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质量控制问题及对策黄荣珠李春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4-14
/ 2

环境监测质量控制问题及对策黄荣珠李春丽

黄荣珠李春丽

黄荣珠李春丽

湛江市南海西部石油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有限公司524000

摘要:科学技术进步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为人们享受丰厚的物质生活奠定了基础。但是与此同时,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引发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舆论场中要求保护自然环境、降低环境污染、改善生存环境的群众呼声日益高涨。要有效地解决好环境污染问题,就必须要严把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关,只有把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工作做扎实、落实到位,环境污染的势头才能得到有效遏制,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才能得到有效的改善。基于这样的认识,探讨了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环境监测;质量控制;问题;对策

一、环境监测概述

环境监测是环境管理的重要前提条件,离开环境监测这一前提条件,环境管理及其质量控制就会失去科学依据,就会变得无从下手。所谓“环境监测”,通常指的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对代表环境污染和环境质量的各种环境要素的监视、监控和测定,从而科学评价环境质量及其变化趋势的操作过程。”在环境监测过程中,环境监测机构必须要严格遵照有关标准和法规,这样才能连续性地获得多角度、全方位的各种监测信息,及时、准确地掌握人们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程度及影响趋势,为实现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提供可靠的依据。

据此可知,环境监测是了解环境质量、获取环境信息的重要方法,环境监测质量控制需以监测数据作为实施的基础,离开监测数据作支撑,质量控制是无法达成的。从职能监管部门的层面看,通过实施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可以防范环境污染的加重,可以降低环境污染的危害程度,可以加强对环境现状的管理和改善,这对于提高环境质量、改进环保政策法规以及维护社会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等都具有积极的建设意义。

二、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工作存在的问题

根据监测对象与监测目的分类,环境监测可分为不同的类别。根据监测对象分类,包括土壤监测、水质监测、大气监测。根据监测目的分类,包括研究性监测、监视性监测、特定目的监测。这些环境监测的目的、对象虽然不同,但操作流程基本一致,都涉及现场监测、实验室处理、数据分析三个环节。从工作实践分析可知,环境监测的整个过程中不同环节都可能存在一些质量控制问题,影响到监测质量。

2.1现场监测质量控制问题

现场监测工作通常包括监测点布置、样本采样等工作。就监测点布置这项工作来说,点位数量不合理、位置设置不合理是最普遍的问题。关于样本采样质量控制问题有很多,常见的包括采样时段不合理、采样方法不合理、样品受污染等。

2.2实验室处理问题

采样完毕后需送回实验室进行分析处理,在这一环节中也存在不少问题。化学试剂选用不当是最常见的一个问题。环境监测所用的常见试剂通常分为一级、二级、三级三个类别,它们在实验室中发挥的作用也各不相同。若选用不当则会影响到实验室最终分析结果。另外,实验室操作流程、试剂保存期限、样本保存方式等均属于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

2.3结果分析问题

结果分析阶段也存在不少突出问题,常见的问题就是分析错误,原因可能是计算失误、没有验证、分析逻辑不合理等。若这些问题未得到有效控制,将会造成质量问题。

三、加强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的对策

3.1重视现场采样监测的质量控制

现场采样数据对象一般是土壤、噪声、辐射、挥发性有机物、烟气等,必须保证采集数据的真实性与准确性。为此,应提前检查和校准采样與数据检测设备,确保其能正常工作。工作人员严格按照采样与监测技术规范以及设备操作流程进行采样与监测工作,注意排除会影响结果的干扰因素。现场采集样品后需及时送回实验室,有的样品在保存过程中易受到一些化学、物理、生物因素的干扰,从而对部分组分产生吸附作用。对此,必须合理选取采样工具与容器,尽量防止组分浓度改变而影响监测结果的准确性。采样结束后把需要冷藏或冷冻的样品做好保存管理,并做好唯一性记录,填好样品采样记录。对需要尽快分析的样品应及时送回实验室进行处理。对于暂时还不能及时分析的样品,要根据样品的稳定性将其保存在合适的环境中。

