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标发展中航标管理模式演变之浅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8-18
/ 2

航标发展中航标管理模式演变之浅析

吴彬

交通运输部东海航海保障中心上海航标处上海200120

摘要:航标是船舶安全航行的重要参考信息,也是确保海上通航畅通和安全作业生产的重要保障。随着海上经济活动的深入开发建设,航标在现代海上经济发展链条中发挥的作用越加关键,也为国家海洋战略实施和国民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创新和发展是时代的主体,是推动航标管理向前迈进的动力。航标的不断发展需要航标管理模式地持续创新和跟进,提供高效优质的导助航效能,满足经济发展和航海用户的需求。

关键词:航标发展;航标管理模式;模式演变

从20世纪80年代起,航标发展经历过三次重大的变革,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目前航标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有了长足的进步,在保障海上通航安全,服务国民经济和促进地方经济建设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沿海设置的各类航标超过10000座,基本实现了沿海和近岸航标导助航信号的全面覆盖。

一、航标发展分析

航标是以促进船舶或交通的安全、有效航行为目的而设计的、在船舶之外运行的一种装置或系统。随着科技进步和发展,通信和信息技术在航标领域应用不断深入和拓展,航标的发展迈入了快速行进的轨道,航标的管理模式也在不断更迭与创新,促使航标发展健康有序向前,保障航标维护保养应急等情况的顺利实施,实现航标优质地服务和高效的效能。

1.视觉航标通常是指通过目视能看到的大型助航标志

信息技术发展和通信设备功能的增强促使视觉航标功能向集约型模式发展,其功能不再单一化,不仅仅提供准确高效的导助航信号,还可利用其能安装太阳能电池板、借助风力、海水电池等设备提供能源和定位精度高,便于抛设,投入成本低等优点,搭载多种仪器设备进行海洋环境监测、海流潮汐分析等活动,为未来海洋开发、渔业生产、港口建设等规划提供数据分析参考。针对重要水域、港口、航道的航标可安装遥测遥控装置实现航标的远程实时监控和自动化管理。

2.音响航标是通过产生的声音引导人们注意其方位的助航标志

国际航标协会建议O-114决定,当气象能见度是2nmile或更小时,海上构筑物上应安装音响信号。目前,随着信息和通讯技术的发达,加上音响信号受其自身特点的局限性,其应用程度和范围正在逐渐缩小。有一些小功率的音响信号仍然设在近海建筑物、桥梁或防波提上用于危险警告标示。根据1985年4月第十一届国际航标协会通过的决议,大功率音响雾号正逐渐被淘汰。

3.无线电航标通常被作为海上导航的新技术

包括点位系统、区域覆盖的陆基系统和全球覆盖的卫星系统,因为信号稳定,可以在近、中、远距离上较顺利地完成导助航任务,目前深受广大航海用户的青睐,其发展速度和应用范围正在不断地拓广。与视觉航标相比,无线电航标通常有更大的覆盖区,且如果足够数量的船舶载有相应的接收机或设备时,其航海导助航效能将更加显著。

二、航标管理工作的具体内容

航标管理工作的具体内容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方面:航标总体规划、航标放置海域规划、航标日常维护与保养等。为了能够提升航标管理的服务质量以及效率,须结合航标管理工作的具体内容,严格遵循具体的工作原则,以此为航标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具体工作原则有:(1)船舶行驶以及停泊便利原则;(2)确保船舶安全原则;(3)合理设置原则;(4)水运综合性发展原则等。在开展实际管理工作时,要针对防洪、港航、水运发展进行合理规划。并与地方建设规划进行结合,通过与相关单位的协调,使航标管理工作的实效性得到提升。同时,还需要将实际规划工作围绕港口、水运发展需求来进行。认真分析相关海域水下信息,通过规范化、科学化的航标设置规划,实现航标数量以及位置的合理布局。此外,还应该配备维护保养工作人员,为航标的正常运行提供保障,为船舶的正常行驶提供高品质的服务。

三、航标管理系统建立

航标作为保障船舶航行安全的助航设施,是船舶航行的指路灯。航标在设置和维护中,安全因素是压倒一切的首要因素,但经济因素也是值得重视的因素。为提高航标的可用性和可靠性,节省投资和费用,实现航标集中领导、分级管理的体制,相继开展进行灯塔自动化、灯船自动化、大型浮标自动化基础上,把计算机引进航标管理中、信息传输和信息管理的航标自动化系统和全国性、区域性的航标信息网。

逐渐对航标设备实施标准化管理,以减少设备类型、减少维护人员、减少故障响应时间和现场维修时间,满足航标快速发展对航标综合管理能力的需求。

1.AIS系统管理

船舶自动识别系统由岸基(基站)设施和船载设备共同组成,是一种新型的集网络技术、现代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电子信息显示技术为一体的数字助航系统和设备。船舶自动识别系统由舰船飞机之敌我识别器发展而成,配合全球定位系统(GPS)将船位、船速、改变航向率及航向等船舶动态结合船名、呼号、吃水及危险货物等船舶静态资料由甚高频(VHF)频道向附近水域船舶及岸台广播,使邻近船舶及岸台能及时掌握附近海面所有船舶之动静态资讯,得以立刻互相通话协调,采取必要避让行动,对船舶安全有很大帮助。

2.遥测遥控系统管理

航标遥测遥控系统是实现对航标实时定位测控的一个现代化监控系统。该系统是集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全球数字蜂窝移动通信技术(GSM)、地理信息系统(GIS)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一体的综合性高科技应用系统,其原理是利用航标上安装的GPS卫星定位接收机和传感器获得相应的信息,包括航标GPS定位数据、报警信息和航标灯各种工作状况等参数。

3.卫星定位系统管理

DGPS,即差分全球定位系统,实际上是把一台GPS接收机放在位置已精确测定的点上,组成基准台。基准台接收机通过接收GPS卫星信号,测得并计算出到卫星的伪距,将伪距和已知的精确距离相比较,求得该点在GPS系统中的伪距测量误差,再将这些误差作为修正值以标准数据格式通过播发台向周围空间播发。

4.航标质量管理体系

航标服务的主要用户就是船员,帮助其安全便捷地航行就是我们的目标。用户要求我们提供稳定的服务,希望服务提供机构能够一直如实提供承诺的服务。与此同时,考虑到成本效益和所需费用,许多管理机构也逐渐意识到需要更高效地开展工作。于是,对于提供和保证高质量服务的需求逐渐增多,而这种服务可以在建立和推行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中实现。

IMO在第24届大会上通过了A.973(24)《IMO强制性文件实施规则》和A.973(24)《IMO成员国自愿审核机制框架与程序》。

四、结束语

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航标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用户服务需要航标管理大踏步迈进,而跨越式发展留下的管理真空需要我们用心思考去填补,这就需要创新管理模式,优化资源配置,搭建一个航标综合管理平台,适应快速发展环境下用航标管理提出的要求,实现航标可持续性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1]杨祥.推广航标遥控,提升航标管理水平[A].中国智能交通协会.第十三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大会论文集[C].中国智能交通协会:中国智能交通协会,2018:4.

[2]陈广通.天津港大港港区航标管理探析[J].天津航海,2018(03):69-70.

[3]傅建斌.航标管理提升航标服务质量和效率的具体策略[J].珠江水运,2018(17):42-43.

[4]杨松,梁卫春.试论航标设备检验检测在航标信息化建设中的作用[J].珠江水运,2018(12):91-92.

[5]王琦,陈俊生.海区航标维护模式发展趋势[J].中国标准化,2018(12):242-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