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下的现代物流

/ 2

电子商务下的现代物流

胡紫微(同济大学中德学院,上海200092)

作者简介:胡紫微(1987-),女,江西上饶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全球供应链管理。摘要:本文通过分析电子商务与物流的关系,总结出电子商务下现代物流的特点,并分析了电子商务对物流及其管理的影响。

关键词:电子商务;现代;物流

1电子商务概述

电子商务是一套运用现代科学手段进行的商务活动,它能高效利用有限的资源,加快商业周期循环,节省时间,降低成本,提高利润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其本质是商务。电子商务的目标是通过电子的方式来进行商务活动,所以它要服务于商务,满足商务活动的要求,是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三个部分的有机结合。

电子商务按其应用服务的领域范围可分为四类:

①企业对消费者(BusinesstoConsumer)的电子商务。这类电子商务基本等同于电子零售商业,这类电子商务近年来发展较快,原因主要是国际互联网的发展为企业和消费者之间开辟了新的交易平台,开展企业对消费者的电子商务障碍最少,应用潜力巨大。②企业对企业(BusinesstoBusiness)的电子商务。这类电子商务从未来的发展看将是电子商务的主流。③企业对政府机构(BusinesstoAdministrations)的电子商务。政府将采购的细节在国际互联网络上公布,通过网上竞价方式进行招标,企业也要通过电子的方式进行投标。目前这类电子商务仍处于初期的试验阶段。④消费者对政府机构(ConsumertoAdministrations)的电子商务。这类电子商务目前还没有真正形成。

1电子商务交易中物流应具备的特点

①信息化。电子商务时代,物流信息化是电子商务的必然要求。信息化的发展、条码技术、数据库技术、电子订货系统、有效的客户反应技术等,正逐渐在物流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②自动化。物流自动化的基础是信息化,核心是机电一体化,自动化的外在表现是无人化,自动化的效果是省力化。自动化的物流作业能力,提高了劳动生产力和物流过程的准确性。

③网络化。物流领域网络化的基础也是信息化。物流的网络化是物流信息化的必然,是电子商务下物流活动的主要特征之一。这里指的网络化有两层含义:一是物流系统的计算机通讯网络,将物流中心与供应商,以及顾客连接成一个紧密协作的整体。二是组织的网络,组织网络化的基本运作程序是按客户订单组织分散化的生产,将全球的制造能力都加以利用,采用外包的形式,将所有零部件外包给世界各地的制造商,通过全球的物流网络将这些部件发往同一个物流中心进行组装,再将成品迅速发给用户。当今世界Internet等全球网络资源的可用性及网络技术的普及为物流的网络化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物流网络化已不可阻挡。

④智能化。这是物流自动化、信息化的一种高层次应用。物流作业过程大量的运筹和决策,如确定库存水平、选择运输路径,以及物流中的经营管理的决策支持系统等问题都需要借助于大量的知识才能解决。因此,智能化已成为电子商务下物流发展的一个新趋势。

⑤柔性化。柔性化本来是为实现“以顾客为中心”理念而在生产领域提出的。柔性化的物流是适应生产、流通与消费的需求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物流模式。这就要求物流配送中心要根据消费需求"多品种、小批量、多批次、短周期"的特色,灵活组织和实施物流作业。

⑥集成化。传统的供应链仅仅表现为由产品到顾客这一系列过程的单项技术。随着消费者主导经济的建立,企业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生产好产品等待卖出去。这是因为,按这种模式组织生产的风险太大,容易引起产品积压,企业资金周转不灵。为适应这种新的经济模式,企业只有从研究顾客需求出发,来组织自己的经济活动。这样,由发现需求到满足当中所涉及的各种活动,均纳入现代供应链管理范畴,形成一体化物流和供应链。

⑦迅捷化。由于供、产、销直接见面,商品流通的中间环节大大减少了,供应链缩短,提高了商品的流通速度,降低了物流成本。

⑧模式化。供应链模式有两种:推式和拉式。推式供应链与拉式供应链是在两种不同的促销模式下形成的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流动关系。推式供应链是企业根据生产计划、生产产品,然后将商品送到消费者面前进行促销并形成交易;拉式供应链按照市场营销理论,根据消费者的需求来组织生产,所以能够大大降低库存水平。供应链由推式转变为拉式,是企业适应市场动态的转变,实行以顾客为中心的经营模式的需求。

3电子商务对物流的影响

3.1电子商务对物流业的影响

电子商务是一次高科技和信息化的革命。它把商务、广告、订货、购买、支付、认证等实物和事务处理虚拟化、信息化,使它们变成脱离实体而能在计算机网络上处理的信息,又将信息处理电子化,强化了信息处理,弱化了实体处理。这必然导致了产业大重组,原有的一些行业、企业将逐渐压缩乃至消亡,将扩大和新增一些行业、企业。

物流企业会越来越强化,这是因为在电子商务环境里必须承担更重要的任务:既要把虚拟商店的货物送到用户手中,而且还要从生产企业及时进货入库。物流公司既是生产企业的仓库,又是用户的实物供应者。物流企业成了代表所有生产企业及供应商对用户的唯一最集中、最广泛的实物供应者。物流业成为社会生产链条的领导者和协调者,为社会提供全方位的物流服务。可见电子商务把物流业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为其提供了空前发展的机遇。

