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导向的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职业导向的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蔡佑凤

蔡佑凤

南开大学

摘要:在我国的社会发展中,心理学慢慢地渗透到我们日常的生活中。应用心理学专业作为心理学专业的一个分支,在高校的教育中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在日常的工作中,越来越多的单位要求新晋的职员要具备一定的心理学方面知识,因此,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需要以日后的职业为根据,这样才能有针对性的培养出具有专业能力的人才。在社会上一些单位,比如中小学校、一些事业单位以及一些心理机构,都是需要拥有专业的应用心理学知识的人才,特别是中小学教师,一定能要具有非常专业的教书育人能力,同时,还要兼具心理咨询师的能力,这样在学生出现问题时能够第一时间发现,同时也能进行一定心理上的疏导,将学生心中的负面情绪排解出来,使其能更好的生活和学习。

关键词:职业导向;应用心理学专业;教学体系

引言:在这个发展速度非常快的社会,随之而来的压力也是越来越大。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高校加大力度培养心理学专业的人才,保证满足社会的发展需要。在近几年的调查中发现,当前首要的问题就是培养出来的心理学方面的人才无法到达社会的需求,有一部分专家也对这样的情况表示不满,他们认为应用心理学专业学习的学生缺少一定的实战经验和技巧,在面对问题时也是不能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解决。截止到目前为止,我们国家毕业的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缺少处理问题的能力,不能将所学到的知识进行一个转化,这样问题的产生都是因为学校的教学方式不合理造成的。根据当前情况,高校在进行应用心理学教育时应该将教育的方式和内容进行一定的改进,要以职业为导向将知识传授给学生。

一、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所具备的职业能力

在国家对于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所具备的职业能力要求中,明确指出了应用心理学毕业的学生一定要掌握最基础的专业知识,要将所学习的内容全面的掌握,同时,要在定期的时间内考取一定的证书,保证自己能具备从事心理工作的能力[1]。在从事心理工作之后,要具备解决心理问题的能力,能对具有心理疾病的人进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将心中的负面情绪赶走,重新建设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帮助人们从阴霾的生活中走出来。还要随时关注最新的应用心理学方面知识,以便能用最新的知识解决心理上的问题。

(一)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所具备的基本素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相关文件中明确的指出,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所具备的基本素养,就是能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对有心理疾病的人进行治疗,并且帮助人们从困难中走出,重新获得阳光。在心理机构从事工作的学生应该具有洞悉病人心理的能力,针对病人的情况给予适当的治疗;在中小学校工作的学生,应该具备疏导学生心理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能够正确的面对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且定期的在学校内开展心理健康的教育,这样才能全面的了解学生的心理动向,也能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并进行解决。与此同时,还要组织一些课外活动课程和思想品德课程,帮助中小学生能更加愉快的成长。

(二)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要具备的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一些相关的文件中指出,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要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专业能力就是在高校学习中累计的,需要学生在学校学习的阶段全面的掌握应用心理学专业的知识,并且,要通过学校安排的考试。而实践能力就是学生在实践的课堂中经过锻炼而获得的。学校要定期的为学生安排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出教室,将所学的知识进行运用,这样就能帮助学生为毕业后找工作奠定基础。在进行实践教学时,学校应该和一些社会上的机构或者是学校进行长期的合作,这样能保障学生学习的动力。在进实践活动时,应该牢记四个关键点,分别是建立一个稳定的关系、对目标进行诊断、实施治疗方案同时对目标进行评估,掌握了这四个方法就能更好的实践能力展现出来。

二、应用心理学专业在进行实践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一)没有对培养目标进行准确的定位

近几年,我国的应用心理学专业发展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出现了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现象。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因为高校对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2]。在对学生教育的过程中,没有定向的对其进行培养,高校更多的是将学生培养成一个所谓的全能型人才,但是在实际的情况中,全能型的人才并不存在,绝大多数的学生都是空有一身的本领,却不能将现实问题解决。高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积极响应了国家的号召,要培养全方位发展的人才,在这样的环境下就忽略了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学生不能掌握专业的知识,也就不能解决专业的问题,也就导致了学生在毕业后很难找到一个合适的工作。