3.2加强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

实验室处理是环境监测工作的重点环节。为了控制好这一环节的质量,必须健全实验室管理制度,对实验室各项工作流程予以优化和明确,对工作人员的实验操作行为形成有力的约束作用,确保其能按规定进行实验操作。同时,在实验处理过程中加强对细节操作的管控,包括试剂的选择、对照组样本处理等等。从技术层面来讲,要注意三点:第一,要重视标准物质与标准样品的应用。标准样品是为实施和制定标准的需要而制定的,通常只用于标准涉及的范围内,在实物标准中不能作为计量的传递。标准物质属于计量标准,可用于计量的传递,通常可用于评价测量方法,校正仪器,确定物料量值。将标准物质用于环境监测实验室,可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性。为此,可在监测过程中未出现质量问题前选用有证标准物质,方便出现问题后对监测数据进行评估与溯源。第二,对平行样品的分析。在采样现场与实验室内部将均匀性良好的样品进行分样处理后得到平行样品,一般包括现场平行样与室内平行样两种。检测现场平行样可了解采样过程精密度变化情况。检测室内平行样用于了解监测过程中的精密度。在工作实践中若分析标准方法平行样没有加以界定,主要采用实验室平行样。若难以得到实验室平行样的分析过程则一定要使用现场平行。为此,工作人员在对平行样类型进行区别后选择合适的平行样进行分析,保证监测分析活动的随机误差得到有效控制。第三,开展比对试验,通常有设备对比、人员对比、实验室对比、检测方法对比四种。对同一个样品分析时可采用上述不同检测方法进行检测,分析检测结果,了解人员、室间、设备、不同检测方法间存在的差异,从而保证数据的准确性与可比性,评估实验室分析测试整体水平。

3.3重视数据分析的质量控制

经实验室处理后可获得一系列数据,参照有关指标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做出最终结论。这属于环境监测的最终环节。在分析数据的时候要先控制好对数据的计算,防止出现计算失误这种低级错误。选取恰当的分析指标,从环境监测目的出发选取合适的指标进行分析。此外,要重视对结果的验证,通过监测判断分析结果是否合理,是否科学。

3.4健全全过程的环境监测质量控制

环境监测质量控制过程必须是一项科学性、系统性的工作,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的偏差、失误等都可能导致控制结果的不准确,所以,对于质量控制的全过程都要予以严格的规范。

第一是采样的质量控制。工作人员要对采样技术制度以及样品所在环境进行细致了解,要保证采样记录的及时性与真实性。

第二是样品输送放置的质量控制。在样品输送和放置过程中,要保证将采集到的样品完好无损地运回实验室中,并进行化验和分析,要保证样品的储存温度以保证样品的稳定性。

第三是实验室分析的质量控制。实验室质量控制可分为实验室内部的质量控制和实验室之间的质量控制两种情况,在实验室质量控制中,要尽量保证实验室环境和所使用的设备一致性。

第四是基础工作的质量控制。在实验前要对仪器与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和调整,要保证设备和仪器的正常使用,要防止各种误差的发生。

第五是报告数据的质量控制。要对报告数据进行严格的分析、复查和审核,要确保数据的准确无误,数据的分析、复查和审核必须要严格按照质量管理体系的相关规定执行。

第六是工作人员的质量控制。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工作人员的认识水平、专业水平、敬业精神、职业素养等等对质量控制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只有保证工作人员工作质量的有效性,才能保证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的有效性。

结束语:尽管我国环境监测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监测质量仍存在一些不足。这需要我们认真分析问题,对症下药,健全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机制,提高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从而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水平的提升奠定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小玲.环境监测技术与质量控制的探讨2017

[2]许建.分析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现状及未来发展2016

[3]林雅亚.环境检测与管理机制的反思与发展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