3.2电子商务对物流个作业环节的影响

3.2.1采购

传统的采购极其复杂,采购员要完成寻找合适的供应商、检验产品、下订单、接取发货通知单和货物发票等一系列复杂繁琐的工作。而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的采购过程会变得简单、顺畅。通过英特网采购,可以接触到更大范围的供应厂商,因而也就产生了更为激烈的竞争,又从另一方面降低了采购成本。

3.2.2配送

①配送业地位增强。配送在其发展初期,主要是以促销手段的职能来发挥作用。而在电子商务时代,B2C的物流支持都要靠配送来提供,B2B的物流业务逐渐外包给第三方物流,其供货方式也是配送制。没有配送,电子商务的命运与配送业联在了一起。同事,电子商务使制造业与零售业实现了“零库存”,实际上是把库存转移给了配送中心,因此配送中心成为整个社会的仓库。由此可见,配送业的地位大大提高了。

②配送中心成为商流、信息流和物流的汇集中心。原来,物流、商流和信息流是“三流分立”的,而信息化、社会化和现代化的物流配送中心把三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3.3电子商务对物流各功能环节的影响

3.3.1物流网络的变化

物流网络可划分成线路和节点两部分,其相互交织连结,就成了物流网络。电子商务会使物流网络产生哪些变化呢?

首先,仓库数目将减少,库存集中化。配送与JIT的运用已使某些企业实现了零库存生产,将来由于物流也会成为制造业的仓库与用户的食物供应者,工厂、商场等都会实现零库存,自然也不会再设仓库了。配送中心的库存将取代社会上千家万户的零散库存。其次,将来的物流结点的主要形式是配送中心。现在,仓库的专业分工将其分为两种类型,一是以长期贮藏为主要功能的“保管仓库”,另一类是以货物的流转为主要功能的“流通仓库”。在未来的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管理以时间为基础,货物流转更快,制造业都实现“零库存”,仓库又为第三方物流企业,这些都决定了“保管仓库”进一步减少,而“流通仓库”将发展为配送中心。第三,综合物流中心将与大型配送中心合而为一。

3.3.2运输的变化

①运输分为一次运输与二次运输。传统经济模式下,各个仓库位置分散,物流的集中程度比较低,这使得运输也很分散。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库存集中起来,而库存集中必然导致运输集中。随着城市综合物流中心的建成,公路货站、铁路货站、铁路编组站被集约在一起,物流中心的物流量达到足够大,可以实现大规模的城市之间的铁路直达运输,运输也就被划分为一次运输与二次运输。一次运输是指综合物流中心之间的运输,二次运输是指物流中心辐射范围的运输。一次运输主要运用铁路运输,因为运输费率低,直达方式又使速度大大提高了。二次运输用来完成配送任务,由当地运输组织来完成。

②多式联运大发展。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多式联运将得到大发展。主要原因有:第一,电子商务技术,尤其是Extranet使企业联盟更加容易实现。而运输企业之间通过联盟,可扩大多式联运经营。第二,多式联运方式为托运人提供了一票到底、门到门的服务方式,因为电子商务的本质特征之一就是简化交易过程,提高交易效率。

3.3.3信息的变化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现代物流技术的应用,使得传统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某些模块的功能发生了变化:①采购。在电子商务环境下,采购的范围扩大到全世界,可以利用网上产品目录和供应商供货清单生成需求和购货需求文档。②运输。运用GIS、GPS和RF等技术,运输更加合理,路线更短,载货更多,而且运输有不可见变为可见。③仓库。条码技术的使用可以快速、准确而可靠地采集信息,着极大地提高了成品流通的效率,而且提高了库存管理的及时性和准确性。④发货。原先一个公司的个仓库管理系统互不联系,从而造成大量交叉运输、脱销及积压。而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各大仓库管理系统实现了信息共享,发货由公司中央仓库统筹规划,可以消除上述缺点。发货同时发送相关运输文件,收货人可以随时查询发货情况。

电子商务和物流作为现代流通的两大手段,相互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当前电子商务的兴起,对传统物流组织产生极大影响。本文对电子商务的现代物流的特点进行了分析。然后从各个角度分析了电子商务对物流及其管理产生的影响,从物流业这方面得出了物流业的地位大大提高的结论;从物流的两个作业环节——采购与配送的角度分析,采购将更方便、价格更低,配送的规模与地位将大大提高,并且成为商流、信息流与物流的汇集中心;从物流的各功能环节看,库存集中化得到实现;库存集中导致运输集中,运输被划分为一次运输与二次运输,更为方便的“多式联运服务”被广泛提供;信息成为物流作业的主要依据。

参考文献:

[1]王国华.中国现代物流大全[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4.

[2]邹辉霞.供应链物流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3]包建民.物流现代化[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7.

[4]森尼尔·乔瑞普,彼得·梅因德尔.供应链管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