(二)专业实践还是采用传统的方法

在高校的应用心理学专业培养中,最为主要的任务就是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在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高校已经逐渐开始重视实践能力培养,这相对于以前来说还是有一个很大的进步。应用心理学专业其实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一门课程,想要将应用心理学专业知识学好,就需要通过一定的实践活动课将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但是通过调查发现,虽然绝大多数的高校已经开展了实践课程,但是在实际的应用中还是收效甚微。在进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过程中,还是过多的重视理论的教育,实践教育也是冰山一角。采用的教学方式也是利用幻灯片观看一些教学片段,就完成了实践教学的内容,没有根据专业的实际需求来进行相关的教育。

(三)社会实践停留在表面

社会实践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提前步入社会,感受一下正常工作的状态。但是在高校的社会实践中,没有贴近生活,更多的是流于表面形式,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没有将知识真正的发挥出来,社会的实践也是跟不上社会发展的脚步。通过研究发现,学生之所以参加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更多的就是为了毕业和获得相应的学分。在进行社会实践的过程中,还会有一些学生认为实践就是找一个单位盖上实习证明的公章就可以,这些错误思想是不可取的。但能够真正的进行社会实践的学生真的是少之又少。产生这样问题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高校没有将其重视起来,导致了学生的重视程度也不高。

三、以职业为导向的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立

(一)确定好职业导向的培养方案

在高校对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应该明确培养的目标是什么,这样才能根据学生来进行定向的培养,防止培养出来的人才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3]。比如说学校的培养目标就是要让学生毕业能够在社会上的心理机构进行就业,那么在培养的过程中就应该按照相关的要求,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上的讲授上就要更贴近实用性。同时,将岗位进行深入的分析,分成岗位责任、岗位的知识、岗位技能以及职业道德要求,根据这四个内容定向的对学生进行培养,让学生提前掌握相关的知识,提前打下坚实的基础。并且根据这样的现状,还要开设一些企业的课程,将应用心理学的知识进行整合,为以后的发展打下基础。

(二)建立一个多元化的实践体系

在应用心理学专业中,专业实践教学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对学生的知识整合能力以及综合应用能力进行培养,以便在日后的工作中能更好的为人们解决问题。对现有的实践教学进行优化,就是要将其中的内容进行丰富,这样才能将实践教学体系进行完善。在建立的过程中应该将主要的目光放在实践教学上,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高校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打破原有的教学模式,重新建立一个实践体系,更好的帮助学生完成实践方面的学习。在日常的学习中,应该组织一些心理方面的活动,将课程和实践进行一个紧密的连接,这样学生就能直接利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实践,更加促进知识的掌握。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高校在对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还是存在着一定问题,这样的问题直接导致学生在学校毕业之后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更不能利用所学的知识对出现心理问题的人们进行疏导,这样就失去了教育的意义。归根到底产生这样情况的原因就是因为学校在进行应用心理学教育的过程中出现了问题。在教学的过程中更得将注意力放在了理论教学上,没有将实践课的重视起来,这就导致了学生在学校获得的知识都是书本上的内容,同时缺少实践课锻炼,也不能将学到的知识进行运用,导致了在就业时出现了严重的问题。针对这样的情况,学校应该结合职业导向的适当地将教学方式和内容进行改善,这样能增加学生的综合能力,也能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全面型的心理学方面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恩界,廖位彬,覃莹莹.应用心理学专业双证书制实践教学计划优化探索[J].贺州学院学报,2017,3304:122-126.

[2]吴思为,刘世瑞,唐芳贵.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地方高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科教导刊(下旬),2018,04:62-63.

[3]李英霞,李玉侠.职业导向的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以衡水学院为例[J].衡水学院学报,2019,21(01):7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