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护士规范化培训的实践与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1-21
/ 2

新护士规范化培训的实践与管理

贾菊容

(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637000)

【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对新护士经过规范化培训之后对于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以及综合素质的培训效果展开讨论,希望可以建立一批具有高素质、高操作水平的护理人员人才资源储备库,不仅有利于实现人员的动态调配同时也可以及时满足临床人员的额护理标准。通过规范化轮转培训的应用不仅实现了人力资源的优化,同时对于合理调配医护人员是非常有效的。在整个培训过程中需要加入规范化考核标准以及相应的技术规范评价指标,同时在培训过程中让新护士的职业价值观得到更好的发展。总之在整体培训结束之后可以让新护士更快的适应角色的转变以及适应工作内容,让护理人员的整体综合素质得以提高,同时对医院整体的护理质量也有显著的提高作用。

【关键词】新护士;规范化培训;人力资源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7165(2018)21-0599-01

引言

医院对新护士进行规范化培训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对新护士在毕业之后所学习的护理知识以及专业技能进行补充完善,同时针对当前刚毕业的医护人员临床经验不足的问题让其接受更加专业化的培训工作,这也是护理学发展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步,同时也是培养专业素质过硬的临床护理人员的关键。对于刚踏入工作岗位的新护士,如何做好更快的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实现从学生到护士的角色转变,让其可以更加快速的适应其工作,对于整个医院护理队伍的建设以及护理质量的提高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主要针对如何对新护士进行规范化培训展开分析。

1、规范化培训方法

1.1选定带教老师

首先带教老师的综合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着整体的培训水平,所以老师在培训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对于带教老师的学历、工作经验以及责任心、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沟通能力等都有着较高的要求。在每一期的带教活动结束之后需要展开针对学习内容的讨论会,主要目的是听取接受培训之后新护士的收获与意见,然后有培训的护士填写对老师的评价表,在年终的时候在对带教老师进行综合评价,如果有不合格的情况,带教老师的带教资格将被取消【1】。

1.2带教

在带教过程中理论部分应该由主治医生、护士长或者是资历比较高的护士通过多媒体教学方式进行每周一次集中教授,而操作部分则在每周固定时间由带教老师专门进行技能的培训。在整个培训过程中带教老师应该做到对新护士的护理质量控制以及保证在工作中对其进行正确的指导,保证患者的护理安全。

2、考核标准

2.1考评标准

护理工作的评价方式主要是通过客观评价以及主观评价二者评价方式相结合的评价标准进行的,其中所进行的客观评价主要是根据护理人员的基础操作规范以及理论知识的考核分数作为主要的评价标准。而主观评价主要来源于新护士的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为主。评价内容有护理人员的临床实践表现能力、工作态度以及和病患的交流技巧和同时的沟通情况等作为主要的评价内容,将所有的评价结果都列入到新护士的综合能力的评价表当中【2】。

2.2考核方法

考核方法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阶段考评,在护理部安排专职人员在每月固定时间对各科室带教情况以及培训人员的目标完成度等进行督查,针对新科室护士的专业知识、技能以及常用仪器的操作以及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进行考核,同时在各科室培训结束之后需要根据工作情况进行自我评价以及护士长和带教老师的评价。还有就是进行终末考评,该考评是新护士在完成三年的规范化培训之后对所有的新护士进行的综合考核评价,主要是针对新护士的综合素质的评价。

3、新护士规范化培训的意义

3.1有利于优化人力资源、动态调配护理人员

合理的医护人员的数量配置对于人力资源配置来说是十分关键的,所以为了保证医护人员可以实现动态调配,并实现医护人员的综合利用,人力资源配置对于医院紧急情况的应对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说将完成规范化培训并考核合格的医护人员添加到人力资源储备中,实现医院医护人员资源利用率的最大化有助于医院工作的顺利完成。

3.2可量化科学考评方法和评价指标有利于对新护士的综合考评

设置严格、科学的考核评价方法是实现有效培训的保证,所以在考评方式上采用客观评价和主观评价两种评价方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可以有效实现考核评价的公平性。在培训期间各科室制定对新护士的具体的考核标准,保证考核的客观性,同时将考核成绩均在护士的在职培训手册中记录,整个培训过程结束之后对科室内所有的护理人员按照其综合能力的评测进行考核,不过关者查明原因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是否进行重新考核。

3.3有利于发展护理专业价值观

在护理专业人员中护理职业价值观是通过训练学习而形成的内化行为准则,是衡量护理人员服务质量的标准,也是对专业护理人员决策和行为的指导。研究表明大部分医护专业毕业生在毕业时其护理专业的价值观发展的并不完善,所以必须要做到在工作中进一步的强化,逐步形成属于自己的专业态度以及护理信念和道德准则。

3.4有利于新护士、带教老师的共同成长

由于历史原因当前在医院中整体医院的临床护士队伍的总体编制的素质相对较低,而且工作年限较高的护理人员虽然有着较强的工作经验以及操作技术,但是其学历较低,理论知识不够全面,所以无法做到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相互融合,同时带教老师的医德、工作态度等综合素质高低对新护士会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在带教老师的选择上要格外重视,对于带教老师成长有很大的帮助。当前护士基本学历高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但是临床经验不足,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之下可以让其更快的适应工作环境,做到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相结合,对新护士的综合分析、观察能力以及问题的解决能力都有效的提高【3】。

3.5有利于增强新护士的职业归属感

职业归属感所代表的是员工对于所述工作的一种态度,同时可以将自己融入到组织中为共同的目标努力。通过新护士规范化院内的轮训可以帮助新护士对医院的整体架构有更好的了解,同时有助于建立医院成员之间和谐、关爱、相互支持的人际关系,消除新护士刚进入医院的紧张感,能够更加顺利的容易医院大集体,适应自己护士的角色。

4、总结

总之对医院新护士进行规范化是当前现代护理科学发展的基本需求,也是护理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对于新护士来说进行系统规范的培训是医院选择专业素质过硬的护理人员的基本需求,同时也是在一定程度上医院护理质量的保证。

参考文献

[1]陈雁,陈璐.新护士规范化培训的实践与管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09(14):88-90.

[2]武倩,赵庆华,肖明朝,等.综合医院新毕业护士规范化培训管理的实践[J].中国护理管理,2016,16(8):1091-1094.

[3]罗慧,温贤秀,肖静蓉,等.国内外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现状与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14):22-24.