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椎间孔镜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27
/ 2

经皮椎间孔镜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

王玲丽

嘉善县第一人民医院,314100

摘要: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方案。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期间的60例经皮椎间孔镜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干预方案的不同,将60例患者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取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2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术后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术后Fugl-Meyer评分、Barthe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围术期间接受全面、综合的护理干预,可减轻术后疼痛、改善患者的术后运动功能及生活活动能力,值得推广。

关键词:经皮椎间孔镜技术;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干预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目前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治疗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为确保治疗效果,关键在于围术期间实施合理的护理干预配合。为探讨经皮椎间孔镜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方案,现对60例患者进行分组实验。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期间的60例经皮椎间孔镜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经X线片、CT、MRI检查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符合手术指征,签署知情同意书,经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精神疾病、血液系统疾病、恶性肿瘤、临床资料不全者。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60例例患者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35~58岁,平均(47.65±5.58)岁。研究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34~57岁,平均(48.08±5.31)岁。2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包括向患者讲解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病机、症状表现、治疗方案、并发症、后遗症以及经皮椎间孔镜技术的优势,提高患者对疾病及治疗方法的认知,主动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工作;给予心理疏导,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烦躁、紧张等不良情绪,讲解成功治愈案例,提高患者的信心。

观察组采取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包括:①术前护理。a.心理护理。术前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准确评估,个性化地给予心理疏导,联合应用多种宣教方法,提高患者的认知,打消疑虑。如面对面讲解,以便于有针对性地为患者进行健康知识的宣传,嘱咐患者主动学习健康知识;分发健康知识手册,使患者能够随时随地学习健康知识。b.术前准备。对术区皮肤做好清洁、备皮、消毒,由于手术采取局麻,术前可少许流质饮食,以避免术中由于紧张而出现的低血糖、低血压、胃部不适。c.佩戴护腰训练。根据患者情况,合理选择护腰,指导训练方法。包括俯卧位训练,即使患者保持俯卧体位,开始可10分钟,逐渐增加到1~2小时,以增快椎间盘后间隙,便于手术操作;下床训练,即使患者采取平卧位,佩戴护腰后,变换为俯卧位,单脚着地后缓慢下移,使另一只脚着地,双上臂支撑上身直立,以减轻传统坐位下床时脊柱承受的压力。②术后护理。a.病情观察。连接心电图监测生命体征,重点检测血压、脉搏、呼吸、心率等,观察切口有无渗液、渗血,定期更换敷料,保持切口清洁干燥,及时给予止痛药物。b.体位护理。术后24小时卧硬板床,以压迫止血,预防椎间盘再次移位,每隔2个小时进行1次翻身,预防压疮,采取轴线翻身方式,预防脊柱扭曲。c.功能锻炼。充分镇痛前提下,术后2小时,可进行踝泵运动、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直腿抬高等活动,以避免肌肉萎缩、促进运动功能恢复。术后1天,可佩戴护腰下床活动,以预防神经根粘连。术后2天,可开展腰背肌训练,以不感觉疲劳为准,早期可采取五点式,循序渐进地过渡至三点式、飞燕式。短期内尽可能避免坐位、弯腰。

1.3观察指标

疼痛:采取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总分0~10分,分数越高,疼痛越剧烈;运动功能:采取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总分100分,分值越高,运动功能越好;生活活动能力:采取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总分100分,分值越高,生活活动能力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用x±s表示计量资料,采取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的术后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术后Fugl-Meyer评分、Barthe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腰椎退行性变化、外力作用所致腰椎间盘内外压力失衡而引起的腰椎纤维破裂、髓核突出,进而对腰椎内脊髓、神经根、血管、马尾神经造成压迫而导致的综合征。临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采取保守治疗方法、手术治疗方案。手术治疗的疗效更好,但创伤大,尤其是后路开放手术会对腰椎造成极大的破坏。近年来,脊柱外科技术迅速发展,经皮椎间孔镜治疗方法也在不断完善,其避免了传统开放手术的缺陷,还可以减少术中出血、加快术后恢复,因此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

腰椎间盘突出症采取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的过程中,应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以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减少术后并发症、确保手术治疗疗效。本研究发现,围术期间为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完善术前准备、佩戴护腰训练、病情观察、体位护理及功能锻炼等,有利于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改善患者的术后运动功能及生活活动能力。

综上所述,临床上,应在经皮椎间孔镜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围术期间实施综合、全面的护理干预,以确保手术治疗效果、促进术后恢复。

参考文献:

[1]周惠.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护理干预对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9,16(08):89-91.

[2]曹燕.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术后采用舒适护理的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8,9(14):182-184.

[3]陈素欣,刘志娇,徐青兰.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手术期的中医护理干预[J].现代医院,2018,18(05):772-7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