环境能够保证高质量的治疗效果,因此必须做好透析环境的有效监测,每月做空气细菌培养,透析用水化学污染物,透析液细菌及内毒素检测,加强血液透析室的感染控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及标准预防,防止交叉感染。必须对机器,设备进行检查,维护。必须配备工程师负责透析机的定期检查,确保透析机的性能和医疗安全。

三、结论

护理风险管理明确了护士责任心和职责范围,使护理工作规范化,合理化,保障了病人的安全,降低了护理风险,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叶春.血液透析护理风险管理.2012,22

[2]傅静.病人安全现状与护理教育应对.2006,12

[3]张颖.血透室护士职业风险管理及防护.20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